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完整的文件复制即在网络的联网 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通过FTP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类型很广泛。广义地说,任何以计算 机方式存储的信息均可通过FP协议获取,包括书籍、图像、声音、多媒体、一些书籍的 电子版、电子期刊、某些政府机构发布的信息、大量的免费与共享软件等。 3.基于远程登录( Telnet)的信息资源 这是指通过 Telnet协议所访问到的网络信息资源。其实现方法为在远程计算机上登录, 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进而可以实时访问、使用远程计算机中对外开 放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超级计算机,精密绘图仪,髙速打印机,高档多媒体 输入、输出设备等;也包括软件资源,如大型的计算机程序、图形处理程序以及大型数据库 等信息资源 第三节我国文献信息的主要收藏及服务系统 图书馆系统 1.公共图书馆系统 2.高校图书馆 3.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 国家科技信息系统 三、专利文献系统 四、标准文献系统 五、档案系统 第二章信息检索技术与策略 第一节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 信息存储是指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表征和提炼 11
11 FTP 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完整的文件复制,即在网络的联网 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通过 FTP 可以获得的信息资源类型很广泛。广义地说,任何以计算 机方式存储的信息均可通过 FTP 协议获取,包括书籍、图像、声音、多媒体、一些书籍的 电子版、电子期刊、某些政府机构发布的信息、大量的免费与共享软件等。 3. 基于远程登录(Telnet)的信息资源 这是指通过 Telnet 协议所访问到的网络信息资源。其实现方法为在远程计算机上登录, 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进而可以实时访问、使用远程计算机中对外开 放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如超级计算机,精密绘图仪,高速打印机,高档多媒体 输入、输出设备等;也包括软件资源,如大型的计算机程序、图形处理程序以及大型数据库 等信息资源。 第三节 我国文献信息的主要收藏及服务系统 一、图书馆系统 1. 公共图书馆系统 2. 高校图书馆 3. 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 二、国家科技信息系统 三、专利文献系统 四、标准文献系统 五、档案系统 第二章 信息检索技术与策略 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 信息存储是指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表征和提炼
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存储在相应载体上,组织成系统化的具有检索功能的系统 过程 信息筛选 信息筛选是对原始信息的挑选和鉴别,是建立信息资源检索系统的基础和保障 信息筛选原则: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计划性和及时性。 信息筛选方法:直观判断法、分析法、集体讨论法、专家裁决法、数学核算法、现场核 实法等 二、信息描述 信息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依照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 外部特征、物质形态和内容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 (一)信息外表特征的描述 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 特征,它包含信息载体的物理形态、题名、加工者、出版或发表日期、流通或传播的标记等。 期刊论文的外表特征:文献的题目、著者、著者的工作单位、文献的出处(刊名、年卷 期、起止页码)语种、参考文献及图表的数量 图书的外表特征:书名、著者(或编者、译者)出版项(出版社、地点、时间)稽核 项(价格、页数、参考文献)书号 不同的检索系统(数据库)所描述的项目与标识符有所不 (二)内容特征的描述 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容,它可以由分类号、主题词、关键词或其它知识单 元来表达。 内容特征标引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其中,分类标引是指对文献主题
12 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存储在相应载体上,组织成系统化的具有检索功能的系统 过程。 一、信息筛选 信息筛选是对原始信息的挑选和鉴别,是建立信息资源检索系统的基础和保障。 信息筛选原则: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计划性和及时性。 信息筛选方法:直观判断法、分析法、集体讨论法、专家裁决法、数学核算法、现场核 实法等。 二、信息描述 信息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依照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 外部特征、物质形态和内容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 (一)信息外表特征的描述 信息的外部特征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在的、形式的 特征,它包含信息载体的物理形态、题名、加工者、出版或发表日期、流通或传播的标记等。 期刊论文的外表特征:文献的题目、著者、著者的工作单位、文献的出处(刊名、年卷 期、起止页码)、语种、参考文献及图表的数量。 图书的外表特征:书名、著者(或编者、译者)、出版项(出版社、地点、时间)、稽核 项(价格、页数、参考文献)、书号 不同的检索系统(数据库)所描述的项目与标识符有所不同。 (二)内容特征的描述 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容,它可以由分类号、主题词、关键词或其它知识单 元来表达。 内容特征标引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其中,分类标引是指对文献主题
分析,用分类语言表达分析的主题,赋予文献分类检索标识(分类号)的过程;主题标引是 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用主题语言(主题法)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文献主题检索标识 (主题词、叙词)的过程。 信息内容特征的标引较为复杂,必须借助于特定的信息检索语言。 三、信息检索语言 信息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又称信息组织语 言、情报语言、标引语言、索引语言等 (一)分类检索语言 分类检索语言用分类号和类名来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科门类的逻辑次序或事 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分类检索语言包括体系分类法和组配分类法。 1.体系分类法 体系分类法是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庀通过对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 其某些外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和系统排列而构成。 我国常见的体系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 类法》(简称科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人大法);国外常见的体系分类 法有《杜威十进分类法》(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 《中图法》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类法,它分为5个基本部类、22个基本大类以及 相应的二级类、三级类等。5个基本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 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的类目划分。 