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含硫有机物的分解 ●主要是含硫蛋白质 含S有机物 含S氨基酸 H2SO4(好气条件 H2S累积(嫌气条件)
(四)含硫有机物的分解 ⚫ 主要是含硫蛋白质; 含S有机物 含S氨基酸 S H2SO4(好气条件) H2S H2S累积(嫌气条件)
(五)含磷有机物的分解 ●包括蛋白质、核酸、磷脂、植素、腐植 质等; ●分解后可以释放出无机磷
(五)含磷有机物的分解 ⚫ 包括蛋白质、核酸、磷脂、植素、腐植 质等; ⚫ 分解后可以释放出无机磷
土壤有机质的腐植质化过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 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 过程 ●腐植质是由土壤有机物质(或原有的腐植质) 的有机分解产物重新合成而成的。其形成是 个复杂的、多途径的过程 目前关于腐植质形成的主要学说有四:糖-胺缩 合学说、多酚学说、起源于木质素的多酚学说 木质素学说。这几种途径在士壤中可能都存在, 但在不同条件下的重要性不同
二、土壤有机质的腐植质化过 程 ⚫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 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 过程。 ⚫ 腐植质是由土壤有机物质(或原有的腐植质) 的有机分解产物重新合成而成的。其形成是一 个复杂的、多途径的过程。 ⚫ 目前关于腐植质形成的主要学说有四:糖-胺缩 合学说、多酚学说、起源于木质素的多酚学说、 木质素学说。这几种途径在土壤中可能都存在, 但在不同条件下的重要性不同
般以腐植化系数衡量植物残体对土壤 有机质形成量贡献的大小。 ●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 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玅
⚫ 一般以腐植化系数衡量植物残体对土壤 有机质形成量贡献的大小。 ⚫ 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 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
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植化系数 有机物料 江南地区华南地区 稻杆 范围 0.15-0.260.19-043 平均 020(27)0.24(10) 稻根 范围 0.33-0.510.32-0.51 平均 042(27)0.38(8) 绿肥 范围 0.16-0.370.160.33 平均 024(33)0.23(32)
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料的腐植化系数 有机物料 江南地区 华南地区 稻杆 范围 0.15-0.26 0.19-0.43 平均 0.20(27) 0.24(10) 稻根 范围 0.33-0.51 0.32-0.51 平均 0.42(27) 0.38(8) 绿肥 范围 0.16-0.37 0.16-0.33 平均 0.24(33) 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