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筑物的作用效应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解析法、差分法、有限元法 物理模型(模型试验) 经验类比 水工建就物-2006年 2007-4-15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15 二. 建筑物的作用效应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 解析法、差分法、有限元法 物理模型(模型试验) 经验类比
三.作用效应组合 建筑物承受的作用,按持续时间分为: 永久作用(永久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保持不变。如:自重 可变作用:在设计基准期内,长期存在,但数值变动明显。 如:各种水荷载 偶然作用: 在设计基准期内有一定遭遇机率,持续时间短,但结构反 应强度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地震、校核洪水 工作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 作用效应组合: 第一类正常运用情况下的基本组合、第二类为施工检修组 合、第三类为非常情况下的特殊组合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15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15 三. 作用效应组合 建筑物承受的作用,按持续时间分为: 永久作用 (永久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保持不变。如:自重 在设计基准期内,长期存在,但数值变动明显。 如:各种水荷载 在设计基准期内有一定遭遇机率,持续时间短,但结构反 应强度大,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地震、校核洪水 可变作用: 偶然作用: 工作状况: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偶然状况 作用效应组合: 第一类正常运用情况下的基本组合、第二类为施工检修组 合、第三类为非常情况下的特殊组合
第四节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及抗震分析 一. 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 安全储备 单一安全系数法 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 一规范 1.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包括地基)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 态,结构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种功能要求时,称此种特 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 极限状态设计包括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s15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15 第四节 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及抗震分析 一. 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 安全储备 单一安全系数法 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规范 1. 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包括地基)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 态,结构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种功能要求时,称此种特 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极限状态设计包括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刚体失去平衡;超过材料强度;塑性变形过大; 土石结构或地基、围岩产生渗透失稳等。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影响正常使用或达耐久性的极限值。 如:影响结构正常使用或外观变形、对人员或设 备仪表有不良影响的振动等。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15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刚体失去平衡;超过材料强度;塑性变形过大; 土石结构或地基、围岩产生渗透失稳等。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影响正常使用或达耐久性的极限值。 如:影响结构正常使用或外观变形、对人员或设 备仪表有不良影响的振动等
假如:用R()代表结构的抗力,S代表作用效应 要保证安全则必须使R)一S)≥0 2.设计原则 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必须R)一S)>0 (1)单一安全系数法:R/S≥K (2)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 yowS(·)≤ 1R()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yoS'()≤c/y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Yo结构重要性系数,设计状况系数,Ya结构系数,c功能限值 S()一作用效应函数,包括几何参数和各种作用的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R()—抗力函数,包括几何参数和材料性能的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S 作用效应函数,包括几何参数、各种作用和材料性能的标准值 水子建统物-2006车 2007-4515
水工建筑物-2006年 2007-4-15 假如:用 R(·)代表结构的抗力, S(·)代表作用效应 要保证安全 则必须使 R(·) — S(·) ≥ 0 2. 设计原则 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必须 R(·) — S(·) > 0 (1)单一安全系数法: R / S≥ K (2)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 d d S c S R γ γ γ γ ψ ( ) / ( ) 1 ( ) ' 0 0 ⋅ ≤ ⋅ ≤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结构重要性系数, 设计状况系数, 结构系数,c 功能限值 S(·) ——作用效应函数,包括几何参数和各种作用的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R (·) ——抗力函数,包括几何参数和材料性能的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S’(·) ——作用效应函数,包括几何参数、各种作用和材料性能的标准值 0 γ ψ d 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