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辩证:为咳嗽,属风寒束表,入里化热的表寒里热证。 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治宜外解风寒,内清里热,选用麻黄汤加 味:麻黄10克,桂枝10克,甘草6克,杏仁 12克,石膏30克(先煎),生姜3片,黄芩 19克,清水3碗煎至8分,温服,两剂而愈。 (李俊彪.谈谈中医的“特效处方”.家庭医生, 1985(7):25) 2021/2/3
2021/2/3 11 讨 论 • 辩证:为咳嗽,属风寒束表,入里化热的表寒里热证。 • 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治疗:治宜外解风寒,内清里热,选用麻黄汤加 味:麻黄 10 克,桂枝 10 克,甘草 6 克,杏仁 12 克,石膏 30 克(先煎),生姜 3 片,黄芩 19 克,清水3碗煎至8分,温服,两剂而愈。 • (李俊彪 . 谈谈中医的“特效处方”. 家庭医生, 1985 ⑺ : 25 )
病例2 王某,女,18岁,未婚,工人,1970 年12月16日初诊。发热2日,体温 38.8℃,头晕,全身酸痛,咳嗽胸闷,咽 赤涩痛,苔薄黄,脉弦数。 2021/2/3 12
2021/2/3 12 病例2 • 王某,女, 18 岁,未婚,工人, 1970 年 12 月 16 日初诊。发热 2 日,体温 38.8 ℃,头晕,全身酸痛,咳嗽胸闷,咽 赤涩痛,苔薄黄,脉弦数
问题讨论 1、辩证证型 ·2、辩证分析 2021/2/3 13
2021/2/3 13 问题讨论 • 1、辩证证型 • 2、辩证分析
讨论 辨证:证属外感风热,入侵肺络。 治疗:宜辛凉剂解表清肺。 处方:青蒿10克,桑叶12克,薄荷6克,牛 蒡子12克,瓜蒌皮10克,大贝10克,银花 15克,连翘15克,板蓝根12克,1剂,水 煎服。12月17日复诊,体温37.1°℃,纳呆。 原方炒谷芽12克,水煎服,遂愈。(《医林锥 指》) 2021/2/3 14
2021/2/3 14 讨 论 • 辩证:证属外感风热,入侵肺络。 • 治疗:宜辛凉剂解表清肺。 • 处方:青蒿 10 克,桑叶 12 克,薄荷 6 克,牛 蒡子 12 克,瓜蒌皮 10 克,大贝 10 克,银花 15 克,连翘 15 克,板蓝根 12 克, 1 剂,水 煎服。 12 月 17 日复诊,体温 37.1 ℃,纳呆。 原方炒谷芽 12 克,水煎服,遂愈。(《医林锥 指》)
二、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与热证的区别 寒证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退的证候 热证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2021/2/3 15 返回本节返回目录
2021/2/3 15 二、 寒 热 1.寒证与热证的区别 寒证——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退的证候 热证——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