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活性炭吸附
第三章 活性炭吸附
本章重点主要内容:>吸附现象及吸附等温线>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吸附柱设计及原理本章节重点:活性炭的制备、结构及性能、吸附等温线及意义、吸附公式的应用、吸附柱的设计本章节难点: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传质差异、逆流吸附、有效容量、总吸附能力、有效容积及饱和百分数计算
本章重点 主要内容: ➢ 吸附现象及吸附等温线 ➢ 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 ➢ 吸附柱设计及原理 本章节重点: 活性炭的制备、结构及性能、吸附等温线及意义、吸附公式的应 用、吸附柱的设计 本章节难点: 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传质差异、逆流吸附、有效容量、总吸附能 力、有效容积及饱和百分数计算
4803.0240q1.50.001.20.80.40.0z/m840t/s56028000.6c0.40.20.00.00.40.82025/9/11.2z/m
2025/9/1
第一节活性炭的性能1.活性炭的来源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作原料来制造2.活性炭的制作碳化、活化。活性炭的影响因素·活性炭表面氧·酸性氧化物·活性炭表面·与活性炭吸附使活性炭具有的金属离子部化物的成分主能力最直接的极性的性质,位带有正电荷要受活化过程因素是表面的因之倾向于吸对那些带有过的影响。氧化物复体的附极性较强的剩电子部位的性能。 最简单化合物。分子有吸附力的复体可以认可以增加活性为是一氧化碳炭吸附的速率。和二氧化碳的复体
第一节 活性炭的性能 活性炭的影响因素 ◆与活性炭吸附 能力最直接的 因素是表面的 氧化物复体的 性能。最简单 的复体可以认 为是一氧化碳 和二氧化碳的 复体。 ◆活性炭表面氧 化物的成分主 要受活化过程 的影响。 ◆酸性氧化物 使活性炭具有 极性的性质, 因之倾向于吸 附极性较强的 化合物。 ◆活性炭表面 的金属离子部 位带有正电荷, 对那些带有过 剩电子部位的 分子有吸附力, 可以增加活性 炭吸附的速率。 1.活性炭的来源 几乎可以用含有碳的任何物质作原料来制造。 2.活性炭的制作 碳化、活化
第一节活性炭的性能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非极性的有关极性活性炭对于活性炭的吸对芳族化合物的吸附链烷化合吸附无机物附性能是由分子氨基物在活性也有一定的于它的表面酸及蛋白潜力基团类型、炭表面的质的吸附比表面积和吸附。资料极少孔径的分布决定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由于它的表面基团类型、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节 活性炭的性能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对芳族化合 物的吸附 非极性的 链烷化合 物在活性 炭表面的 吸附。 有关极性 分子氨基 酸及蛋白 质的吸附 资料极少 活性炭对于 吸附无机物 也有一定的 潜力 活性炭的吸 附性能是由 于它的表面 基团类型、 比表面积和 孔径的分布 决定的。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由于它的表面基团类型、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几个因素 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