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衡算与杠杆规则 描述两个混合物C和D形成一个新 的混合物M时,或者一个混合物 M分离为C和D两个混合物时,其 质量之间的关系。 (1)M点为C与D点的和点,C点为 x M点与D点的差点,D点为M点 AM 与C点的差点。分点与合点在 D 例同一条直线上,分点位于合点 蛋的两边 SD SM (2)分量与合量的质量与直线上相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即 DM DM CM C/D C/M D/M CM CD CD CD线上不同的点代表C、D以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所得的混合物 混合物M可分解成任意两个分量,只要这两个分量位于通过M点的 直线上,在M点的两边即可
物料衡算与杠杆规则 描述两个混合物C和D形成一个新 的混合物M时,或者一个混合物 M分离为C和D两个混合物时,其 质量之间的关系。 (1) M点为C与D点的和点,C点为 M点与D点的差点,D点为M点 与C点的差点。分点与合点在 同一条直线上,分点位于合点 的两边; xAC A B S D C M xAM xAD xSD xSM xSC (2) 分量与合量的质量与直线上相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即: CM DM C / D = CD DM C / M = CD CM D / M = CD线上不同的点代表C、D以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所得的混合物; 混合物M可分解成任意两个分量,只要这两个分量位于通过M点的 直线上,在M点的两边即可
物料衡算与杠杆规则 总物料衡算:C+D=M C、M、D三点 A组分的衡算:Cx+DxD=M 必在同一直线上 AM S组分的衡算:Cxx+Dx0=Ms C(rAC-XAM)=D(xAM-XAD) C C(xsc-xsM)=D(xSM-xsl CM线斜率xc- XSMXSM-xs0MD线斜率 D XAC-XAM CM CM D+c CM+DM +1= C x DM DM DM CD D MO DM M CD
物料衡算与杠杆规则 总物料衡算: A组分的衡算: CM线斜率 C + D = M CxAC + Dx AD = MxAM CxSC + DxSD = MxSM ( ) ( ) AC AM AM AD C x − x = D x − x ( ) ( ) SC SM SM SD C x − x = D x − x SM SD AM AD SC SM AC AM x x x x x x x x − − = − − DM CM x x x x C D AM AD AC AM = − − = +1= +1 DM CM C D DM CM DM C D C + = + DM CD C M = CD MC M D = S组分的衡算: MD线斜率 xAC A B S D C M xAM xAD xSD xSM xSC C、M、D三点 必在同一直线上
角形相图(三元体糸的饭一饭千衡关系) 按组分间互溶度的不同,可将三元混合液分为 1)溶质A可完全溶解于B及S中,而B、S不互溶 (2)溶质A可完全溶解于B及S中,而B、S只能部分互溶; 3)溶质A与B完全互溶,B与S和A与S部分互溶。 萃取中(2)类物系较普遍,故主要讨论该类物系的液-液相平衡。 双结点溶解度曲线( Binodal solubility curve) 组成落在单相区的三元混合物形成 02丿单相区 个均匀的液相 0.8 共轭相( Conjugate phase):组成落 0.6 0.4 在双相区的三元混合物所形成的两 0.4 06两相区互成平衡的液相,其组成分别由R 和E点表示; 0.2 0.8 M R 联结线( Tie line):联结E、R两点 0.80.6040.2 的直线
三角形相图 (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关系) A B S 0.8 0.6 0.4 0.2 0.8 0.6 0.4 0.2 0.2 0.4 0.6 0.8 按组分间互溶度的不同,可将三元混合液分为: (1) 溶质A可完全溶解于B及S中,而B、S不互溶; (2) 溶质A可完全溶解于B及S中,而B、S只能部分互溶; (3) 溶质A与B完全互溶,B与S和A与S部分互溶。 萃取中(2)类物系较普遍,故主要讨论该类物系的液-液相平衡。 双结点溶解度曲线(Binodal solubility curve) R E M 单相区 两相区 组成落在单相区的三元混合物形成 一个均匀的液相; 联结线 (Tie line):联结E、R两点 的直线。 共轭相 (Conjugate phase) :组成落 在双相区的三元混合物所形成的两 互成平衡的液相,其组成分别由 R 和 E 点表示;
获取溶解度曲线的实验方法 恒温条件下,在有纯组分B的实验瓶中逐渐滴加溶剂S并不断摇 动使其溶解,由于B、S仅部分互溶,S滴加到一定数量后,混合 液开始发生混浊,即岀现了溶剂相,得到的浓度即S在B中的饱 和溶解度(图中R点)。用类似的方法可得E点。 恒温条件下,在实验瓶中加入 恰当的B与S,使混合物的浓度 动位于RE之间(d点)滴加少许 屋溶质A至M1点,充分混合后静 置分层,取两相试样分析,得 共轭相E1和R1的组成,联结 事RE1线即为平衡联结线。 连接所有的E、R点即得溶解度m 曲线
连接所有的E、R点即得溶解度 曲线。 恒温条件下,在实验瓶中加入 恰当的B与S,使混合物的浓度 位于RE之间(d点),滴加少许 溶质A至M1点,充分混合后静 置分层,取两相试样分析,得 共轭相 E1 和 R1 的组成 , 联 结 R1E1线即为平衡联结线。 获取溶解度曲线的实验方法 A B S 恒温条件下,在有纯组分B的实验瓶中逐渐滴加溶剂S并不断摇 动使其溶解,由于B、S仅部分互溶,S滴加到一定数量后,混合 液开始发生混浊,即出现了溶剂相,得到的浓度即S在B中的饱 和溶解度(图中R点)。用类似的方法可得E点。 R1 M E1 1 R d E
混溶点 对任何B、S的两相混合物,当加入A的量使混合液恰好变为均相 的点称为混溶点。 r d, d 2 d3 d4 E 溶解度曲线上所有的点都是混溶点,既可能代表E相,也可能代 表R相
混溶点 A B S 对任何B、S的两相混合物,当加入A的量使混合液恰好变为均相 的点称为混溶点。 d1 R d2 d3 d4 E 溶解度曲线上所有的点都是混溶点,既可能代表E相,也可能代 表R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