2016年下期期末初一年级 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请你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做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相关信息和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 定的位置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间题。(6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q,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 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ⅹio里 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 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 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 铜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菜q1 XI 覆盆子()攒成( (2)给文中括号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分)()( 2.默写。(8分) 衷 ①学而不思则罔, 寒光照铁衣。 ,洪波涌起。 但余钟磬音
2016 年下期期末初一年级 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亲爱的同学,请你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做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4 页,三大题,21 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相关信息和答案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 定的位置。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26 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问题。(6 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 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 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 xiāo 里 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 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 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 分) 菜 qí 云 xiāo 覆.盆子( ) 攒.成( ) (2)给文中括号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 分)( )( ) 2.默写。(8 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② ,寒光照铁衣。 ③ ,洪波涌起。 ④ ,但余钟磬音。 姓 名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 ----------- ---------------------------------------------- 密-------------------------------------------------- 封------------------------------------------------- 线------------------------------------------ _
⑤来日绮窗前,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在一起”,就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 3.仿照例句的句式,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 我将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杂诗》的作者是王维,他被称为“诗佛”。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C.《乘船》一文中我们了解到了做人不能轻诺寡信 D.母爱、童真、社会是冰心早年写作的主题 5.下列选项中“而”是表转折的是()(2分)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择其善者而从之D.三十而立 综合性学习(共6分)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这些班让学 生朗读背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启蒙教材,有时还学习着装作 揖等古代礼节。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 文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你班 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6.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两 本,请写出来。(2分) 7.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 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2分) 8.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2分
⑤来日绮窗前, ? ⑥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在一起”,就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 “ , ”。 3.仿照例句的句式,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2 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 ,我将 。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杂诗》的作者是王维,他被称为“诗佛”。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C.《乘船》一文中我们了解到了做人不能轻诺寡信。 D.母爱、童真、社会是冰心早年写作的主题。 5.下列选项中“而”是表转折的是( )(2 分)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三十而.立 综合性学习 (共 6 分)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这些班让学 生朗读背诵诸如《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启蒙教材,有时还学习着装作 揖等古代礼节。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 文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你班 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6.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两 本,请写出来。(2 分) 7.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 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2 分) 8.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2 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9-10题。(5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层。 9.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 山野的矛盾心理 10.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1-14题。(10分)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泂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见曦月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 9-10 题。(5 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 山野的矛盾心理。 10.