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中学2009级上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语文知识及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听到他的嗤(ch)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jin)。 B、他担忧的看着鸭子在水里觅食,生怕旧茬(cha)儿戳(chou)伤了他们 C.他嘟嚷着将那个衣衫褴(ldn)褛(10)的少年赶出门外 D.我不愿意孩子们都如别人一般辛苦恣(zi)睢(su)而生活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窸窣祭祀繁花嫩叶竭斯底里B.轻捷喧闹获益非浅因地治宜 C.阔绰窘迫锲而不舍迟疑不决D.拮据鄙夷如法炮制根深蒂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 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今年我国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 太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C.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 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四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改正或提出修改意见。(4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 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是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亳无悬念;而 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 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 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 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②③④ 5、长句节奏舒缓,短句急促有力。汶川地震后,某网站发布了下面这则消息。请将画线句 改为与上下文结构相似的短句,使其更能表现情况的紧急。(4分)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 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受阻!通讯中断!大量群众被埋! 因水源受到污染等原因,可供饮用的水严重不足;地震掩埋了一切,造成食物匮乏 在震区,临时安置灾民的帐篷远远不够;救治伤员的医药用品奇缺。 伤员痛苦挣扎!群众流离失所!情况十万火急! 中华儿女,请伸出援助之手,抗震救灾! 、根据要求填空。(3分)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 是(朝代)的词人
1 人民路中学 2009 级上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8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听到他的嗤.(chī)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jìn)。 B、他担忧的看着鸭子在水里觅食,生怕旧茬.(chà)儿戳.(chōu)伤了他们。 C.他嘟嚷着将那个衣衫褴.(lán)褛.(lǚ)的少年赶出门外。 D.我不愿意孩子们都如别人一般辛苦恣.(zì)睢.(suī)而生活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窸窣 祭祀 繁花嫩叶 竭斯底里 B.轻捷 喧闹 获益非浅 因地治宜 C.阔绰 窘迫 锲而不舍 迟疑不决 D.拮据 鄙夷 如法炮制 根深蒂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 ....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 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B.今年我国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 太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 C.改革开放 30 年来,重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 D.“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 ....,开展形式多样的 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四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改正或提出修改意见。(4 分) 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好比拥有整个世界。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 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但是网上阅读好像是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 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②对纸质图书的命 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 永远不会消亡。而且,③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 的钟爱。目前,④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① ② ③ ④ 5、长句节奏舒缓,短句急促有力。汶川地震后,某网站发布了下面这则消息。请将画线句 改为与上下文结构相似的短句,使其更能表现情况的紧急。(4 分)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 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受阻!通讯中断!大量群众被埋! 因水源受到污染等原因,可供饮用的水严重不足;地震掩埋了一切,造成食物匮乏; 在震区,临时安置灾民的帐篷远远不够;救治伤员的医药用品奇缺。 伤员痛苦挣扎!群众流离失所!情况十万火急! 中华儿女,请伸出援助之手,抗震救灾! 6、根据要求填空。(3 分) (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 是 (朝代)的词人。 学校: 班级 姓名
