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二日) 当前的战局,是处于暂时的局部的失利的境况,决不是抗 日自卫战争的最后失败。战争的最后胜败,要在持久抗战中去 解决。 今天的战争,要求我们充分运用半年抗战的宝贵经验。不 仅应研究战略战术,而且还应以最大努力,利用一切可能,动 员广大民众加入军队,补充现有兵团,组织新的部队,积蓄与 扩大国家的武装力量,以支持长期艰苦的战争。 没有疑问的,中华民族的儿女,是要站在最前线与日寇拼 命的,他们是能够以自己的血肉,换取民族的解放的。但这并 不是说我们动员新兵的工作,没有任何的困难。首先,是由于 历史上“好子不当兵”的传统观念我们还未能给以有力的克 服:其次,是由于过去对民众缺乏民族的教育特别是抗日的教 育,甚至在抗战爆发后,这一重大的工作,依然表现着异常的 *本文刊载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二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出 版的《前线》周刊第三、四期(合刊)。邓小平同志作此文时任八路军政治部副 主任。不久,调任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
动 员 新 兵 及 新 兵 政 治 工 作 A ( 一 九 三 八 年 一 月 十 二 日 ) 一 当 前 的 战 局 , 是 处 于 暂 时 的 局 部 的 失 利 的 境 况 , 决 不 是 抗 日 自 卫 战 争 的 最 后 失 败 。 战 争 的 最 后 胜 败 , 要 在 持 久 抗 战 中 去 解 决 。 今 天 的 战 争 , 要 求 我 们 充 分 运 用 半 年 抗 战 的 宝 贵 经 验 。 不 仅 应 研 究 战 略 战 术 , 而 且 还 应 以 最 大 努 力 , 利 用 一 切 可 能 , 动 员 广 大 民 众 加 入 军 队 , 补 充 现 有 兵 团 , 组 织 新 的 部 队 , 积 蓄 与 扩 大 国 家 的 武 装 力 量 , 以 支 持 长 期 艰 苦 的 战 争 。 没 有 疑 问 的 , 中 华 民 族 的 儿 女 , 是 要 站 在 最 前 线 与 日 寇 拼 命 的 , 他 们 是 能 够 以 自 己 的 血 肉 , 换 取 民 族 的 解 放 的 。 但 这 并 不 是 说 我 们 动 员 新 兵 的 工 作 , 没 有 任 何 的 困 难 。 首 先 , 是 由 于 历 史 上 “ 好 子 不 当 兵 ” 的 传 统 观 念 我 们 还 未 能 给 以 有 力 的 克 服 ; 其 次 , 是 由 于 过 去 对 民 众 缺 乏 民 族 的 教 育 特 别 是 抗 日 的 教 育 , 甚 至 在 抗 战 爆 发 后 , 这 一 重 大 的 工 作 , 依 然 表 现 着 异 常 的 1 A 本 文 刊 载 于 一 九 三 八 年 二 月 十 二 日 国 民 革 命 军 第 十 八 集 团 军 总 政 治 部 出 版 的 《 前 线 》 周 刊 第 三 、 四 期 ( 合 刊 ) 。 邓 小 平 同 志 作 此 文 时 任 八 路 军 政 治 部 副 主 任 。 不 久 , 调 任 第 一 二 九 师 政 治 委 员
2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不够:第三,是由于我们今天征调壮丁的方式,还不无强迫的 错误,这种错误的继续,造成了动员新兵的极大困难,且使入 伍者缺乏坚定的意志与作战的勇气,甚至还可造成民众与政 府、军队的对立,给日寇、汉奸以活动的口实与机会:最后,也 由于对抗日军人家属的困难,没有切实实行政府所颁布的优 待办法,给以最低限度的解决,使前线战士能够抛开家庭的顾 虑而安心作战,并以这样的影响提高民众加入军队的决心和 勇气。 假如我们冷静地回顾几个月来征调兵员的经验,我们当 可看到在某些地区,正因为有了上述的缺点和错误,致使民众 不能充分认识国家已经到了存亡绝续的关头,以最高的民族 仇恨,奔赴抗日的前线,反会产生和增长避免兵役的心理。