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的统御是必需的,但是不够的,还要求政治工作的配合。我们 不仅要武装战士的手足,尤其重要的是武装战士的头脑。完全 采用压制的办法,其结果,纵然可以在表面上收到一些效果, 也绝不是巩固的,更不会发扬战士的自动性,从战士自己的觉 悟中发生出无比的战斗威力,尤其不能在任何困难环境中还 会保持一致以支持艰苦的斗争。 政治工作,在巩固新战士与提高其战斗力上,是应该而且 能够发挥其极大作用的。 在接收新兵的时候,必须协同征募机关,举行隆重的慰劳 与欢送:在开赴前线的途中,尽可能组织沿途群众的欢迎与欢 送:并在接收部队举行热烈的欢迎。 新战士到达部队之后,应首先了解征募时的情形,战士的 情绪,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针对这些,进行及时的解释,特别 是立即加强抗日的教育,提高新战士的觉悟。 在部队中,应动员老战士,提倡友爱的精神,发动老战士 帮助新战士学习军事和政治,反对老兵欺侮新兵的现象。同 时,注意新战士的伙食及衣物的供给,尽可能减少新战士的困 难与苦痛,使新战士的精神感到愉快。这是巩固部队的重要因 素。 提倡合理的统御,采取更多的教育说服方式,推动新战士 自觉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 提倡战士写信回家,告诉自己在部队的愉快生活,宣传家 属抗日救国。允许战士家属到营地看望,并给家属以很好的安 慰和招待。 做好这些工作,不仅可以补足动员时的弱点,且可生长将
的 统 御 是 必 需 的 , 但 是 不 够 的 , 还 要 求 政 治 工 作 的 配 合 。 我 们 不 仅 要 武 装 战 士 的 手 足 , 尤 其 重 要 的 是 武 装 战 士 的 头 脑 。 完 全 采 用 压 制 的 办 法 , 其 结 果 , 纵 然 可 以 在 表 面 上 收 到 一 些 效 果 , 也 绝 不 是 巩 固 的 , 更 不 会 发 扬 战 士 的 自 动 性 , 从 战 士 自 己 的 觉 悟 中 发 生 出 无 比 的 战 斗 威 力 , 尤 其 不 能 在 任 何 困 难 环 境 中 还 会 保 持 一 致 以 支 持 艰 苦 的 斗 争 。 政 治 工 作 , 在 巩 固 新 战 士 与 提 高 其 战 斗 力 上 , 是 应 该 而 且 能 够 发 挥 其 极 大 作 用 的 。 在 接 收 新 兵 的 时 候 , 必 须 协 同 征 募 机 关 , 举 行 隆 重 的 慰 劳 与 欢 送 ; 在 开 赴 前 线 的 途 中 , 尽 可 能 组 织 沿 途 群 众 的 欢 迎 与 欢 送 ; 并 在 接 收 部 队 举 行 热 烈 的 欢 迎 。 新 战 士 到 达 部 队 之 后 , 应 首 先 了 解 征 募 时 的 情 形 , 战 士 的 情 绪 , 以 及 可 能 发 生 的 问 题 , 针 对 这 些 , 进 行 及 时 的 解 释 , 特 别 是 立 即 加 强 抗 日 的 教 育 , 提 高 新 战 士 的 觉 悟 。 在 部 队 中 , 应 动 员 老 战 士 , 提 倡 友 爱 的 精 神 , 发 动 老 战 士 帮 助 新 战 士 学 习 军 事 和 政 治 , 反 对 老 兵 欺 侮 新 兵 的 现 象 。 同 时 , 注 意 新 战 士 的 伙 食 及 衣 物 的 供 给 , 尽 可 能 减 少 新 战 士 的 困 难 与 苦 痛 , 使 新 战 士 的 精 神 感 到 愉 快 。 这 是 巩 固 部 队 的 重 要 因 素 。 提 倡 合 理 的 统 御 , 采 取 更 多 的 教 育 说 服 方 式 , 推 动 新 战 士 自 觉 地 遵 守 纪 律 , 努 力 学 习 。 提 倡 战 士 写 信 回 家 , 告 诉 自 己 在 部 队 的 愉 快 生 活 , 宣 传 家 属 抗 日 救 国 。 允 许 战 士 家 属 到 营 地 看 望 , 并 给 家 属 以 很 好 的 安 慰 和 招 待 。 做 好 这 些 工 作 , 不 仅 可 以 补 足 动 员 时 的 弱 点 , 且 可 生 长 将 6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一 卷