(2)《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小说家 的作品 7、综合探究(8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时间,山川摇晃,房屋倾 颓,一座青山秀水的城市转眼变为废墟,无数的妻离子散、无数的骨肉分离、无数的生离死 别、无数的有家难回,在中国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悲怆地上演。 [真情无限希望永存] ①灾难中无数生命在挣扎,救助中无数希望被点亮。正在罹受苦难的灾区人民不仅需 要物质上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支持,请你拟写一条短信,鼓励灾区的人民不要丧失希望,勇 敢的活下去。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方有难八方支援] ②生之华夏人,同系华夏魂。汶川需要我们,四川需要我们,中国需要我们。只要我们 伸出双手,力量虽然微薄,终能汇成汪洋大海。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脱离苦难, 学校将要开展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活动,心系灾区的你怎能落后,先确定活动名称然后拟写 个活动方案吧!(3分) 活动名称: 活动方案 大爱无骚舍我其谁] ③地震无情人有情,学校决定接收一些在地震灾害中没有办法上课的灾区学生。你所在 的班级恰好接收了一名来自汶川灾区的学生陈安宁,班主任决定为了欢迎陈安宁同学,举办 次主题为“大爱无疆同舟共济”的班会。你作为这次班会的主持人,一定会用精彩感人 的语言准备一段开场白,请把它写在下面。(3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2分,每空1分) 1.(1)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与《武 陵春》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2)已是黄昏独自愁,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 的句子是 村南村北响缲车。 (5) 人不寐, (6) 鬓微霜,又何妨? (7)过尽千帆皆不是, 2
2 (2)《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小说家 的作品。 7、综合探究(8 分) 2008 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里氏8.0 级地震。一时间,山川摇晃,房屋倾 颓,一座青山秀水的城市转眼变为废墟,无数的妻离子散、无数的骨肉分离、无数的生离死 别、无数的有家难回,在中国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悲怆地上演。 [真情无限 希望永存] ① 灾难中无数生命在挣扎,救助中无数希望被点亮。正在罹受苦难的灾区人民不仅需 要物质上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支持,请你拟写一条短信,鼓励灾区的人民不要丧失希望,勇 敢的活下去。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②生之华夏人,同系华夏魂。汶川需要我们,四川需要我们,中国需要我们。只要我们 伸出双手,力量虽然微薄,终能汇成汪洋大海。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脱离苦难, 学校将要开展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活动,心系灾区的你怎能落后,先确定活动名称然后拟写一 个活动方案吧!(3分) 活动名称: 活动方案: [大爱无疆 舍我其谁] ③地震无情人有情,学校决定接收一些在地震灾害中没有办法上课的灾区学生。你所在 的班级恰好接收了一名来自汶川灾区的学生陈安宁,班主任决定为了欢迎陈安宁同学,举办 一次主题为“大爱无疆 同舟共济”的班会。你作为这次班会的主持人,一定会用精彩感人 的语言准备一段开场白,请把它写在下面。(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2 分,每空 1 分) 1. (1) 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与《武 陵春》中 , 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已是黄昏独自愁, 。 (3)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愿为国家效力,梦中也不忘报国志愿 的句子是 , 。 (4) ,村南村北响缲车。 (5) ,人不寐, 。 (6) ,鬓微霜,又何妨? (7)过尽千帆皆不是,
(8)疑怪昨宵春梦好,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3题。(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 陈胜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二世杀之 10、解释加点词语(4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②间令吴广 ③楚人怜之 ④卒中往往语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3分) 13、这次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导致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导火线 根本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7分) 报复
3 (8)疑怪昨宵春梦好, , 。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 9--13 题。 (15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 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 陈胜。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C、上使外将.兵 项燕为楚将.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二世杀之. 10、解释加点词语(4 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 ②间.令吴广 ③楚人怜.之 ④卒中往往..语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天下苦秦久矣。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2. 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3 分) 13、这次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导致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 答:导火线: 根本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8 题。(17 分) 报 复
江小兵悄悄地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寝室外面,装作解手的样子,四下里望了望,没 发现一个人影。他暗笑自己过于小心,深更半夜,天气又是这么寒冷,除了自己,哪里来的 人影? 这真是天赐良机,想必汪老头正在梦乡里畅游呢。江小兵这样想着的时候,竟不知不 觉地来到了汪老师家的窗户旁。屋里的灯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 屋里亮着灯的时候,江小兵在窗下走过几个来回,犹豫着都没取下手。他猜想可恶的 汪老师肯定是在备课,或者批改作业。拿在手里的砖块对着窗子上的玻璃扬了好几次,但是 却没有落下来 他也自我安慰过:算了吧!不就是在破了玻璃的窗口下吹了一节课的冷风吗?但是转 念又一想:不行。一节课的遭罪事小,关键是面子。本来是做好事擦玻璃,本来玻璃就是破 裂的,怎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罪名加到我的头上。更可气的是同学们的顺口溜:“江小兵, 学雷锋;擦玻璃,堵寒风。″他越想越来气,汪老头呀汪老头,我非叫你尝尝躺在热被窝里 吹冷风的滋味不可 江小兵理清了思路,他还是做岀了砸汪老师玻璃窗的决定。“哗啦″,玻璃的破碎声在 寂静的夜晩传得很远。江小兵赶忙逃回寝室,不安地钻进被窝里,他感觉自己哆嗦得厉害 是冻的还是因为害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被汪老头查出是他干的,不会有好结果的。 晨读的时候,江小兵早早地跑进教室,准备睹汪老头的惨容。可是上课铃已响,却 总不见汪老头的到来。江小兵兴奋地猜想着昨夜报复的效果。 汪老师出事了!值日领导嘱咐同学们认真晨读的同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学们。同 学们吃了一惊。校园里还果真响起了警笛声,还有救护车刺耳的声音,让人感到很恐怖,不 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最惊慌的还要数江小兵。一听说汪老师出事了,他浑身的汘毛都竖了起来。该不是砸
