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廣嘴科大学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人体概述(二)》 (供5+3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教 学 大 纲 重庆医科大学人体概述教学组 2017年11月
1 《人体概述(二)》 (供 5+3 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教 学 大 纲 重庆医科大学人体概述教学组 2017 年 11 月
前言 在高等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校课程体系整合改革己初具成果。我校己 正式开始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高等医学院校“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全线整合,最终达到深化临床医学专业 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目的。根据全国执 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高等医学院校“5+3” 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编制了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内容尽量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 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三特定”(特定目标,特定对象, 特定限制)原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满足“以器官-系统为主线” 的高等医学院校“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 本大纲适用于“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人体概述》课程的教学。 《人体概述》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高等医学院校“5+3”一体化临床 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前期学习课程,本课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正常 到异常”的原则,对传统教学体系中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医 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及药理学等八门学科中,与人体正 常基本结构和功能、防御反应、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及疾病相关病原 生物的基本特点和疾病药物治疗基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将为后续器官系统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人体概述(二)》共150学时,课程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 结合实验课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师或学生可根据大纲要求并按掌握、熟悉与了解 三级要求进行讲解或学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 应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 前 言 在高等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校课程体系整合改革已初具成果。我校已 正式开始实行“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高等医学院校“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 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全线整合,最终达到深化临床医学专业 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目的。根据全国执 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高等医学院校“5+3” 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编制了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内容尽量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 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三特定”(特定目标,特定对象, 特定限制)原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满足“以器官-系统为主线” 的高等医学院校“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 本大纲适用于“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人体概述》课程的教学。 《人体概述》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高等医学院校“5+3”一体化临床 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前期学习课程,本课程遵循“从宏观到微观、正常 到异常”的原则,对传统教学体系中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医 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及药理学等八门学科中,与人体正 常基本结构和功能、防御反应、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病理过程及疾病相关病原 生物的基本特点和疾病药物治疗基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将为后续器官系统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人体概述(二)》共 150 学时,课程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 结合实验课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师或学生可根据大纲要求并按掌握、熟悉与了解 三级要求进行讲解或学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 应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书目 1.王娅兰.《人体概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待出版) 2.曹雪涛.医学免疫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龚非力.医学免疫学.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4.Delves PJ,Martin SJ,Burton DR,Roitt IM.Roitt's Essential Immunology.12th ed.BlackwellPublishers,2011. 5.金伯泉.医学免疫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邬于川,左丽.医学免疫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 7.Abbas AK,Lichtman AH,Pillai S.Cel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6th ed.Philadelphia,W.B.Sauders Company,2007. 8.唐恩洁.医学免疫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王华民.临床免疫学,第一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0. 10.宋文刚.医学免疫学.第一版.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11.李凡,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3. 12.李明远,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3
3 参考书目 1. 王娅兰.《人体概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待出版) 2. 曹雪涛. 医学免疫学. 第六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 龚非力. 医学免疫学. 第四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4. Delves PJ, Martin SJ, Burton DR, Roitt IM. Roitt's Essential Immunology. 12th ed. BlackwellPublishers, 2011. 5. 金伯泉. 医学免疫学. 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 邬于川, 左丽. 医学免疫学. 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7. Abbas AK, Lichtman AH, Pillai S. Cel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 6th ed. Philadelphia, W.B. Sauders Company, 2007. 8. 唐恩洁. 医学免疫学. 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 王华民.临床免疫学, 第一版. 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0. 10.宋文刚.医学免疫学. 第一版.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11.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3. 12.李明远,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5. 13.沈关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4.Murray PA,Rosenthal KS,Kobayashi GS et al.Medical Microbiology.6th ed.Missouri:Mosby,2009. 15.Geo.F.Brooks,Karen C.Carroll,Janet S.Butel.Jawetz, Melnick,Adelberg's Medical 6.Microbiology.25 ed.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2010. 16.Geroge M.Garrity.Taxonomic Outline of the Prokaryotes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2ed.New York: Springer,2004. 17.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8.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 虫病现状调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增 f刊):332-340. 19.Larry S.Roberts,John Janovy,Jr.GERALD D.SCHMIDT LARRY S.ROBERTS.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7th edition. U.S.A:Saunders,2005
4 版社,2015. 13.沈关心.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4.Murray PA,Rosenthal KS,Kobayashi GS 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 6th ed. Missouri:Mosby,2009. 15.Geo. F. Brooks, Karen C. Carroll, Janet S. Butel. Jawetz, Melnick, & Adelberg’s Medical 6.Microbiology. 25 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2010. 16.Geroge M. Garrity. Taxonomic Outline of the Prokaryotes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2nd ed. New York: Springer, 2004. 17.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8.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 虫病现状调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23(增 刊):332-340. 19.Larry S. Roberts, John Janovy, Jr. GERALD D. SCHMIDT & LARRY S.ROBERTS. Foundations of Parasitology. 7th edition. U.S.A:Saunders,2005
理论课教学时数分配表 的 容 讲课 学时数(理论) 第一节防御体系研究的发展简史 0.25 第四章 第二节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0.25 绪论 第三节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 0.5 第一节免疫器官 第五章 1 免疫系 第二节免疫分子 9.5 统的构 成 第三节免疫细胞 3.5 第一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4.5 人体防御 第六章 第二节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 体系 免疫应 免疫应答 与免 第三节黏膜免疫 疫耐受 自学 第四节免疫耐受 自学 第一节抗感染免疫 自学 第十章 第二节超敏反应 人体免 疫与疾 第三节其他临床免疫 3.5 病 第四节免疫预防 第十一 第一节微生物 0.5 人体病原 生物 绪论 第二节寄生虫 0.5 第十二 第一节细菌 17
5 理论课教学时数分配表 序 号 内 容 讲课 学时数(理论) 1 人体防御 体系 第四章 绪论 第一节 防御体系研究的发展简史 0.25 第二节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0.25 第三节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特点 0.5 第五章 免疫系 统的构 成 第一节 免疫器官 1 第二节 免疫分子 9.5 第三节 免疫细胞 3.5 第六章 免疫应 答与免 疫耐受 第一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4.5 第二节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 免疫应答 2 第三节 黏膜免疫 自学 第四节 免疫耐受 自学 第十章 人体免 疫与疾 病 第一节 抗感染免疫 自学 第二节 超敏反应 3 第三节 其他临床免疫 3.5 第四节 免疫预防 1 2 人体病原 生物 第十一 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 0.5 第二节 寄生虫 0.5 第十二 章 第一节 细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