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 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 知论则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 全认识的。 所有唯物主义者和多数噍心主义者都对 此作了肯定的回答,即主张可知论。仅少数 哇心主义者坚持不可知论。 2006/04
2006/04 11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 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 知论则认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 全认识的。 所有唯物主义者和多数唯心主义者都对 此作了肯定的回答,即主张可知论。仅少数 唯心主义者坚持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表现在社会历史观中 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即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决定社会生活的 精神方面;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 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006/04 12
2006/04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表现在社会历史观中, 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即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决定社会生活的 精神方面;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 定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4、其他重要哲学问题 这里主要指世界的状忞问题。即世界怎样存 在,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各种现象是相互联 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对此类问题的不同回答, 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辨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 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证法,才能 全面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006/04 13
2006/04 13 4、其他重要哲学问题 这里主要指世界的状态问题,即世界怎样存 在,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各种现象是相互联 系的还是彼此孤立的?对此类问题的不同回答, 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 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 全面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哲学范畴与日常观念的区别 恩格斯:“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 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 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 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 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 存在着的东西 2006/04 14
2006/04 14 1、哲学范畴与日常观念的区别 恩格斯: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 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 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 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 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 存在着的东西。”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 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 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 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006/04 15
2006/04 15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 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 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 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