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文 周晓枫 兰轩执教
兰 轩 执教 周晓枫
作者心语 《斑纹》收集了我近年来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这十 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 周晓枫
《斑纹》收集了我近年来以动物为主题的作品,这十 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动用了我心底的那部分温存。 --周晓枫 作者心语
周晓枫,女,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 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现任《十月》杂志副主编 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 《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204年,周晓枫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后窗》(《散文》 11期)、《黑夜书》(《花城》4期)、《渗透》(《天涯》6期)、《针尖上的 天使》(《美文》1期)、《某年春》(《作品》12期)。周晓枫认为,散文 应该是“活性的、音乐性的、解放性的”,她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 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如《后窗》是关乎电影的精神叙事, 更关乎个人生命中那些细小的转折、真实的片段;《黑夜书》中,谈到 了与黑暗相连的月亮、鬼怪、角落里的妓女、流浪儿、梦里的小仙等, 这一切都存在于作者诡秘的意识、无边的想像、在梦幻与现实间飘荡的 精神梦呓之间,各种感官、欲望、图像因黑夜而变得如此敏感丰富、摄 人心魄。近年来,作为新散文运动的一员主将周晓枫,以其独特的极具 痛感的文字(尤其是众多信手拈来、云谲波诡的比喻)和对世间万物的 感悟以及被智慧的光芒照亮的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 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被称为感性的思想者
周晓枫,女,1969年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 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后调入北京出版社,现任《十月》杂志副主编。 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 《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 2004年,周晓枫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后窗》(《散文》 11期)、《黑夜书》(《花城》4期)、《渗透》(《天涯》6期)、《针尖上的 天使》(《美文》1期)、《某年春》(《作品》12期)。周晓枫认为,散文 应该是“活性的、音乐性的、解放性的”,她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 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如《后窗》是关乎电影的精神叙事, 更关乎个人生命中那些细小的转折、真实的片段;《黑夜书》中,谈到 了与黑暗相连的月亮、鬼怪、角落里的妓女、流浪儿、梦里的小仙等, 这一切都存在于作者诡秘的意识、无边的想像、在梦幻与现实间飘荡的 精神梦呓之间,各种感官、欲望、图像因黑夜而变得如此敏感丰富、摄 人心魄。近年来,作为新散文运动的一员主将周晓枫,以其独特的极具 痛感的文字(尤其是众多信手拈来、云谲波诡的比喻)和对世间万物的 感悟以及被智慧的光芒照亮的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具先锋 意识的散文文本和真实、新鲜的人生经验。被称为感性的思想者
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 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 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 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 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 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 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 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 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 迎来更大的挑战
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 的生命体验融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 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 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 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 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 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 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 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 迎来更大的挑战
文题解析 题目“斑纹”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1、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2、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 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题目“斑纹”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文题解析 1、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2、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 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