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1901 (4)混合强度 一保证垃圾及燃烧气体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扰动是关健; 垃圾焚烧炉的扰动方式:空气流扰动、机械炉排扰动、流态化扰动以及旋转扰 动。 一在二次燃烧室内空气与可燃有机挥发物的混合程度取决于二次助燃空气与燃烧 气体的相互流动方式和气体的湍流度。 一湍流度越大,混合程度越好,有机可燃物能及时充分获取燃烧所需氧气,燃烧 反应越完全。 一加大空气供给量,可提高湍流度,改善传质和传热效果。 一二次燃烧室内气体流速在3-7/s即可满足要求。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4)混合强度 —保证垃圾及燃烧气体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扰动是关键; —垃圾焚烧炉的扰动方式:空气流扰动、机械炉排扰动、流态化扰动以及旋转扰 动。 —在二次燃烧室内空气与可燃有机挥发物的混合程度取决于二次助燃空气与燃烧 气体的相互流动方式和气体的湍流度。 —湍流度越大,混合程度越好,有机可燃物能及时充分获取燃烧所需氧气 有机可燃物能及时充分获取燃烧所需氧气,燃烧 反应越完全。 —加大空气供给量,可提高湍流度,改善传质和传热效果。 —二次燃烧室内气体流速在 二次燃烧室内气体流速在3-7m/s即可满足要求。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1907 (5)过量空气系数 一实际焚烧系统中,氧气与垃圾无法完全达到理想程度的混合与反应。 增大过量空气系数,可以提供过量氧气、增加炉内湍流度。 一工业锅炉和窑炉考虑燃料的燃烧效率,过量空气系数15以下;焚烧炉考虑完全 焚烧垃圾中的可燃物质,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5。 表9-2 焚烧炉和锅炉及工业窑炉的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系统 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系统 过量空气系数 小型锅炉及工业炉(天然气) 1.2 大型工业密炉(燃油) 1.31.5 小理蜗炉及工业炉(燃油》 1.3 固体垃圾焚烧炉(旋察,多层炉) 1.8-2.5 大型工业锅护(天然气) 1.051.10 流化床焚烧炉 1.311.5 大型工业锅炉(燃油) 1.05-1.15 废气焚烧炉 1.3-1.5 大难工业蜗炉(藏煤) 1.21.4 液体楚烧炉 1.41.7 流化床蜗炉(燃攥) 1.2~1.3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5)过量空气系数 —实际焚烧系统中,氧气与垃圾无法完全达到理想程度的混合与反应。 —增大过量空气系数,可以提供过量氧气、增加炉内湍流度。 —工业锅炉和窑炉考虑燃料的燃烧效率,过量空气系数1.5以下;焚烧炉考虑完全 焚烧垃圾中的可燃物质,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5。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1901■ ◆垃圾焚烧的烟气、飞灰和炉渣 一、 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 表9-3 垃极焚烧烟气和其他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组成对比 成分 烟尘(mg/m) NO,(mg/L) SO:(mg/L) HCI (mg/L) H:O (mg/L) 温度(℃) 燃料 (标况下) 液化天然气 约10 50100 0 0 510 250~400 薇化石油气 低药重油 原油 50-100 100 100-300 0 510 270-400 高随重的 100500 100500 5001500 01 510 270~400 炭 100-25000 100-1009 500-3000 约30 5-10 270400 城市 除尘餐韵 2000-5000 250300 90~150 200-800 垃液 2080 15~30 除尘韩后 2100 200-250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垃圾焚烧的烟气、飞灰和炉渣 一、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1901 (1)烟尘(颗粒状污染物) 一垃圾中的不可燃物质、无机盐类、未燃烧完全而产生的碳粒和煤烟颗粒。 一烟尘产量取决于垃圾的性质和燃烧方式。 (2)酸性气体 由垃圾中的S、Cl、F等元素经过焚烧反应而形成的SO2、HCI和HF等。 (3)氨氧化物 一热力型NOx:炉内高温环境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的NO,; 一燃料型NO:垃圾中所含的氨组分在焚烧过程中转化为的NO,。 一影响因素:燃烧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垃圾组成、火焰形状。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1)烟尘(颗粒状污染物) —垃圾中的不可燃物质、无机盐类、未燃烧完全而产生的碳粒和煤烟颗粒。 —烟尘产量取决于垃圾的性质和燃烧方式。 (2)酸性气体 由垃圾中的S、Cl、F等元素经过焚烧反应而形成的SO2、HCl和HF等。 (3)氮氧化物 —热力型NOx:炉内高温环境下,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的NOx; —燃料型NOx:垃圾中所含的氮组分在焚烧过程中转化为的NOx。 —影响因素:燃烧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垃圾组成、火焰形状。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1901 (4)重金属 一元素态重金属、重金属氧化物及重金属氯化物在烟气中以特定平衡态存在,且 因其浓度各不相同,各自饱和温度也不相同。 表9-4 垃圾焚烧烟气中魔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和存在状态 金调名称 来源 带点,℃ 存在状态 Hg 爱温度计、电子元件、电池等 357 气态 As 涂料、玻璃、医药,杀虫剂、除草剂等 615 气态 Cd 凌涂料、电池、电菠件、焊料、颜料等 767 气、固态 Pb 染料、营电池、油料、玻璃等 1620 气、固态 Zn 电镶件及镀锌原料等 907 固态 Cr 电做件、不锈钢、油榛、额料等 2200 固态 Ni 电镀件、不锈嘲、电池、煤、斯油等 2900 固态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垃圾焚烧技术原理 (4)重金属 —元素态重金属、重金属氧化物及重金属氯化物在烟气中以特定平衡态存在,且 因其浓度各不相同,各自饱和温度也不相同。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