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目标毕业要求3.2课程目标1、2、3毕业要求6.1课程目标1、2、3毕业要求6.2课程目标1、2、3三教学基本内容(一)理论教学(14学时)2学时1.终身的职业: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2学时2.工程师与土木工程师:工程师与科学家的不同,土木工程的特点2学时3.知识结构:实践、理论和计算的三极结构2学时4.知识层次:分析、系统和社会三个层次5.课程设置与特点:介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及面对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准备2学时6.能力建设: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2学时7.素质教育:爱国精神、竞争意识、辩证的思维方法,刻苦踏实的作风2学时(二)实践教学(2学时)现场参观:上海重大工程(浦东机场、科技馆、陆家嘴、虹桥枢纽)班级座谈:主讲教师参加写学习心得本课程的重点在于:(1)土木工程的重要性;(2)土木工程的特点;(3)对土木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本课程的难点是要在“班级教育的形式下如何处处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并启发学生能力。具体表现在:(1)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学的PPT文档必须及时更新,保证教学内容新鲜、有吸引力。(2)尽管是大教室授课,教师保持经常的提问。在课堂上要改变单一讲课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参与。(3)请宋晓冰博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在2001年成功设计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动态膜结构(昆明世博园艺术中心)的体会,使学生深刻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给本课程"能力培养"一课增添了活生生的内容,效果很好。24
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毕业要求 3.2 课程目标 1、2、3 毕业要求 6.1 课程目标 1、2、3 毕业要求 6.2 课程目标 1、2、3 三 教学基本内容 (一)理论教学(14 学时) 1. 终身的职业: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2 学时 2. 工程师与土木工程师:工程师与科学家的不同,土木工程的特点 2 学时 3. 知识结构:实践、理论和计算的三极结构 2 学时 4. 知识层次:分析、系统和社会三个层次 2 学时 5. 课程设置与特点:介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及 面对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准备 2 学时 6. 能力建设: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2 学时 7. 素质教育:爱国精神、竞争意识、辩证的思维方法,刻苦踏实的作风 2 学时 (二)实践教学(2 学时) 现场参观:上海重大工程(浦东机场、科技馆、陆家嘴、虹桥枢纽) 班级座谈:主讲教师参加 写学习心得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1)土木工程的重要性;(2)土木工程的特点;(3) 对土木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的难点是要在“班级教育”的形式下如何处处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并 启发学生能力。具体表现在: (1)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学的 PPT 文档必须及时更新,保证教学内 容新鲜、有吸引力。 (2) 尽管是大教室授课,教师保持经常的提问。在课堂上要改变单一讲 课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参与。 (3) 请宋晓冰博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在 2001 年成功设计建成世界 上第一个动态膜结构(昆明世博园艺术中心)的体会,使学生深刻理解能力培 养的重要性,给本课程"能力培养"一课增添了活生生的内容,效果很好。 24
(4)组织一次现场参观和一次班级的座谈会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可以在本课程结束前,有一个与主讲教授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可以发现许多不同学生个性问题。(5)可以用现场参观的方式,用实物教育学生。在现场由教师不断提出各种思考问题请学生回答。介绍中不仅介绍工程正面的成功经验,也介绍工程反面的教训。和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师生可以相互交流,也打破了以往大家听、一人讲的局面。鼓励学生在最后的“学习心得"中充分发挥潜力,利用各种网络资料写自己的心得。要求"多用自已的话,少用套话。多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少说别人都说过的话"。在最后评分中是严格的,每年都有几个学生"通不过"。制表: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5
(4) 组织一次现场参观和一次班级的座谈会是十分受学生欢迎的。学生 可以在本课程结束前,有一个与主讲教授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可以发现许 多不同学生个性问题。 (5) 可以用现场参观的方式,用实物教育学生。在现场由教师不断提出 各种思考问题请学生回答。介绍中不仅介绍工程正面的成功经验,也介绍工程 反面的教训。和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师生可以相互交流,也打破了以往大家听、 一人讲的局面。 鼓励学生在最后的“学习心得”中充分发挥潜力,利用各种网络资料写自己 的心得。要求"多用自己的话,少用套话。多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少说别人都说 过的话"。在最后评分中是严格的,每年都有几个学生"通不过"。 制表: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25
《建筑材料》课程大纲课程代码CV203中文名:建筑材料课程名称英文名:ConstructionMaterials课程类别必修专业基础课修读类别513学分学时开课学期第4学期开课单位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概论》教材及主要1《土木工程材料》吴科如,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参考书2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技术标准考核方式及平时成绩+大作业成绩+期末考试各环节所占(20%)+(20%)+(60%)比例课程简介《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工程应用和性能评价三条主线,培养学生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应用的思维方式和性能研究方法。课程讲授过程中,针对性讲授目前最大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特征,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使学生对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技术特征和应用特点有个全局的了解,并通过室内试验实践,要求学生能理解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特性,掌握工程材料性能评估的技术报告整理过程。教学基本内容二、(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4学时)(支撑毕业要求4.2、7.1、7.2)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建筑材料基本概念与特征,熟悉建筑材料发展历程,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及学习方法。26
《建筑材料》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CV203 中文名:建筑材料 课程名称 英文名:Construction Materials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修读类别 必修 学分 3 学时 51 开课学期 第 4 学期 开课单位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 《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概论》 教材及主要 参考书 1. 《土木工程材料》吴科如,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 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技术标准 考核方式及 各环节所占 比例 平时成绩 + 大作业成绩 + 期末考试 (20%)+(20%)+(60%) 一、 课程简介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主 要围绕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工程应用和性能评价三条主线,培养学生了 解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应用的思维方式和性能研究方法。课程讲授过程中,针对 性讲授目前最大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特征,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 径,使学生对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技术特征和应用特点有个全局的了解,并 通过室内试验实践,要求学生能理解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特性,掌握工程材料性 能评估的技术报告整理过程。 二、 教学基本内容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 绪论(4 学时)(支撑毕业要求 4.2、7.1、7.2)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材料基本概念与特征,熟悉建筑材料发展历程,了解本课程的主 要内容要求及学习方法。 26
