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外部问题 1缺乏与推行清洁生产相配套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 (1)管理政策问题 宏观上,我国已逐步把环境保护纳入国 民经济管理渠道,并作为国际经济管理 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自“六五”起, 我国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5年计划中已 将环境保护列为独立篇章,但是控制目 标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处理率,调控重 点是要求企业提高处理率达到排放标准
(二).企业外部问题 1.缺乏与推行清洁生产相配套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 (1).管理政策问题 宏观上,我国已逐步把环境保护纳入国 民经济管理渠道,并作为国际经济管理 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自“六五”起, 我国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5年计划中已 将环境保护列为独立篇章,但是控制目 标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处理率,调控重 点是要求企业提高处理率达到排放标准
了(2)技术政策问题 从新技术开发的角度来看,目前技术政策主要 侧重于末端治理技术的开发,直接导致了清洁 生产技术在供给方面的严重短缺。从成熟技术 推广应用的角度来看,末端治理技术亦是占据 主导地位,目前尚没有一套清洁生产技术或成 功做法推广应用的体系。回过头上溯到新技术 开发的源泉及新技术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还 没有巨大的清洁生产技术市场需求迫使清洁生 产技术从开发、成熟到应用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技术政策问题 从新技术开发的角度来看,目前技术政策主要 侧重于末端治理技术的开发,直接导致了清洁 生产技术在供给方面的严重短缺。从成熟技术 推广应用的角度来看,末端治理技术亦是占据 主导地位,目前尚没有一套清洁生产技术或成 功做法推广应用的体系。回过头上溯到新技术 开发的源泉及新技术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还 没有巨大的清洁生产技术市场需求迫使清洁生 产技术从开发、成熟到应用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环境政策间题 现行的“环评”、“三同时”、许可证和排污收费等 环境管理制度不利于推行清洁生产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主要不足是在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 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 保护措施,对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过程是否符合清 洁生产需要没有要求,缺少按清洁生产要求准备多个 替代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因而在评价结果的对策建议 中,只能过分依赖末端治理设施等补救性措施,忽视 主体工程本身的环保指标及削减污染物产生的潜力, 失去了真正意义的污染预防。这样在新、改、扩建项 目建设中难于把握机会充分考虑清洁生产
(3).环境政策问题 现行的“环评” 、 “三同时”、许可证和排污收费等 环境管理制度不利于推行清洁生产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主要不足是在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介入,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 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 保护措施,对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过程是否符合清 洁生产需要没有要求,缺少按清洁生产要求准备多个 替代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因而在评价结果的对策建议 中,只能过分依赖末端治理设施等补救性措施,忽视 主体工程本身的环保指标及削减污染物产生的潜力, 失去了真正意义的污染预防。这样在新、改、扩建项 目建设中难于把握机会充分考虑清洁生产
了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在排污申报登记 阶段,对于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许可证制度 没有要求排污单位必须做清洁生产审核并全部 实施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然后再核定持证 者的排污量。既然没有要求,在总量核定阶段, 就有可能由于家底不清,造成了许可排污总量 过宽的现象,对排污单位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难以促使他们朝着清洁生产的方向努力。另 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排污许可证是按水、气等环 境介质分别颁发许可证,着眼于单项污染物治 理,对企业综合减污染的压力不足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主要问题是在排污申报登记 阶段,对于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许可证制度 没有要求排污单位必须做清洁生产审核并全部 实施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然后再核定持证 者的排污量。既然没有要求,在总量核定阶段, 就有可能由于家底不清,造成了许可排污总量 过宽的现象,对排污单位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难以促使他们朝着清洁生产的方向努力。另一 方面由于目前我国排污许可证是按水、气等环 境介质分别颁发许可证,着眼于单项污染物治 理,对企业综合削减污染的压力不足
排污收费制度首先是征收方面的问题, 主要是基于最大排污物浓度的单因子收 费办法,往往造成污染物虽然削减了, 但相应排污费却不一定减少,这必然影 响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其次 是使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排污费80% 要用于补助企业进行污染治理的费用 这样长期下来养成了企业一种“等、靠、 要”的依赖思想,并不积极从源头和过 程减少污染产生
排污收费制度首先是征收方面的问题, 主要是基于最大排污物浓度的单因子收 费办法,往往造成污染物虽然削减了, 但相应排污费却不一定减少,这必然影 响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其次 是使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排污费80% 要用于补助企业进行污染治理的费用, 这样长期下来养成了企业一种“等、靠、 要”的依赖思想,并不积极从源头和过 程减少污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