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一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森林里不再有鸟儿的歌唱, 河流不再有游动的鱼儿... >描述了杀虫剂污染的迁移转化及 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指出生物界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 >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 ■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 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 度静的春天 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 行出8 《寂静的春天》 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Rachel Carson ■“从此开始了一场现代环境运 1962 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森林里不再有鸟儿的歌唱, 河流不再有游动的鱼儿……” 描述了杀虫剂污染的迁移转化及 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指出生物界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 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 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 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 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 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从此开始了一场现代环境运 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寂静的春天》 Rachel Carson 1962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 《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⑧ 技术的环境负效应 CIaHCIs 2,2-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简称DDT) 1874年德国化学家蔡德勒首次分离出来 1939年瑞士化学家Paul Muller宣布DDT对昆虫是一种有 效的神经毒剂
2,2-双-(对氯苯基)-1,1,1-三氯乙烷(简称DDT) 技术的环境负效应 1874年 德国化学家蔡德勒 首次分离出来 1939年瑞士化学家Paul Muller 宣布DDT对昆虫是一种有 效的神经毒剂 C14H9Cl5
DDT的神奇特性 DDT具有很好的广谱杀 虫作用。能够有效地消 ©对害虫毒性很高; 灭森林、棉花、蔬菜害 对温血动物无害; 虫等。作为有机合成农 无刺激性,气味小; 药,DDT具有效率高、 用量少,易于使用的特 稳定且残效期长; 点。 价廉且容易生产 DDT还能有效地消灭蚊 1940年,瑞士成功地将 、蝇、蚤、虱、臭虫等 DDT开发为杀虫剂产品 卫生害虫,在防治致命 。从此DDT在世界范围 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和 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疟疾中屡建奇功。 ©1948年,Paul Muller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DDT的神奇特性 对害虫毒性很高; 对温血动物无害; 无刺激性,气味小; 稳定且残效期长; 价廉且容易生产 1940年,瑞士成功地将 DDT开发为杀虫剂产品 。从此DDT在世界范围 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DDT具有很好的广谱杀 虫作用。能够有效地消 灭森林、棉花、蔬菜害 虫等。作为有机合成农 药,DDT具有效率高、 用量少,易于使用的特 点。 DDT还能有效地消灭蚊 、蝇、蚤、虱、臭虫等 卫生害虫,在防治致命 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和 疟疾中屡建奇功。 1948年,Paul Muller 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地以喷雾方式用于对抗 疟疾、黄热病、伤寒等虫媒传染病。例如在印度,DDT使 疟疾病例在10年内从7500万例减少到500万例。 DDT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在自然界及生物体内可 以较长时间存在,通过食物链富集、毒性增大、导致鱼类 和鸟类的死亡,甚至在南极大陆定居的企鹅体内都有DDT 的存在,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了威胁。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 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了DDT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 响。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开始限制和 禁止使用DDT。我国于1983年宣布停止生产和使用DDT,从 此这一曾经为人类健康和农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农药 退出了历史舞台
DD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大量地以喷雾方式用于对抗 疟疾、黄热病、伤寒等虫媒传染病。例如在印度,DDT使 疟疾病例在10年内从7500万例减少到500万例。 DDT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在自然界及生物体内可 以较长时间存在,通过食物链富集、毒性增大、导致鱼类 和鸟类的死亡,甚至在南极大陆定居的企鹅体内都有DDT 的存在,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了威胁。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 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说明了DDT对生态环境的严重影 响。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开始限制和 禁止使用DDT。我国于1983年宣布停止生产和使用DDT,从 此这一曾经为人类健康和农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农药 退出了历史舞台
DDT与疟疾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停止使用DDT之后,疟疾等蚊虫传染性疾病 卷土重来。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国家,每年大约有一亿多的疟疾新 发病例,大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目前,疟疾仍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和东南亚。全世界大 约23.7亿人面临感染疟疾的危险,占全球人口的35%。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 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 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 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上世纪70年代,当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振奋 了全球医学界。但却因受原料限制、提取成本高昂、提取率低等因素 影响,成为了“天价药”、“贵族药”。40年来,如何高效、低成本 人工合成青蒿素,是世界各地科学家争相破解却进展甚微的难题
DDT与疟疾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停止使用DDT之后,疟疾等蚊虫传染性疾病 卷土重来。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国家,每年大约有一亿多的疟疾新 发病例,大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疟疾,而且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目前,疟疾仍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尤其是非洲和东南亚。全世界大 约23.7亿人面临感染疟疾的危险,占全球人口的35%。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重新启用DDT用于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预 防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传染性疾病。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 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 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上世纪70年代,当中国科学家首先发现“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振奋 了全球医学界 。但却因受原料限制、提取成本高昂、提取率低等因素 影响,成为了“天价药” 、 “贵族药” 。40年来,如何高效、低成本 人工合成青蒿素,是世界各地科学家争相破解却进展甚微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