这 种结果,将使民众不能充分了解政府积蓄与扩大国防力量,以 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方针之重要,反会在部分人民中增加对 于政府的不满情绪。这种结果,将使民众不能充分认识前线官 兵的艰苦奋斗与国与家的关系,而热烈地拥护和慰劳军队,实 现大革命()时代军民一致的优良传统,来争取抗战的最后胜 利,反会增加部分民众厌恶军队不愿当兵的观念。日寇、汉奸、 托派②之辈,则更利用这些缺点和错误,来进行其挑拨煽惑 的阴谋,企图造成民变,以威胁和扰乱抗日的后方。这些严重 的现象,即使是在一个两个村庄发生出来,即使在一极小部分 民众中表现出来,己经足够引起我们的最高警惕了! 不错,这一时期的征调工作,己有其相当的成绩,前线军 队一般地得到了相当的补充,但这决不能成为一种根据,认为 我们还可以继续那些不好的征调方式。它纵然可以供给一时
不 够 ; 第 三 , 是 由 于 我 们 今 天 征 调 壮 丁 的 方 式 , 还 不 无 强 迫 的 错 误 , 这 种 错 误 的 继 续 , 造 成 了 动 员 新 兵 的 极 大 困 难 , 且 使 入 伍 者 缺 乏 坚 定 的 意 志 与 作 战 的 勇 气 , 甚 至 还 可 造 成 民 众 与 政 府 、 军 队 的 对 立 , 给 日 寇 、 汉 奸 以 活 动 的 口 实 与 机 会 ; 最 后 , 也 由 于 对 抗 日 军 人 家 属 的 困 难 , 没 有 切 实 实 行 政 府 所 颁 布 的 优 待 办 法 , 给 以 最 低 限 度 的 解 决 , 使 前 线 战 士 能 够 抛 开 家 庭 的 顾 虑 而 安 心 作 战 , 并 以 这 样 的 影 响 提 高 民 众 加 入 军 队 的 决 心 和 勇 气 。 假 如 我 们 冷 静 地 回 顾 几 个 月 来 征 调 兵 员 的 经 验 , 我 们 当 可 看 到 在 某 些 地 区 , 正 因 为 有 了 上 述 的 缺 点 和 错 误 , 致 使 民 众 不 能 充 分 认 识 国 家 已 经 到 了 存 亡 绝 续 的 关 头 , 以 最 高 的 民 族 仇 恨 , 奔 赴 抗 日 的 前 线 , 反 会 产 生 和 增 长 避 免 兵 役 的 心 理 。 这 种 结 果 , 将 使 民 众 不 能 充 分 了 解 政 府 积 蓄 与 扩 大 国 防 力 量 , 以 争 取 抗 战 最 后 胜 利 的 方 针 之 重 要 , 反 会 在 部 分 人 民 中 增 加 对 于 政 府 的 不 满 情 绪 。 这 种 结 果 , 将 使 民 众 不 能 充 分 认 识 前 线 官 兵 的 艰 苦 奋 斗 与 国 与 家 的 关 系 , 而 热 烈 地 拥 护 和 慰 劳 军 队 , 实 现 大 革 命 〔 1 〕 时 代 军 民 一 致 的 优 良 传 统 , 来 争 取 抗 战 的 最 后 胜 利 , 反 会 增 加 部 分 民 众 厌 恶 军 队 不 愿 当 兵 的 观 念 。 日 寇 、 汉 奸 、 托 派 〔 2 〕 之 辈 , 则 更 利 用 这 些 缺 点 和 错 误 , 来 进 行 其 挑 拨 煽 惑 的 阴 谋 , 企 图 造 成 民 变 , 以 威 胁 和 扰 乱 抗 日 的 后 方 。 这 些 严 重 的 现 象 , 即 使 是 在 一 个 两 个 村 庄 发 生 出 来 , 即 使 在 一 极 小 部 分 民 众 中 表 现 出 来 , 已 经 足 够 引 起 我 们 的 最 高 警 惕 了 ! 不 错 , 这 一 时 期 的 征 调 工 作 , 已 有 其 相 当 的 成 绩 , 前 线 军 队 一 般 地 得 到 了 相 当 的 补 充 , 但 这 决 不 能 成 为 一 种 根 据 , 认 为 我 们 还 可 以 继 续 那 些 不 好 的 征 调 方 式 。 它 纵 然 可 以 供 给 一 时 2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一 卷
