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城市环境经济 本章将简要介绍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及特 征,阐述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城市地域的自然系 统承载力、水环境经济、能源经济、环境 经济政策等城市环境经济研究的主要方面 和关键问题
第十章 城市环境经济 本章将简要介绍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及特 征,阐述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城市地域的自然系 统承载力、水环境经济、能源经济、环境 经济政策等城市环境经济研究的主要方面 和关键问题
第一芹环境经济问题及其相关概念 用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来探索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 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环境经济研究的特点之所在 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列入经济 学的范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的日趋严重,迫使人们 不得不从经济代价的角度考虑环境问题,从而提出了“ 污染代价”、“环境质量的价值”、“资源价值”等经 济概念,并被经济学家广为接受。 197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的专家们提出了“生态发 展”的概念,强调经济发展既要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 又不能超出地球环境允许的极限。这种“生态发展”的 概念,在80年代末又被进一步地充实完善成为“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并成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和普 遍认同的环境观念和发展观念
第一节 环境经济问题及其相关概念 用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来探索城市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 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环境经济研究的特点之所在。 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列入经济 学的范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的日趋严重,迫使人们 不得不从经济代价的角度考虑环境问题,从而提出了“ 污染代价” 、 “环境质量的价值” 、 “资源价值”等经 济概念,并被经济学家广为接受。 197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的专家们提出了“生态发 展”的概念,强调经济发展既要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 又不能超出地球环境允许的极限。这种“生态发展”的 概念,在80年代末又被进一步地充实完善成为“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并成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和普 遍认同的环境观念和发展观念
当前,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联系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把资源转化向纵深发展的过程 即由主要依靠体力使用简单生产工具,只能转化少数 资源且转化率低的生产方式,发展到主要依靠智力使 用复杂的生产工具、高效率转化大量资源的现代化生 方式。但是,宇宙的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即不能 增加,也不能消灭。因而,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只 能以资源为基础,在能量和物质的转换上面下功夫。 这一前提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统一的,又是 矛盾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当前,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联系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把资源转化向纵深发展的过程。 即由主要依靠体力使用简单生产工具,只能转化少数 资源且转化率低的生产方式,发展到主要依靠智力使 用复杂的生产工具、高效率转化大量资源的现代化生 产方式。但是,宇宙的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即不能 增加,也不能消灭。因而,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只 能以资源为基础,在能量和物质的转换上面下功夫。 这一前提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统一的,又是 矛盾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2、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联系 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内容很多。如政治关系 法律关系、文化关系、伦理道德关系等等。其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与政治的关系,即自然环 境对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般而言,自然环境对一个社会行政和经济管理体 制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社会体制对环境却有着巨 大的影响作用
2、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联系 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内容很多。如政治关系、 法律关系、文化关系、伦理道德关系等等。其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与政治的关系,即自然环 境对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一 般而言,自然环境对一个社会行政和经济管理体 制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社会体制对环境却有着巨 大的影响作用
3、生态环境系绕的容量与人口和经济增量之间 的协调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生态环境系统是发展变 化的,其容量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技术经济水平、 内容、方式密切相关,容量是相对的、可调节的,但不 是无限增长的。在一定的利用方式和技术经济水平下, 就群体讲,当个体增长达到一定的数目,就与环境形成 定的稳定关系,即建立了相对的平衡,破坏这种相对 稳定,就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生态环境系统的容量与人口和经济增量之间的关系,除 了单纯的数量关系之外,起决定作用的是质量关系。自 然系统中非再生资源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再生资源的数 量也有其严格的自然生长规律。因此,人类利用自然系 统的效率、结构、替代技术等质量因素,是决定生态系 统在容纳人类活动的同时保持应有的环境质量的主导力 量
3、生态环境系统的容量与人口和经济增量之间 的协调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生态环境系统是发展变 化的,其容量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技术经济水平、 内容、方式密切相关,容量是相对的、可调节的,但不 是无限增长的。在一定的利用方式和技术经济水平下, 就群体讲,当个体增长达到一定的数目,就与环境形成 一定的稳定关系,即建立了相对的平衡,破坏这种相对 稳定,就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生态环境系统的容量与人口和经济增量之间的关系,除 了单纯的数量关系之外,起决定作用的是质量关系。自 然系统中非再生资源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再生资源的数 量也有其严格的自然生长规律。因此,人类利用自然系 统的效率、结构、替代技术等质量因素,是决定生态系 统在容纳人类活动的同时保持应有的环境质量的主导力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