体系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并从知识分类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 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角度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13 分析,用分类语言表达分析的主题,赋予文献分类检索标识(分类号)的过程;主题标引是 指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用主题语言(主题法)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文献主题检索标识 (主题词、叙词)的过程。 信息内容特征的标引较为复杂,必须借助于特定的信息检索语言。 三、信息检索语言 信息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又称信息组织语 言、情报语言、标引语言、索引语言等。 (一)分类检索语言 分类检索语言用分类号和类名来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科门类的逻辑次序或事 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分类检索语言包括体系分类法和组配分类法。 1. 体系分类法 体系分类法是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它通过对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 其某些外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和系统排列而构成。 我国常见的体系分类法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 类法》(简称科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人大法);国外常见的体系分类 法有《杜威十进分类法》(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 《中图法》是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分类法,它分为 5 个基本部类、22 个基本大类以及 相应的二级类、三级类等。5 个基本部类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采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 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的类目划分。 体系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并从知识分类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 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角度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2.组配分类法 组配分类法的原理是依据事物的性质,首先确定几个分类标准,即分面,再确定毎个分 类标准中的若干特征值,即类目,每一分面的类目与其他分面的类目分别组配,形成许多组 配类目,达到细分的目的。 (二)主题检索语言 主题检索语言是用语词作为概念标识,按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等方法间接显示概念 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信息检索语言,也称主题法系统。 标题词语言( Heading) 受《词表》控制 单元词语言( Uniterm) 受《词表》控制 叙词语言( Descriptor) 受《词表》控制 关键词语言( Keyword) 无《词表》,不受《词表》控制 (三)主题检索语言与体系分类法的区别 四信息存储 1.数据库及其基础构成 数据库( database)是“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特定目的或某-特定数 据处理系统需要的-种数据集合。”通俗地说,数据库就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一定方 式存储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是信息检索的基础。 一条信息记录( record)是由若干个款目所组成,每个款目称为—个字段(Feld),字 段是构成记录的基础;信息记录的集合就形成文档,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有一个文档,也可 以含有若干个文档。文档也可以称为子数据库。 2.数据库记录的格式 记录"( record)是数据库的基础成分,是对某-实体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是组成
14 2. 组配分类法 组配分类法的原理是依据事物的性质,首先确定几个分类标准,即分面,再确定每个分 类标准中的若干特征值,即类目,每一分面的类目与其他分面的类目分别组配,形成许多组 配类目,达到细分的目的。 (二)主题检索语言 主题检索语言是用语词作为概念标识,按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等方法间接显示概念 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信息检索语言,也称主题法系统。 标题词语言(Heading) 受《词表》控制 单元词语言 (Uniterm) 受《词表》控制 叙词语言( Descriptor ) 受《词表》控制 关键词语言(Keyword) 无《词表》,不受《词表》控制 (三)主题检索语言与体系分类法的区别 四 信息存储 1. 数据库及其基础构成 数据库(database)是“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 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通俗地说,数据库就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一定方 式存储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是信息检索的基础。 一条信息记录(record)是由若干个款目所组成,每个款目称为一个字段(Field),字 段是构成记录的基础;信息记录的集合就形成文档,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有一个文档,也可 以含有若干个文档。文档也可以称为子数据库。 2. 数据库记录的格式 “记录”(record)是数据库的基础成分,是对某一实体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是组成
文档的基本数据单位。每一条记录由三种类型的字段组成:检索系统存取号、基本索引字段 和辅助索引字段。 举例:图书的记录格式 举例:期刊论文的记录格式 3.数据库的文档结构 数据库的文档一般有顺排文档和倒排文档两种类型。 第二节信息检索概述 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及进展 (-)手工检索阶段 (二)机械检索阶段 (三)计算机检索阶段 1.脱机批处理检索 2.联机检索 3光盘检索 4.网络检索 二、信息检索的概念与原理 信息检索( 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 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信息检索是用户迸行信息查询和取的主要 方式 信息检索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部分 信息检索流程图 检索原理: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标引标识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或信息标引的标识包含着
15 文档的基本数据单位。每一条记录由三种类型的字段组成:检索系统存取号、基本索引字段 和辅助索引字段。 举例:图书的记录格式 举例:期刊论文的记录格式 3. 数据库的文档结构 数据库的文档一般有顺排文档和倒排文档两种类型。 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 一、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及进展 (一)手工检索阶段 (二)机械检索阶段 (三)计算机检索阶段 1. 脱机批处理检索 2. 联机检索 3. 光盘检索 4. 网络检索 二、信息检索的概念与原理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 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信息检索是用户进行信息查询和获取的主要 方式。 信息检索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部分 信息检索流程图 检索原理: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标引标识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或信息标引的标识包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