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 3 的补充,但绝不能满足长期抗战的需要。只有纠正那些不妥当 的方式,才能保证今后动员任务的实现。 二 我们指出由于征调方式的不当,而可能产生的不好结果 与影响,其意义不在于消极的批评,而在于如何去纠正,采取 好的动员方式,使前线能够得到源源不绝的补充,益能组织足 够数量的新军队。 必须了解,全国民众对日寇的侵略是深恶痛绝的,只要我 们能采取较好的方式,去诱导他们,鼓动他们,必定能够很快 地打破部分民众中的不健康的心理,必定能够鼓起他们最大 的决心与勇气,自动地奔上前线,鼓励自己的夫、子、兄、弟上 前线,为光荣的民族解放事业而战斗。这从某些区域进行动员 工作收到显著成绩的例子中,可以充分地证明出来。 这些动员较好的区域,给我们显示出了一些可贵的经验。 在那里,进行了充分的宣传鼓动工作。运用了各种宣传的 武器一戏剧、歌曲、壁报、群众大会、小的飞行演讲、个别谈 话等等方法,向群众说明目前形势和生路,揭露敌人的残暴。 经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后,民众的抗日热情很快地激发起来, 自动加入军队的踊跃,是远远超过强征的效果。 在那里,进行了团结抗日积极分子与在群众中有信仰的 分子(不是投机想升官发财的那些人)的工作,经过他们去进 行招募,常常收效极大。 在那里,进行了抗日军人家属中的工作,召集了各军军人
的 补 充 , 但 绝 不 能 满 足 长 期 抗 战 的 需 要 。 只 有 纠 正 那 些 不 妥 当 的 方 式 , 才 能 保 证 今 后 动 员 任 务 的 实 现 。 二 我 们 指 出 由 于 征 调 方 式 的 不 当 , 而 可 能 产 生 的 不 好 结 果 与 影 响 , 其 意 义 不 在 于 消 极 的 批 评 , 而 在 于 如 何 去 纠 正 , 采 取 好 的 动 员 方 式 , 使 前 线 能 够 得 到 源 源 不 绝 的 补 充 , 益 能 组 织 足 够 数 量 的 新 军 队 。 必 须 了 解 , 全 国 民 众 对 日 寇 的 侵 略 是 深 恶 痛 绝 的 , 只 要 我 们 能 采 取 较 好 的 方 式 , 去 诱 导 他 们 , 鼓 动 他 们 , 必 定 能 够 很 快 地 打 破 部 分 民 众 中 的 不 健 康 的 心 理 , 必 定 能 够 鼓 起 他 们 最 大 的 决 心 与 勇 气 , 自 动 地 奔 上 前 线 , 鼓 励 自 己 的 夫 、 子 、 兄 、 弟 上 前 线 , 为 光 荣 的 民 族 解 放 事 业 而 战 斗 。 这 从 某 些 区 域 进 行 动 员 工 作 收 到 显 著 成 绩 的 例 子 中 , 可 以 充 分 地 证 明 出 来 。 这 些 动 员 较 好 的 区 域 , 给 我 们 显 示 出 了 一 些 可 贵 的 经 验 。 在 那 里 , 进 行 了 充 分 的 宣 传 鼓 动 工 作 。 运 用 了 各 种 宣 传 的 武 器 — — 戏 剧 、 歌 曲 、 壁 报 、 群 众 大 会 、 小 的 飞 行 演 讲 、 个 别 谈 话 等 等 方 法 , 向 群 众 说 明 目 前 形 势 和 生 路 , 揭 露 敌 人 的 残 暴 。 经 过 广 泛 而 深 入 的 宣 传 后 , 民 众 的 抗 日 热 情 很 快 地 激 发 起 来 , 自 动 加 入 军 队 的 踊 跃 , 是 远 远 超 过 强 征 的 效 果 。 在 那 里 , 进 行 了 团 结 抗 日 积 极 分 子 与 在 群 众 中 有 信 仰 的 分 子 ( 不 是 投 机 想 升 官 发 财 的 那 些 人 ) 的 工 作 , 经 过 他 们 去 进 行 招 募 , 常 常 收 效 极 大 。 在 那 里 , 进 行 了 抗 日 军 人 家 属 中 的 工 作 , 召 集 了 各 军 军 人 动 员 新 兵 及 新 兵 政 治 工 作 3