4 江小兵悄悄地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到寝室外面,装作解手的样子,四下里望了望,没 发现一个人影。他暗笑自己过于小心,深更半夜,天气又是这么寒冷,除了自己,哪里来的 人影? 这真是天赐良机,想必汪老头正在梦乡里畅游呢。江小兵这样想着的时候,竟不知不 觉地来到了汪老师家的窗户旁。屋里的灯不知什么时候熄灭了。 屋里亮着灯的时候,江小兵在窗下走过几个来回,犹豫着都没敢下手。他猜想可恶的 汪老师肯定是在备课,或者批改作业。拿在手里的砖块对着窗子上的玻璃扬了好几次,但是 却没有落下来。 他也自我安慰过:算了吧!不就是在破了玻璃的窗口下吹了一节课的冷风吗?但是转 念又一想:不行。一节课的遭罪事小,关键是面子。本来是做好事擦玻璃,本来玻璃就是破 裂的,怎么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罪名加到我的头上。更可气的是同学们的顺口溜:“江小兵, 学雷锋;擦玻璃,堵寒风。”他越想越来气,汪老头呀汪老头,我非叫你尝尝躺在热被窝里 吹冷风的滋味不可! 江小兵理清了思路,他还是做出了砸汪老师玻璃窗的决定。“哗啦”,玻璃的破碎声在 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江小兵赶忙逃回寝室,不安地钻进被窝里,他感觉自己哆嗦得厉害, 是冻的还是因为害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被汪老头查出是他干的,不会有好结果的。 晨读的时候,江小兵早早地跑进教室,准备一睹汪老头的惨容。可是上课铃已响,却 总不见汪老头的到来。江小兵兴奋地猜想着昨夜报复的效果。 汪老师出事了!值日领导嘱咐同学们认真晨读的同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学们。同 学们吃了一惊。校园里还果真响起了警笛声,还有救护车刺耳的声音,让人感到很恐怖,不 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最惊慌的还要数江小兵。一听说汪老师出事了,他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该不是砸
玻璃的时候用力太猛,飞进窗子的砖头又砸坏了汪老师?这可是他没有设想的后果。假如真 是如此……江小兵不敢往下想,身体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直到同桌问他“你冷吗”,他才 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怎么办?江小兵现在恨不得找个没有人的地方,狠狠地扇自己几个耳光。报复?报复 老师?这下可好?惹大麻烦了。警察很快就能破案,抓住他这个凶手。自己犯罪,受到惩罚 是应该的,可是汪老师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他那一家子该怎么办?其实汪老师平时对待学生 挺负责的,关心体贴得像个慈父。自己只是受了点委屈,但是这能全怪汪老师吗? 江小兵决定先到医院跟老师认错,然后再投案自首。汪老师说过,能认识到自己错误 的孩子还是好孩子。 汪老师的病床边围着一些人。江小兵一看情形,心在紧缩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等 走到近前,他却奇怪地发现,汪老师的头上并没有他想象中血糊糊的绷带。他的腿一软,跪 到了汪老师的床边,哭泣着说:老师,我错了。病房里的人都惊奇地望着他。江小兵胡乱抹 了一把眼泪鼻涕说,老师,是我用砖头砸了你的窗户玻璃。 人们忍不住笑了。汪老师也用虚弱的声音缓缓地说,好孩子,老师谢谢你! 江小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疑惑地抬起头,瞪大泪眼盯着老师。 “如果不是你砸烂玻璃,煤气中毒的汪老师可能永远也活不过来了。”校长微笑着拍 了拍江小兵的肩头,并顺手拉起了他 江小兵也髙兴地笑了。他偷偷用手使劲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你这个坏孩子! 14.阅读这篇小说后,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3分) 15.江小兵开始“在窗下走过几个来回,犹豫着都没敢下手”,后来还是砸了老师的玻璃窗 户。试简要分析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你如何评价他的心理变化?(3分) 16.文章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江小兵做了些什么,而且具体地写出了他怎么做、怎么想的详细 过程,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独特之处?(4分)
5 玻璃的时候用力太猛,飞进窗子的砖头又砸坏了汪老师?这可是他没有设想的后果。假如真 是如此……江小兵不敢往下想,身体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直到同桌问他“你冷吗”,他才 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怎么办?江小兵现在恨不得找个没有人的地方,狠狠地扇自己几个耳光。报复?报复 老师?这下可好?惹大麻烦了。警察很快就能破案,抓住他这个凶手。自己犯罪,受到惩罚 是应该的,可是汪老师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他那一家子该怎么办?其实汪老师平时对待学生 挺负责的,关心体贴得像个慈父。自己只是受了点委屈,但是这能全怪汪老师吗? 江小兵决定先到医院跟老师认错,然后再投案自首。汪老师说过,能认识到自己错误 的孩子还是好孩子。 汪老师的病床边围着一些人。江小兵一看情形,心在紧缩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等 走到近前,他却奇怪地发现,汪老师的头上并没有他想象中血糊糊的绷带。他的腿一软,跪 到了汪老师的床边,哭泣着说:老师,我错了。病房里的人都惊奇地望着他。江小兵胡乱抹 了一把眼泪鼻涕说,老师,是我用砖头砸了你的窗户玻璃。 人们忍不住笑了。汪老师也用虚弱的声音缓缓地说,好孩子,老师谢谢你! 江小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疑惑地抬起头,瞪大泪眼盯着老师。 “如果不是你砸烂玻璃,煤气中毒的汪老师可能永远也活不过来了。”校长微笑着拍 了拍江小兵的肩头,并顺手拉起了他。 江小兵也高兴地笑了。他偷偷用手使劲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你这个坏孩子! 14.阅读这篇小说后,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3 分) 15.江小兵开始“在窗下走过几个来回,犹豫着都没敢下手”,后来还是砸了老师的玻璃窗 户。试简要分析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你如何评价他的心理变化?(3 分) 16.文章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江小兵做了些什么,而且具体地写出了他怎么做、怎么想的详细 过程,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独特之处?(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