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引导学生探究设施农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三农” 情怀,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对应植物保护专业,了解植物保护学科结构、专业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理解有害生物与人类、 环境和生物的关系:了解专业学习的途径和本专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植保专业的 兴趣和使命感:了解植物保护学科发展,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家国情怀和为植物保护发展肩负的使命感,为 植物保护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各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见下表: 课程目标 半业要求 半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日标1 思想道德 12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具有“三农”情怀,能够继承和发扬兵 团精神 4.3了解现代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动老 4,1了解作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现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2 紫品专业 学系 2.4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现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12 度引导学生探究设施农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三农” 情怀,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对应植物保护专业,了解植物保护学科结构、专业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理解有害生物与人类、 环境和生物的关系;了解专业学习的途径和本专业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植保专业的 兴趣和使命感;了解植物保护学科发展,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家国情怀和为植物保护发展肩负的使命感,为 植物保护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各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见下表: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思想道德 1.2 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具有“三农”情怀,能够继承和发扬兵 团精神。 课程目标 2 农学: 专业知识 4.3 了解现代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种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知识 4.1 了解作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现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园艺: 专业素养 4.2 具备园艺植物栽培、育种、生物技术、设施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 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设施农业与工程:专业 素养 4.2 了解农业设施工程、设施环境与调控、设施作物栽培、育种、无土 栽培等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植物保护: 理学素养 2.4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现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 拳习成果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达 学时 标 成方式 分配 1.植物生产类专业内涵: 1植物生产类 1.了解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国家标准: 2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1 2.掌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3.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 1.课堂教学 理论 课程思政:培养强农兴农为己任的爱国敏业精神。 4.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体系等: 2.课程作业 2学时 5例举学院老专家和杰出校友在行业内所做的贡献。 1.了解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状况: 1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状况: 2.了解作物栽培学科取得的成果 )作物,接影到取园的成里 2.作物栽培耕作 3掌据作物栽培学科主要进展与趋势: 3.作物栽培学科主要进展与趋势: 1.课堂教学 与信息化 课程目标2 4.了解农业信息技术基础理论: 4农业信息技术基础与理论: 2.果程作 理论 2学时 5.熟悉自动化与智能化农业基本情况 5.农业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包括节水灌溉自动化): 3.课堂讨论 6熟采精准农业技术感况: 6.精准农业技术。 7.熟悉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7.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1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3.国内外种子产 1.了解国内外种子产业基本历史: 2.世界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发展史: 业发展史与现代 2理解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挑战与机遇 3,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作物新品种选育 课程目标2 3掌握作物新品种培育的意义与成就: 4.作物品种概念: 1.课堂教学 理论 原理与技术 4.掌握传统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5新品种培育的意义与成就: 2.果程作业 2学时 5熟悉现代作物分子育种原理与进展。 6.传统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7现代作物分子育种原理与进展。 1.了解园艺专业发展状况、服务领域 1园艺专业的发展状况: 4.园艺专业导论 课程目标2 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2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 1.课堂教学 理论 3.了解园艺产业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园艺产 3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2团队合作 2学时 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增强专业兴趣及信心。 4我国及新疆区域现代园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3