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 7 来动员的新的力量。我们希望做政治工作的同志,能以最大的 努力去进行,我们还希望军事长官也能给政治工作以赞助。 新兵动员方式的改善,与部队政治工作的加强,将配合着 战略战术的进步,锻炼出最大数量的有优良技术的有最高战 斗力量的国防军队,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来 动 员 的 新 的 力 量 。 我 们 希 望 做 政 治 工 作 的 同 志 , 能 以 最 大 的 努 力 去 进 行 , 我 们 还 希 望 军 事 长 官 也 能 给 政 治 工 作 以 赞 助 。 新 兵 动 员 方 式 的 改 善 , 与 部 队 政 治 工 作 的 加 强 , 将 配 合 着 战 略 战 术 的 进 步 , 锻 炼 出 最 大 数 量 的 有 优 良 技 术 的 有 最 高 战 斗 力 量 的 国 防 军 队 , 最 后 战 胜 日 本 帝 国 主 义 。 动 员 新 兵 及 新 兵 政 治 工 作 7
8 党与抗日民主政权 (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 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 三三制3)的抗日民主政权原则,为我党中央所提出的真 实政策,已取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尤应为全党同志所奉行。因 为这种政权表现为几个革命阶级对汉奸、亲日派、反动派的联 合专政,既能合乎统一战线原则,团结大多数以与日寇、汉奸、 亲日派、反动派进行斗争,又能保证由共产党员与进步势力结 合起来的优势,所以这不仅是今天敌后抗战的最好政权形式, 而且是将来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应采取的政权形式。 三三制政权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 第一,在组织形式上,无论行政机关或民意机关,共产党 员只占三分之一或少于三分之一,进步势力占三分之一,中间 势力占三分之一。在民意机关中,还可吸收少数右派分子参 加。同时因为村是政权的基础,村长一级的共产党员,可以多 于三分之一,但必须以村代表会、村工作人员中党员少于三分 希本文刊载于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出版的《党的生活》第 三十五期
党 与 抗 日 民 主 政 权 A ( 一 九 四 一 年 四 月 十 五 日 ) 一 三 三 制 政 权 的 实 质 是 民 主 三 三 制 〔 3 〕 的 抗 日 民 主 政 权 原 则 , 为 我 党 中 央 所 提 出 的 真 实 政 策 , 已 取 得 广 大 群 众 的 拥 护 , 尤 应 为 全 党 同 志 所 奉 行 。 因 为 这 种 政 权 表 现 为 几 个 革 命 阶 级 对 汉 奸 、 亲 日 派 、 反 动 派 的 联 合 专 政 , 既 能 合 乎 统 一 战 线 原 则 , 团 结 大 多 数 以 与 日 寇 、 汉 奸 、 亲 日 派 、 反 动 派 进 行 斗 争 , 又 能 保 证 由 共 产 党 员 与 进 步 势 力 结 合 起 来 的 优 势 , 所 以 这 不 仅 是 今 天 敌 后 抗 战 的 最 好 政 权 形 式 , 而 且 是 将 来 新 民 主 主 义 共 和 国 所 应 采 取 的 政 权 形 式 。 三 三 制 政 权 具 体 的 内 容 是 什 么 呢 ? 第 一 , 在 组 织 形 式 上 , 无 论 行 政 机 关 或 民 意 机 关 , 共 产 党 员 只 占 三 分 之 一 或 少 于 三 分 之 一 , 进 步 势 力 占 三 分 之 一 , 中 间 势 力 占 三 分 之 一 。 在 民 意 机 关 中 , 还 可 吸 收 少 数 右 派 分 子 参 加 。 同 时 因 为 村 是 政 权 的 基 础 , 村 长 一 级 的 共 产 党 员 , 可 以 多 于 三 分 之 一 , 但 必 须 以 村 代 表 会 、 村 工 作 人 员 中 党 员 少 于 三 分 8 A 本 文 刊 载 于 中 共 中 央 北 方 局 一 九 四 一 年 四 月 十 五 日 出 版 的 《 党 的 生 活 》 第 三 十 五 期
