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再现】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公民的政治生活 1.1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 ◆联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观察 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 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 ◆活动: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 义 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 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讨论: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 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前面,我们结束了经济生活的学习,了解我们作为消费者、生产者、管理者、建设者 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个学期我们将要进入我国的政治生活领域,一起去了解作为 中国公民如何去参与政治生活。 正文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的材料,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的角度思考,同样是在中国、 同样是长江、同样是特大洪灾,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必修 2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课标再现】 内 容 目 标 提 示 与 建 议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1 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 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 义。 联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观察 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 活动: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 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 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讨论: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 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一、教学目标 略 二、教学重难点 略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前面,我们结束了经济生活的学习,了解我们作为消费者、生产者、管理者、建设者 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个学期我们将要进入我国的政治生活领域,一起去了解作为 中国公民如何去参与政治生活。 正文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4 的材料,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的角度思考,同样是在中国、 同样是长江、同样是特大洪灾,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从社会制度方面思考:1931年发生洪灾时,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 期。1998年发生洪灾时,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政权方面思考:1931年 发生洪灾时,国家政权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为其阶级利益服务。1998年时,国 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出一些对比鲜明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变化吗? (女子受教育权利、婚姻自由平等问题、白毛女“人-鬼-人”的变化……) (一)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引)以上的事例出现差异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性质不同。初中已经涉及国家问题,那 么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1.国家——从本质上讲,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 国家的根本属性。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旧中国是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统治农民 和工人阶级:新中国发生了变化,工人农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由于被统治的不再是一个完整 的阶级,所以我们不再使用统治阶级这个概念)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处于统治地位的是:工人、农民等广大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是:极少数敌 对分子)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引)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一次使占统治地位的人数成为社会的多数,而且 是绝大多数,这与前面所有的国家政权有了根本的区别,那么这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民民 主专政最大的特点,它是什么呢? 1.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 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 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引)人民民主专政包含两个方面即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这个最大的特点(根本区 别)在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方面又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呢 学生活动:阅读P-1/5-P6,归纳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例分析
(从社会制度方面思考:1931 年发生洪灾时,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 期。1998 年发生洪灾时,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政权方面思考:1931 年 发生洪灾时,国家政权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为其阶级利益服务。1998 年时,国 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权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出一些对比鲜明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变化吗? (女子受教育权利、婚姻自由平等问题、白毛女“人-鬼-人”的变化……) (一)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引〕以上的事例出现差异的关键就在于国家性质不同。初中已经涉及国家问题,那 么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1.国家──从本质上讲,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 国家的根本属性。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旧中国是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统治农民 和工人阶级;新中国发生了变化,工人农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由于被统治的不再是一个完整 的阶级,所以我们不再使用统治阶级这个概念)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处于统治地位的是:工人、农民等广大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是:极少数敌 对分子)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引〕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一次使占统治地位的人数成为社会的多数,而且 是绝大多数,这与前面所有的国家政权有了根本的区别,那么这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民民 主专政最大的特点,它是什么呢? 1.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 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 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引〕人民民主专政包含两个方面即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这个最大的特点(根本区 别)在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方面又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呢? 学生活动:阅读 P-1/5—P6,归纳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例分析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民主权利+民主主体 A.广泛的民主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以下几项民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被剥夺政治权 利的除外);(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利。)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 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真实性: A.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选举法》、《监督法》;物质:经费政府支出) B.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P6的资料,你如何理解“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 绝对的”这一观点?(通过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 一句空洞的口号。人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生存权 和发展权,要保障和发展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入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 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人权事 业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人权状况会得到不断改善。) 3.人民专政的特点 (1)特点: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 (2)内容: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 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引)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政权,是新型的民主和专政,我们必须坚持。为什 么呢?具体原因请阅读教材P1-3/7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民主权利+民主主体 A.广泛的民主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以下几项民主权利:(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被剥夺政治权 利的除外);(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 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利。) B.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全体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 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真实性: A.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选举法》、《监督法》;物质:经费政府支出) B.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 P6 的资料,你如何理解“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 绝对的”这一观点?(通过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 一句空洞的口号。人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许多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生存权 和发展权,要保障和发展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入手,实现人权的根本途 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人权事 业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人权状况会得到不断改善。) 3.人民专政的特点 (1)特点: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 (2)内容: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 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引〕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政权,是新型的民主和专政,我们必须坚持。为什 么呢?具体原因请阅读教材 P1-3/7
学生活动:我们分析原因时通常的模式是什么?请按这个模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 1.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写入宪法,是立国之本 (2)现实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A.坚持民主的意义: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 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积极性。 B.坚持专政的意义: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 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内容 A.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 B.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 C.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D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学生活动:阅读图片上的政治生活事件,判断哪些是政治权利,哪些是政治义务?你 觉得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请举例分析。 (政治权利:参与选举、游行权、监督权;政治性义务:服兵役、维护团结、国家荣 誉)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引)前面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就构成了我们的政治生活。而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的 基准:就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P1/8-3/9,了解我们公民有哪些基本的政治权利,试举例分析。 1.公民的政治权利 (1)内涵: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 和自由
学生活动:我们分析原因时通常的模式是什么?请按这个模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 进行分析。 1.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写入宪法,是立国之本。 (2)现实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A.坚持民主的意义: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依法 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积极性。 B.坚持专政的意义: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 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内容 A.突出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 B.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 C.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D.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学生活动:阅读图片上的政治生活事件,判断哪些是政治权利,哪些是政治义务?你 觉得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请举例分析。 (政治权利:参与选举、游行权、监督权;政治性义务:服兵役、维护团结、国家荣 誉)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引〕前面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就构成了我们的政治生活。而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的 基准:就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 P1/8—3/9,了解我们公民有哪些基本的政治权利,试举例分析。 1.公民的政治权利 (1)内涵: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 和自由
(2)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3)主要政治权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内涵:选举或被选举的只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例如:选举或被选举的不是国家机关的成员,如其他公务员;干部公选制度就不是公 民的被选举权的体现 (B)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 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政治自由 (A)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例如:央视、校园论坛:出版小说、校报、小报:英语角;参加中学、大学社团; 抗议游行等) (B)地位: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 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学生活动:“小讨论”:政治自由是不是意味着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但是,自 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许可的权利。) C.监督权 (A)内涵: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这里是一切国家机关和人员,也包括权力机关,如人大代表述职制度) (B)内容: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申诉——即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停职或开除工职等)对法 院的诉讼判决不服,或者受到压制、歧视等不公正的待遇时,有权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申述或诉讼,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控告一即公民因受到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有权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指控、告发, 要求依法处理。检举一即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 进行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2)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3)主要政治权 利: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内涵:选举或被选举的只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 例如:选举或被选举的不是国家机关的成员,如其他公务员;干部公选制度就不是公 民的被选举权的体现 (B)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 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政治自由 (A)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例如:央视、校园论坛;出版小说、校报、小报;英语角;参加中学、大学社团; 抗议游行等) (B)地位: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 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学生活动:“小讨论”:政治自由是不是意味着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但是,自 由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许可的权利。) C.监督权 (A)内涵: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这里是一切国家机关和人员,也包括权力机关,如人大代表述职制度) (B)内容: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申诉──即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包括警告、停职或开除工职等)对法 院的诉讼判决不服,或者受到压制、歧视等不公正的待遇时,有权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申述或诉讼,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控告-即公民因受到国家机 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害,有权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指控、告发, 要求依法处理。检举-即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 进行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