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证 概念: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一一表寒 內寒寒邪直中脏腑一一实寒 自身阳虚一-—虚寒 临床表现: 恶寒喜暖,面色咣白,口淡不渴,肢冷 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2021/2/3 16 一、寒证 概念: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 临床表现: 恶寒喜暖,面色晄白,口淡不渴,肢冷 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二、热证 概念: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一一实热 阴虚生内热一一虚热 临床表现: 恶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 不宁,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2021/2/3 17
2021/2/3 17 二、热证 概念: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 阴虚生内热--虚热 临床表现: 恶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 不宁,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实热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寒热口渴面色四肢 便舌象脉象 寒证恶寒喜热不渴白冷 大便稀溏舌淡迟或 小便清长苔白紧 热证恶热喜冷/渴喜 冷饮/红赤 大便干结舌红 热 小便短赤苔黄/数 2021/2/3 18
2021/2/3 18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寒 热 口 渴 面 色 四肢 二 便 舌 象 脉 象 寒证 恶寒喜热 不渴 白 冷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舌淡 苔白 迟或 紧 热证 恶热喜冷 渴喜 冷饮 红赤 热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舌红 苔黄 数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一)寒热错杂: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 质的症状。 1、上热下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尿频 尿痛,小便短赤。 SUMMER 2021/2/3 19
2021/2/3 19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一)寒热错杂: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 质的症状。 1、上热下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尿频 尿痛,小便短赤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3、表寒里热:《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 汤主之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 证。“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 枝人参汤主之。 2021/2/3 20
2021/2/3 20 3、表寒里热:《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 汤主之。 ”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 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 枝人参汤主之。 ”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