党与抗日民主政权 9 之一的比例,以为调剂。 第二,在政策性质上,必须照顾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利 益,即照顾这一阶级,还要照顾那一阶级,必须放在争取多数、 反对少数的基础上。对各个抗日党派都要保障其合法存在的 自由权利。 第三,既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既是在政权中有各 个抗日阶级抗日党派的代表参加,就必然在政权中反映出不 同的利益、不同的政治立场、不同党派阶级的民主政治的斗 争。我们不但不惧怕这种民主政治斗争,而且要发展这样的民 主政治斗争,因为它对于我们是有利无害的。 第四,既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就必然产生政权中 的优势问题。我党必须要掌握这种优势,所以产生了我党对政 权的领导问题。优势从何而得?一方面从组织成分上去取得, 这在三三制原则本身是包含着的:但更基本的是从民主政治 斗争中去取得,即是说,主要从依靠于我党主张的正确,能为 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拥护、所信赖的政治声望中去取得。确切 地说,党的优势不仅在于政权中的适当数量,主要在于群众的 拥护。民主政治斗争可以使党的主张更加接近群众,可以使群 众从自己的政治经验中更加信仰我党。所以,只有民主政治斗 争,才能使我党取得真正的优势。 由此可见,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问题。党在领导政权 工作时,必须贯彻民主的精神。否则,即使你努力保证了党员 不超过三分之一,也还是表现着对三三制的怠工
之 一 的 比 例 , 以 为 调 剂 。 第 二 , 在 政 策 性 质 上 , 必 须 照 顾 一 切 抗 日 阶 级 和 阶 层 的 利 益 , 即 照 顾 这 一 阶 级 , 还 要 照 顾 那 一 阶 级 , 必 须 放 在 争 取 多 数 、 反 对 少 数 的 基 础 上 。 对 各 个 抗 日 党 派 都 要 保 障 其 合 法 存 在 的 自 由 权 利 。 第 三 , 既 是 几 个 革 命 阶 级 的 联 合 专 政 , 既 是 在 政 权 中 有 各 个 抗 日 阶 级 抗 日 党 派 的 代 表 参 加 , 就 必 然 在 政 权 中 反 映 出 不 同 的 利 益 、 不 同 的 政 治 立 场 、 不 同 党 派 阶 级 的 民 主 政 治 的 斗 争 。 我 们 不 但 不 惧 怕 这 种 民 主 政 治 斗 争 , 而 且 要 发 展 这 样 的 民 主 政 治 斗 争 , 因 为 它 对 于 我 们 是 有 利 无 害 的 。 第 四 , 既 是 几 个 革 命 阶 级 的 联 合 专 政 , 就 必 然 产 生 政 权 中 的 优 势 问 题 。 我 党 必 须 要 掌 握 这 种 优 势 , 所 以 产 生 了 我 党 对 政 权 的 领 导 问 题 。 优 势 从 何 而 得 ? 一 方 面 从 组 织 成 分 上 去 取 得 , 这 在 三 三 制 原 则 本 身 是 包 含 着 的 ; 但 更 基 本 的 是 从 民 主 政 治 斗 争 中 去 取 得 , 即 是 说 , 主 要 从 依 靠 于 我 党 主 张 的 正 确 , 能 为 广 大 群 众 所 接 受 、 所 拥 护 、 所 信 赖 的 政 治 声 望 中 去 取 得 。 确 切 地 说 , 党 的 优 势 不 仅 在 于 政 权 中 的 适 当 数 量 , 主 要 在 于 群 众 的 拥 护 。 民 主 政 治 斗 争 可 以 使 党 的 主 张 更 加 接 近 群 众 , 可 以 使 群 众 从 自 己 的 政 治 经 验 中 更 加 信 仰 我 党 。 所 以 , 只 有 民 主 政 治 斗 争 , 才 能 使 我 党 取 得 真 正 的 优 势 。 由 此 可 见 , 三 三 制 政 权 的 实 质 是 民 主 问 题 。 党 在 领 导 政 权 工 作 时 , 必 须 贯 彻 民 主 的 精 神 。 否 则 , 即 使 你 努 力 保 证 了 党 员 不 超 过 三 分 之 一 , 也 还 是 表 现 着 对 三 三 制 的 怠 工 。 党 与 抗 日 民 主 政 权 9