13 三、教学内容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 标 学习成果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达 成方式 学时 分配 1.植物生产类概 述 课程目标 1 1.了解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国家标准; 2.掌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课程思政:培养强农兴农为己任的爱国敬业精神。 1.植物生产类专业内涵; 2.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目标; 3.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 4.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体系等; 5.例举学院老专家和杰出校友在行业内所做的贡献。 1.课堂教学 2.课程作业 理论 2 学时 2.作物栽培耕作 与信息化 课程目标 2 1.了解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状况; 2.了解作物栽培学科取得的成果; 3.掌握作物栽培学科主要进展与趋势; 4.了解农业信息技术基础理论; 5.熟悉自动化与智能化农业基本情况; 6.熟悉精准农业技术概况; 7.熟悉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1.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状况; 2.作物栽培学科取得的成果; 3.作物栽培学科主要进展与趋势; 4.农业信息技术基础与理论; 5.农业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包括节水灌溉自动化); 6.精准农业技术; 7.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1.课堂教学 2.课程作业 3.课堂讨论 理论 2 学时 3.国内外种子产 业发展史与现代 作物新品种选育 原理与技术 课程目标 2 1.了解国内外种子产业基本历史; 2.理解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挑战与机遇; 3.掌握作物新品种培育的意义与成就; 4.掌握传统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5.熟悉现代作物分子育种原理与进展。 1.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历程; 2.世界发达国家种子产业发展史; 3.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4.作物品种概念; 5.新品种培育的意义与成就; 6.传统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及特点; 7.现代作物分子育种原理与进展。 1.课堂教学 2.课程作业 理论 2 学时 4.园艺专业导论 课程目标 2 1.了解园艺专业发展状况、服务领域; 2.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3.了解园艺产业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园艺产 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增强专业兴趣及信心。 1.园艺专业的发展状况; 2.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 3.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4.我国及新疆区域现代园艺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课堂教学; 2.团队合作 理论 2 学时
5.设施作物高效 1.了解设施专业的特点、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1.设施农业的特点及本专业培养方案介绍: 1.课堂讲授 生产的理论和技 课程目标2 2.设施农业中设施结构一内部环境-作物生长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和专业课程。 2多煤体教学 理论 术概论 2.了解设施农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基本原理。 3设施衣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基础一作物生产与农业工程技术的 2学时 交叉与集成。 3.团队合作 1.了解植物保护专业基本研究方向和在国民经济建 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1.植物保护概述: 2.植物医: 6植物保护专业 2.了解与学科相关课程安挂、特色实践教学情况 1.课堂教学 导论 课程目标2 及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3.植物保护学科介绍(植物保护学科开创史和前辈的故事): 课程思政点:植物保护专业是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基 4.被保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2.课后作业 5植物保护生产实习、植物保护毕业去向。 础,从业者必备杜会责任感。 1.了解植产类本科专业相关产业实际,加强对现代 1到现代农业企业参观了解: 1.调查研究 7.植产类专业学 课程目标1 化农业认知 2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研机构、博物馆或校外实习基地参观 2.社会实践 实 业指导 2直而三农,强化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责任感: 3.分组讨论、 学时 3.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强化专业认知。 3.开展农业相关学科专业活动。 汇报 14
14 5.设施作物高效 生产的理论和技 术概论 课程目标 2 1.了解设施专业的特点、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习内容和专业课程。 2.了解设施农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基本原理。 1.设施农业的特点及本专业培养方案介绍; 2.设施农业中设施结构—内部环境—作物生长间的相互关系; 3.设施农业实现高效生产的基础—作物生产与农业工程技术的 交叉与集成。 1.课堂讲授 2.多媒体教学 3.团队合作 理论 2 学时 6.植物保护专业 导论 课程目标 2 1.了解植物保护专业基本研究方向和在国民经济建 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2.了解与学科相关课程安排、特色实践教学情况, 及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课程思政点:植物保护专业是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基 础,从业者必备社会责任感。 1.植物保护概述; 2.植物医学; 3.植物保护学科介绍(植物保护学科开创史和前辈的故事); 4.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5.植物保护生产实习、植物保护毕业去向。 1.课堂教学 2.课后作业 理论 2 学时 7.植产类专业学 业指导 课程目标 1、 2 1.了解植产类本科专业相关产业实际,加强对现代 化农业认知; 2.直面三农,强化知农爱农情怀和强农兴农责任感; 3.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强化专业认知。 1.到现代农业企业参观了解; 2.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研机构、博物馆或校外实习基地参观 了解; 3.开展农业相关学科专业活动。 1.调查研究 2.社会实践 3.分组讨论、 汇报 实践 4 学时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成绩包括2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随堂小测、课程作业)和期末考核。具体见下表: 评价方式及比例(%)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 随堂小测 课程作业 期末考核 课程日标1 10 0 30 课程目标2 10 20 40 70 合计 20 40 100 说明:1.