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信息技术的发展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三个 里程碑;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以通信技术为传播途径,使人类文明发 展越过第四个里程碑 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因特网应用持续扩展 ■移动电话方兴未艾 ■数码产品蓬勃发展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三个 里程碑 ;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以通信技术为传播途径,使人类文明发 展越过第四个里程碑 。 ➢信息技术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因特网应用持续扩展 ◼移动电话方兴未艾 ◼数码产品蓬勃发展
1.12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中国吉通 邮电 中国联通 中国铁通 中国邮政中国电信 中国吉通中国网通 中国铁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卫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中国网通 中国铁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卫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中国吉通 邮电 中国邮政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中国吉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卫通 中国铁通 中国网通 中国铁通 中国联通 中国吉通 中国网通 中国铁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网通 中国联通 中国卫通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11.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年):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 1947年第一颗晶体管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成电路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1.1.3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0年):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 1947年第一颗晶体管 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2.1进位计数制 十进制(用D表示) 基数是10,各数位的权是以10为底的幂 12345D) 1×102+2×101+3×100+4×10-1+5×102 二进计数制(用B表示) 基数是2,各数位的权是以2为底的幂 101.11(B) =1×22+0×21+1×20+1×21+1×22 =4+0+1+0.5+0.25=575(D)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1.2.1 进位计数制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十进制(用D表示) 基数是10,各数位的权是以10为底的幂 123.45(D) = 1×102+2×10 1+3×10 0+4×10-1+5×10-2 ➢二进计数制(用B表示) 基数是2,各数位的权是以2为底的幂 101.11(B) =1×2 2+0×2 1+1×2 0+1×2 -1+1×2 -2 =4+0+1+0.5+0.25=5.75(D)
122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1101.01(B) 1×23+1×22+0×21+1×20+0×2 1×2-2 =1325(D) 命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1.2.2 不同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厦门大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林子雨 2010年10月 ➢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1101.01(B) = 1×2 3+1×2 2+0×2 1+1×2 0+0×2-1 +1×2-2 = 13.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