4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的家属开会,有可能时甚至举行会餐,向他们宣传解释各种抗 日的问题,说明他们的光荣,给以光荣牌匾,并征询他们的意 见。对于他们的困难,已在可能的范围内,向当地政府或民众 团体提出意见,求得部分的解决。这些工作的结果,给了一切 人民以抗日军人家属光荣的榜样,创造了不少妻子送丈夫、父 母送儿子、哥哥送弟弟参加军队的新模范。 在那里,动员了政府和民众团体,来协同地进行这一工 作,推动了这些组织进行宣传、慰劳与欢迎新兵上前线的工 作。 在那里,驻扎的军队,首先起到了模范的作用。军队本身 有了模范的纪律,与民众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举行军民联欢晚 会,请民众吃饭(常是以连队为单位每家请一人代表)。这些工 作给了民众以最切实的影响,使他们从经验中改变了惧怕军 队的心理和“好子不当兵”的观念,给了政府与军队招募新兵 以便利。 在那里,军队中已动员了自己的战士去进行招募工作。只 要保证自己的战士不会扰民,态度和蔼,所收成绩常常是可观 的。 最后,在那里,有些地区是处在敌人的后方侧翼,或者处 在时常被敌侵扰的范围内,他们充分地运用了组织游击队的 方式,动员敌人后方我接敌区域的群众进行广泛的游击战争。 这些游击队本身的壮大与战斗力的增强,还逐渐成为正规的 劲旅,实际上扩大了国防的力量:甚至在可能的时机,在不妨 害与削弱游击战争的开展之条件下,还可动员一些游击部队 加入正规的军队。这一方式的运用,在今天不少领土变为敌人
的 家 属 开 会 , 有 可 能 时 甚 至 举 行 会 餐 , 向 他 们 宣 传 解 释 各 种 抗 日 的 问 题 , 说 明 他 们 的 光 荣 , 给 以 光 荣 牌 匾 , 并 征 询 他 们 的 意 见 。 对 于 他 们 的 困 难 , 已 在 可 能 的 范 围 内 , 向 当 地 政 府 或 民 众 团 体 提 出 意 见 , 求 得 部 分 的 解 决 。 这 些 工 作 的 结 果 , 给 了 一 切 人 民 以 抗 日 军 人 家 属 光 荣 的 榜 样 , 创 造 了 不 少 妻 子 送 丈 夫 、 父 母 送 儿 子 、 哥 哥 送 弟 弟 参 加 军 队 的 新 模 范 。 在 那 里 , 动 员 了 政 府 和 民 众 团 体 , 来 协 同 地 进 行 这 一 工 作 , 推 动 了 这 些 组 织 进 行 宣 传 、 慰 劳 与 欢 迎 新 兵 上 前 线 的 工 作 。 在 那 里 , 驻 扎 的 军 队 , 首 先 起 到 了 模 范 的 作 用 。 军 队 本 身 有 了 模 范 的 纪 律 , 与 民 众 建 立 了 密 切 的 关 系 , 举 行 军 民 联 欢 晚 会 , 请 民 众 吃 饭 ( 常 是 以 连 队 为 单 位 每 家 请 一 人 代 表 ) 。 这 些 工 作 给 了 民 众 以 最 切 实 的 影 响 , 使 他 们 从 经 验 中 改 变 了 惧 怕 军 队 的 心 理 和 “ 好 子 不 当 兵 ” 的 观 念 , 给 了 政 府 与 军 队 招 募 新 兵 以 便 利 。 在 那 里 , 军 队 中 已 动 员 了 自 己 的 战 士 去 进 行 招 募 工 作 。 只 要 保 证 自 己 的 战 士 不 会 扰 民 , 态 度 和 蔼 , 所 收 成 绩 常 常 是 可 观 的 。 最 后 , 在 那 里 , 有 些 地 区 是 处 在 敌 人 的 后 方 侧 翼 , 或 者 处 在 时 常 被 敌 侵 扰 的 范 围 内 , 他 们 充 分 地 运 用 了 组 织 游 击 队 的 方 式 , 动 员 敌 人 后 方 我 接 敌 区 域 的 群 众 进 行 广 泛 的 游 击 战 争 。 这 些 游 击 队 本 身 的 壮 大 与 战 斗 力 的 增 强 , 还 逐 渐 成 为 正 规 的 劲 旅 , 实 际 上 扩 大 了 国 防 的 力 量 ; 甚 至 在 可 能 的 时 机 , 在 不 妨 害 与 削 弱 游 击 战 争 的 开 展 之 条 件 下 , 还 可 动 员 一 些 游 击 部 队 加 入 正 规 的 军 队 。 这 一 方 式 的 运 用 , 在 今 天 不 少 领 土 变 为 敌 人 4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一 卷