10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二 反对“以党治国”的观念 假如说中国是一个半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国家,则反映到 党内的是: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的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斗争 的常识与锻炼。 假如说西欧共产党带有若干社会民主党的不良传统,则 中国党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国民党的不良传统。某些同志的“以 党治国”的观念,就是国民党恶劣传统反映到我们党内的具体 表现。 党提出三三制的政策之后,在我们晋冀豫区,曾遭受到党 内一部分人的抵抗,这也是忽视民主和“以党治国”的观念在 作怪。最近虽有不少转变,但彻底纠正这种错误观念,还需要 一个教育与斗争的过程。 几年来,“以党治国”的思想曾经统治了某些区域,甚至有 些区域的领导同志还长期存在着这种顽固的思想。它所造成 的恶果也不小,主要表现为: 第一,这些同志误解了党的优势,以为党员包办就是绝对 优势,不了解真正的优势要表现在群众拥护上。把优势建筑在 权力上是靠不住的。“一二九”北平学生运动4时,宋哲元⑤) 用了自己的权力一军队、监狱、警察、大刀、水龙去对付革命 的学生,试问我们能说当时的优势是在宋哲元手上吗?这当然 是说不通的。过去我们有些高唱优势的同志,认为共产党员占 多数了,天下是我们的了,因而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许多过 左的错误由之而生,中间分子对我不满,进步分子非常不安
二 反 对 “ 以 党 治 国 ” 的 观 念 假 如 说 中 国 是 一 个 半 封 建 的 缺 乏 民 主 的 国 家 , 则 反 映 到 党 内 的 是 : 共 产 党 员 一 般 缺 乏 民 主 的 习 惯 , 缺 乏 民 主 政 治 斗 争 的 常 识 与 锻 炼 。 假 如 说 西 欧 共 产 党 带 有 若 干 社 会 民 主 党 的 不 良 传 统 , 则 中 国 党 或 多 或 少 带 有 一 些 国 民 党 的 不 良 传 统 。 某 些 同 志 的 “ 以 党 治 国 ” 的 观 念 , 就 是 国 民 党 恶 劣 传 统 反 映 到 我 们 党 内 的 具 体 表 现 。 党 提 出 三 三 制 的 政 策 之 后 , 在 我 们 晋 冀 豫 区 , 曾 遭 受 到 党 内 一 部 分 人 的 抵 抗 , 这 也 是 忽 视 民 主 和 “ 以 党 治 国 ” 的 观 念 在 作 怪 。 最 近 虽 有 不 少 转 变 , 但 彻 底 纠 正 这 种 错 误 观 念 , 还 需 要 一 个 教 育 与 斗 争 的 过 程 。 几 年 来 , “ 以 党 治 国 ” 的 思 想 曾 经 统 治 了 某 些 区 域 , 甚 至 有 些 区 域 的 领 导 同 志 还 长 期 存 在 着 这 种 顽 固 的 思 想 。 它 所 造 成 的 恶 果 也 不 小 , 主 要 表 现 为 : 第 一 , 这 些 同 志 误 解 了 党 的 优 势 , 以 为 党 员 包 办 就 是 绝 对 优 势 , 不 了 解 真 正 的 优 势 要 表 现 在 群 众 拥 护 上 。 把 优 势 建 筑 在 权 力 上 是 靠 不 住 的 。 “ 一 二 九 ” 北 平 学 生 运 动 〔 4 〕 时 , 宋 哲 元 〔 5 〕 用 了 自 己 的 权 力 — — 军 队 、 监 狱 、 警 察 、 大 刀 、 水 龙 去 对 付 革 命 的 学 生 , 试 问 我 们 能 说 当 时 的 优 势 是 在 宋 哲 元 手 上 吗 ? 这 当 然 是 说 不 通 的 。 过 去 我 们 有 些 高 唱 优 势 的 同 志 , 认 为 共 产 党 员 占 多 数 了 , 天 下 是 我 们 的 了 , 因 而 可 以 为 所 欲 为 了 , 于 是 许 多 过 左 的 错 误 由 之 而 生 , 中 间 分 子 对 我 不 满 , 进 步 分 子 非 常 不 安 , 1 0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一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