2.本章教学内容(1)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3)建筑材料发展历史与未来。(4)本课程的内容与特色。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与方向。难点: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关系,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在不同便用环境下,各类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各性质的涵义,影响这些性质的因素。并能联系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和改进材料的性质,对后面具体材料的学习作一个很好的铺垫2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介绍了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及材料的耐久性,并从材料的组成结构出发,阐述了影响材料基本性质的内在因素,应深入了解,牢固掌握。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密实度、孔隙率、填充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难点:材料耐久性包含的内容。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2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胶凝材料基本定义与分类,熟悉主要气硬性胶凝材料特性。2本章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石灰、石膏、苛性苦王(菱苦土)、水玻璃四种无机胶凝材料的原料及生产、硬化原理、技术性质及在工程中的应用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石膏和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27
2. 本章教学内容 (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 (3) 建筑材料发展历史与未来。 (4) 本课程的内容与特色。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建筑材料的发展历史与方向。 难点: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关系。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在不同使用环境下,各类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各性质的涵 义,影响这些性质的因素。并能联系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和改进材料的性 质,对后面具体材料的学习作一个很好的铺垫。 2.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介绍了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 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及材料的耐久性,并从材料的组成结构出发,阐述了影响材 料基本性质的内在因素,应深入了解,牢固掌握。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密实度、孔隙率、填 充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难点:材料耐久性包含的内容。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2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胶凝材料基本定义与分类,熟悉主要气硬性胶凝材料特性。 2.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石灰、石膏、苛性苦土(菱苦土)、水玻璃四种无机胶凝材 料的原料及生产、硬化原理、技术性质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石膏和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27
难点:石膏和石灰凝结硬化机理。第四章水泥(4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了解水泥生产过程,掌握水泥基本特性和工程应用。2.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介绍了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矿物成分的水化反应极其影响因素,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及水化热等;硅酸盐水泥的腐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及性能特点。对专用水泥作了一般介绍。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水泥特性与工程应用。难点:水泥水化作用机理。第五章混凝土(8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质及其测定和调整方法;熟练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质和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掌握地下空间防灾方法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2.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讲述了普通砼的组成,各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配合比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外加剂的作用及效果等,并对轻混凝土及其它特种砼的特点作适当的介绍。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混凝土新拌性能与力学特性难点:掺合料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及环境影响意义。第六章建筑砂浆(2学时)1.本章基本要求掌握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了解其他砂浆的技术性质和应用;熟悉抹面砂28
难点:石膏和石灰凝结硬化机理。 第四章 水泥(4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了解水泥生产过程,掌握水泥基本特性和工程应用。 2.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介绍了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矿物 成分的水化反应极其影响因素,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细度、标准稠度用水 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及水化热等;硅酸盐水泥的腐蚀,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介绍了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及性能特点。对专用水 泥作了一般介绍。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泥特性与工程应用。 难点:水泥水化作用机理。 第五章 混凝土(8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和 物的性质及其测定和调整方法;熟练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变形性质和 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掌握地下空间防 灾方法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 2. 本章教学内容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重点讲述了普通砼的组成,各组成材料的 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配合比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外加剂的 作用及效果等,并对轻混凝土及其它特种砼的特点作适当的介绍。 3.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混凝土新拌性能与力学特性 难点:掺合料和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及环境影响意义。 第六章 建筑砂浆(2 学时) 1.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了解其他砂浆的技术性质和应用;熟悉抹面砂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