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 后方的条件下特别重要,既是增强国防军队的一种良好手段, 在持久抗战的战略上更有极伟大的意义。 我们热望全国一切军队能够得到适时的补充与扩大。在 全国的征兵制还没有可能实施以前,我们盼望政府和军队都 能运用这些经验。固然这些经验仍然是不充分的,但是只要我 们毅然地抛弃强征的手段,而着眼于宣传、教育、组织、影响等 等动员民众的方式,新的经验将不断地创造出来,动员的收获 也必然日益丰富起来。 三 动员新兵的责任,在于一方面保证动员计划的完成,一方 面还要从政治工作上,保证这些新战士具有高度的热情和自 动性而开赴前线,这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有非常重大的意 义。这一工作依靠于动员机关和军队本身协同地完成。 用不良方式征调新兵,巩固部队与提高战斗力的工作自 然是极困难的,急需接收新兵的部队,以坚强的政治工作,去 弥补征调时的缺点。即是用好的动员方式征调新兵,也不能丝 毫忽视这一工作。 必须认识,新战士在昨天还是一个老百姓,家庭的观念是 浓厚的,部队的生活是不习惯的,军事技术是不懂得的。为着 巩固新战士,使他们很快地习惯部队生活,很快地成为熟练的 战士,我们必须进行许多切实而艰苦的工作。 我们不能同意这样的观点,以为完全用长官的严厉统制 办法,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固然,军队的严格的纪律与合理
后 方 的 条 件 下 特 别 重 要 , 既 是 增 强 国 防 军 队 的 一 种 良 好 手 段 , 在 持 久 抗 战 的 战 略 上 更 有 极 伟 大 的 意 义 。 我 们 热 望 全 国 一 切 军 队 能 够 得 到 适 时 的 补 充 与 扩 大 。 在 全 国 的 征 兵 制 还 没 有 可 能 实 施 以 前 , 我 们 盼 望 政 府 和 军 队 都 能 运 用 这 些 经 验 。 固 然 这 些 经 验 仍 然 是 不 充 分 的 , 但 是 只 要 我 们 毅 然 地 抛 弃 强 征 的 手 段 , 而 着 眼 于 宣 传 、 教 育 、 组 织 、 影 响 等 等 动 员 民 众 的 方 式 , 新 的 经 验 将 不 断 地 创 造 出 来 , 动 员 的 收 获 也 必 然 日 益 丰 富 起 来 。 三 动 员 新 兵 的 责 任 , 在 于 一 方 面 保 证 动 员 计 划 的 完 成 , 一 方 面 还 要 从 政 治 工 作 上 , 保 证 这 些 新 战 士 具 有 高 度 的 热 情 和 自 动 性 而 开 赴 前 线 , 这 对 于 军 队 战 斗 力 的 提 高 , 有 非 常 重 大 的 意 义 。 这 一 工 作 依 靠 于 动 员 机 关 和 军 队 本 身 协 同 地 完 成 。 用 不 良 方 式 征 调 新 兵 , 巩 固 部 队 与 提 高 战 斗 力 的 工 作 自 然 是 极 困 难 的 , 急 需 接 收 新 兵 的 部 队 , 以 坚 强 的 政 治 工 作 , 去 弥 补 征 调 时 的 缺 点 。 即 是 用 好 的 动 员 方 式 征 调 新 兵 , 也 不 能 丝 毫 忽 视 这 一 工 作 。 必 须 认 识 , 新 战 士 在 昨 天 还 是 一 个 老 百 姓 , 家 庭 的 观 念 是 浓 厚 的 , 部 队 的 生 活 是 不 习 惯 的 , 军 事 技 术 是 不 懂 得 的 。 为 着 巩 固 新 战 士 , 使 他 们 很 快 地 习 惯 部 队 生 活 , 很 快 地 成 为 熟 练 的 战 士 , 我 们 必 须 进 行 许 多 切 实 而 艰 苦 的 工 作 。 我 们 不 能 同 意 这 样 的 观 点 , 以 为 完 全 用 长 官 的 严 厉 统 制 办 法 , 就 可 以 达 到 上 述 目 的 。 固 然 , 军 队 的 严 格 的 纪 律 与 合 理 动 员 新 兵 及 新 兵 政 治 工 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