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域整理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 面 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北海域整理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北海域整理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殺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北海域整理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