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 11-14 题。(10 分)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不见曦.月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 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 者歌曰”,这是采用 (2分)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三)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4-16题。(14分) 【新闻事件】 5月3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乘动车到成都看病,没有买到全程座位票。到达南 充站后,老人被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希望座位主人和老人挤一挤,遭到拒绝。之 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 己的座位错了吗?” 【网友评论】 悠然南山: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尊老敬老,一个老态龙钟,一个风华正茂,该不该让 座,还用考虑? 吐为快:动车不是公交,它实行一人一票制,对号入座。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动 车座位票可是要花座位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座位票,让是美徳,不让也无可指责。 成吉思汗:老人女儿的话太伤人了,让人难以接受。就算让座,也应该补足车票差价。 红豆南国:年轻人也不容易,和他们争什么?这么有孝心,带着妈妈去餐车消费嘛,那 里有座位! 美丽人生:她早干什么去了?早点买票也不至于只买到半截座位票啊 自由之声: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我看应该“多学学”的是她自己吧。 【专家观点】 《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廖超:动车上不让座,于理有据,于情不合。老人的女儿在处理 无座这件事上,其实有更好的做法。如果没有买到合适的座位票,可寻求來务员的帮助。 今铁路正在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铁路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旅客,让其实现“安 全、方便、温馨”的出行。要求别人让座也未尝不可,但应有更好的方式去说服别人,比方 说,可以告知座位主人自己的母亲需要坐多久,可以强调自己的母亲已经年满80,又是去成 都看病的,能否帮个忙,等等。当然,也可以提出给予经济补偿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 者歌曰”,这是采用 (2 分)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 (2 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 14-16 题。(14 分) 【新闻事件】 5 月 3 日,四川达州八旬老人李某乘动车到成都看病,没有买到全程座位票。到达南 充站后,老人被座位主人请了起来,老人女儿希望座位主人和老人挤一挤,遭到拒绝。 之 后,一中年男子为老人让了座。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座位主人委屈回道:“坐自 己的座位错了吗?” 【网友评论】 悠然南山: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尊老敬老,一个老态龙钟,一个风华正茂,该不该让 座,还用考虑? 一吐为快:动车不是公交,它实行一人一票制,对号入座。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 动 车座位票可是要花座位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座位票,让是美德,不让也无可指责。 成吉思汗:老人女儿的话太伤人了,让人难以接受。就算让座,也应该补足车票差价。 红豆南国:年轻人也不容易,和他们争什么?这么有孝心,带着妈妈去餐车消费嘛,那 里有座位! 美丽人生:她早干什么去了?早点买票也不至于只买到半截座位票啊。 自由之声: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我看应该“多学学”的是她自己吧。 【专家观点】 《中华铁道网》评论员廖超:动车上不让座,于理有据,于情不合。老人的女儿在处理 无座这件事上,其实有更好的做法。如果没有买到合适的座位票,可寻求來务员的帮助。如 今铁路正在开展“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铁路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旅客,让其实现“安 全、方便、温馨”的出行。要求别人让座也未尝不可,但应有更好的方式去说服别人,比方 说,可以告知座位主人自己的母亲需要坐多久,可以强调自己的母亲已经年满 80,又是去成 都看病的,能否帮个忙,等等。当然,也可以提出给予经济补偿
14.简要概括网友对“动车拒让座”事件的主要态度及其理由。(6分) 答 15.网友“自由之声”认为应该“多学学”的是老人的女儿。阅读材料,说说老人女儿应该 学什么。(给出两条建议即可)(4分) 针对网友“悠然南山”的评论,以“不忘初心”为网名写一则跟帖,谈谈你不同的看法 (4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7-16题。(15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可爱的故乡。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得 不错。弗朗科·雷勃因为中了毒气,健康始终不曾恢复,丧失了劳动力,生活是很贫苦。弗 朗科·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爱别人的施舍。 第二年,这些老战士要举行一次聚会。有一年,他们在朱力斯·格兰洒家聚会。格栏汀 长得胖乎乎的,钱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古金币转到的上面去了。忽然,格 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 众座哗然。指贲的指贲,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搜身的建议。大家深表赞同,只 有雷勃反对。朋友们无不为之惊讶。 “你不同意搜身?”格兰汀问。雷勃勃红着脸说:“是的,我反对搜身。” “你不否明白,拒绝搜身意味着什么?”金币的主人不客气地追问道。 “我没有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搜身。”雷勃回答 尽管如此,搜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口袋翻开,等着搜身。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 于是注意力转到雷勃的身上。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吧?”格兰汀问道。雷勃则在众目睽睽之下,狼 狈地退了出去。 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 天,格兰汀家的房子装修,一位装修工人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古金币
14.简要概括网友对“动车拒让座”事件的主要态度及其理由。(6 分) 答: 15.网友“自由之声”认为应该“多学学”的是老人的女儿。阅读材料,说说老人女儿应该 学什么。(给出两条建议即可)(4 分) 答: 16.针对网友“悠然南山”的评论,以“不忘初心”为网名写一则跟帖,谈谈你不同的看法。 (4 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 17-16 题。(15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法国老战士回到了他们可爱的故乡。他们当中许多人都生活得 不错。弗朗科•雷勃因为中了毒气,健康始终不曾恢复,丧失了劳动力,生活是很贫苦。弗 朗科•雷勃自尊心素来很强,他从不接爱别人的施舍。 第二年,这些老战士要举行一次聚会。有一年,他们在朱力斯•格兰洒家聚会。格栏汀 长得胖乎乎的,钱总是满满的。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掏出古金币转到的上面去了。忽然,格 兰汀记起了金币,但是,这枚金币不翼而飞了。 众座哗然。指责的指责,否认的否认,最后,有人提出搜身的建议。大家深表赞同,只 有雷勃反对。朋友们无不为之惊讶。 “你不同意搜身?”格兰汀问。雷勃勃红着脸说:“是的,我反对搜身。” “你不否明白,拒绝搜身意味着什么?”金币的主人不客气地追问道。 “我没有金币,所以我不允许搜身。”雷勃回答。 尽管如此,搜身照样进行。人们一个个把口袋翻开,等着搜身。但始终不见金币出来, 于是注意力转到雷勃的身上。 “现在,你总不见得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吧?”格兰汀问道。雷勃则在众目睽睽之下,狼 狈地退了出去。 从此,雷勃的声誉一落千丈。 一天,格兰汀家的房子装修,一位装修工人在地板缝里发现了那枚光灿灿的古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