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1次,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 分:无故缺勤3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2.期末卷面成绩达不到学校规定达标线,过程性考核成绩不计入总评成绩,总评成绩以期末卷面成绩 计算 (二)评价标准 1.随堂小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优 及格 (90-100分) (75-89分) (60-74分) 鼻 课程目标1 0%以上正确 0%以上正诗 0%以上正确 回答错误 10 基本理论掌握 掌捉90%以上基 掌70%以上 掌拱60%以上基 掌程60%以下基 课程目标2 本理论. 基本理论, 本理论 本理论 0 2.课程作业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良 及格 权重(%) (90100分) (75-89分) (6074分) 内容完整,针对性 内容完整,事 内容完整,事 课程日标1 完成程度 、表述 20 切合度 作业质量 符合要求:思路 速 度比 速度不太符 课程日标2 只能提出至 能提出至 提 创新程度 案,且比较有 但有效性不 的解 5 效。 效. 足 决方案
15 四、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成绩包括 2 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随堂小测、课程作业)和期末考核。具体见下表: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随堂小测 课程作业 期末考核 课程目标 1 10 20 0 30 课程目标 2 10 20 40 70 合计 20 40 40 100 说明:1.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 1 次,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 2 分;无故缺勤 3 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2.期末卷面成绩达不到学校规定达标线,过程性考核成绩不计入总评成绩,总评成绩以期末卷面成绩 计算。 (二)评价标准 1. 随堂小测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 (%) (90-100 分) 良 (75-89 分) 及格 (60-74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目标 1 回答问题的正确 性 90%以上正确 70%以上正确 60%以上正确 回答错误 10 课程目标 2 基本理论掌握 掌握 90%以上基 本理论。 掌握 70%以上 基本理论。 掌握 60%以上基 本理论。 掌握 60%以下基 本理论。 10 2.课程作业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优 (90-100 分) 良 (75-89 分) 及格 (60-74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目标 1 完成程度 内容完整,针对性 强、事实客观、图 文完整,注解准 确。 内容完整,事 实客观、图文 完整,注解准 确。 内容完整,事 实客观、表述 完整。 内容基本完 整。 20 课程目标 2 作业质量 主题切合度、正确 率和完成速度完 全符合要求;思路 清晰。 主题切合度、 正确率和完成 速度比较符合 要求;思路清 晰。 主题切合度、 正确率和完成 速度不太符合 要求;思路清 晰。 主题切合度、 正确率和完成 速度不符合要 求;思路不清 晰。 15 创新程度 能提出多种解决 方案,且比较有 效。 只能提出至少 一种解决方 案,且比较有 效。 能提出至少一 种解决方案, 但有效性不 足。 不能提出一种 较为完整的解 决方案。 5
3.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优(90-100分) 良(75-89分) 及格(60-74分)不及格(0-59分) 容切合综述的 内容切合切合 题目 内容投动合切 ,参老文献及标 洁禁格式正确 果内容为主 论 参考文献及标 反映综球主 字数达到要求, 参考文 内容都是号 的 课程目标2 40 进能够 文字数 论文 要求 贴,未按时提 所学知 在的问愿能够 论文计。 主题 能老达白己角 进行理解和闸 时提交论文。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建议教材 无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刘根泉前进中的中国种业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李光晨园艺通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范双喜,李光晨园艺植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4)景士西.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5)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8 (6)花蕾植物保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7)叶恭银植物保护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杨文钰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大纲修订人签字:王江丽、孙军利、蔡志平 修订日期:2022年7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张亚黎 审定日期:2022年7月
16 3.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 评价标准 权重 (%) 优(90-100 分) 良(75-89 分) 及格(60-74 分) 不及格(0-59 分) 课程目标 2 以 授 课 内 容 为 主 题,通过查阅相应 资料,经过综合分 析归纳,撰写课程 论文。 内容切合综述的 题目,结构合理, 层次清楚,格式正 确,参考文献及标 注一一对应,论文 字数达到要求,能 够反映综述主题 的进展情况,对存 在的问题能够结 合自己所学知识 进行理解和阐述, 并能表达自己的 思考或建议,按时 提交论文。 内容切合切合综 述的题目,结构 较合理,层次较 清楚,格式正确, 参考文献及标注 一一对应,论文 字数达到要求, 能够综述主题的 进展情况,对存 在的问题能够结 合自己所学知识 进 行 理 解 和 阐 述,按时提交论 文。 内容较切合切合 综述的题目,结 构较合理,层次 较清楚,格式较 正确,参考文献 及 标 注 一 一 对 应,论文字数未 达要求,较能够 反映综述主题的 的基本情况,按 时提交论文。 论文内容与题目 不符合,或者论文 内容都是别的文 献或资料的简单 粘贴,未按时提交 论文计。 40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建议教材 无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刘根泉.前进中的中国种业.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李光晨.园艺通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范双喜,李光晨.园艺植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4)景士西.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5)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花蕾.植物保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7)叶恭银.植物保护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杨文钰.农学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大纲修订人签字:王江丽、孙军利、蔡志平 修订日期: 2022 年 7 月 大纲审定人签字:张亚黎 审定日期: 2022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