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 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Manual methods for ambien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发布稿) 2005—11-09发布 2006—0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 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Manual methods for ambien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发布稿) 2005—11-09 发布 2006—01-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T194-200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 4采样 4.124小时连续采样 4.2间断采样 4.3无动力采样 44采样系统气体状态参数观测 6899 45采样点气象参数观测 46采样记录及要求 .10 4.7采样体积计算 5监测分析方法 6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监测人员要求 6.2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 6.3监测分析方法选用和适用性检验 l1111 6.4采样质量保证 附录A气体采样器采样流量校准 附录B吸收瓶阻力测定 17 附录C吸收瓶吸收效率测试
HJ/T194 -2005 目 次 前 言..............................................................1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术语.............................................................1 4 采样.............................................................1 4.1 24 小时连续采样..............................................1 4.2 间断采样 ...................................................6 4.3 无动力采样 .................................................8 4.4 采样系统气体状态参数观测 ...................................9 4.5 采样点气象参数观测 .........................................9 4.6 采样记录及要求 ............................................10 4.7 采样体积计算 ..............................................10 5 监测分析方法....................................................11 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1 6.1 监测人员要求 ...............................................11 6.2 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 .....................................11 6.3 监测分析方法选用和适用性检验 ...............................11 6.4 采样质量保证 ...............................................11 附录 A 气体采样器采样流量校准 .....................................14 附录 B 吸收瓶阻力测定 .............................................17 附录 C 吸收瓶吸收效率测试 .........................................18 1
HJ/T194-2005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监测制度,提髙环境管理水平,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采样频率、监测项目、采用仪器与相 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整理、监测过程中的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监 测数据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南省环境 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11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大气和废气部分》中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HJ/T194 -2005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监测制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采样频率、监测项目、采用仪器与相 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整理、监测过程中的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监 测数据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南省环境 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5 年 11 月 9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大气和废气部分》中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1
HJ/T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 站及其他环境监测机构采用手工方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活动。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 本规范同效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 3.1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 manual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时段的环境空气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 室用分析仪器分析、处理的过程 3.224小时连续采样24 h continuous sampling 指24小时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采样方式。 3.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automated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 理、分析的过程 4采样 4.124小时连续采样 本规范规定的24小时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PM1o)、总悬浮颗粒物(TSP)、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41.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根据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 定,确定相应污染物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4.1.2气态污染物监测 4.1.2.1采样亭 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采样亭面积及其空间 大小应视合理安放采样装置、便于采样操作而定。一般面积应不小于5m,采样 亭墙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性能,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5℃±5℃
HJ/T194 -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 站及其他环境监测机构采用手工方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活动。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 本规范同效。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 3.1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 manual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时段的环境空气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 室用分析仪器分析、处理的过程。 3.2 24 小时连续采样 24h continuous sampling 指 24 小时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采样方式。 3.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automated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 理、分析的过程。 4 采样 4.1 24 小时连续采样 本规范规定的 24 小时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TSP)、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4.1.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根据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 定,确定相应污染物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4.1.2 气态污染物监测 4.1.2.1 采样亭 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采样亭面积及其空间 大小应视合理安放采样装置、便于采样操作而定。一般面积应不小于 5m2 ,采样 亭墙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性能,室内温度应维持在 25℃±5℃。 1
HJ/T194-2005 4.1.2.2采样系统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 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如图4-1所示。 2 14 9 6 图4-1连续采样系统装置示意图 图中:1-.样头2-采样总管3-采样亭屋顶4-.样支管5-引风机;6-二氧化氮吸收瓶:7-二氧化 硫吸收瓶;8-温度计9-恒温装置;10-滤水井;11-干燥器;12-转子流量计;13-限流孔;14三通 阀;15-真空表;16-抽气泵 采样系统各部分技术要求 1)采样头:采样头为一个能防雨、雪、防尘及其它异物(如昆虫)的防护 罩,其材料可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 应为1m~2m 2)采样总管:通过采样总管将环境空气垂直引入采样亭内,采样总管内径 为30mm~150mm,内壁应光滑。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 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其材料可用不锈钢、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为防止气样 中的湿气在采样总管中产生凝结,可对采样总管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加热温度应在 环境空气露点以上,一般在40℃左右。在采样总管上,SO2进气口应先于NO2 进气口。 3)采样支管:通过采样支管将采样总管中气样引入气样吸收装置。采样支 管内径一般为4mm~8mm,内壁应光滑,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HJ/T194 -2005 4.1.2.2 采样系统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 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如图 4-1 所示。 6 7 1 2 5 3 ⊕ ⊕ 10 11 10 11 15 16 14 12 12 13 13 8 4 4 9 图 4-1 连续采样系统装置示意图 图中:1-采样头;2-采样总管;3-采样亭屋顶;4-采样支管;5-引风机; 6-二氧化氮吸收瓶;7-二氧化 硫吸收瓶;8-温度计;9-恒温装置;10-滤水井;11-干燥器;12-转子流量计;13-限流孔;14-三通 阀;15-真空表;16-抽气泵。 采样系统各部分技术要求: 1)采样头:采样头为一个能防雨、雪、防尘及其它异物(如昆虫)的防护 罩,其材料可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 应为 1m~2m。 2)采样总管: 通过采样总管将环境空气垂直引入采样亭内,采样总管内径 为 30mm~150mm,内壁应光滑。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 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3m,其材料可用不锈钢、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为防止气样 中的湿气在采样总管中产生凝结,可对采样总管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加热温度应在 环境空气露点以上,一般在 40℃左右。在采样总管上,SO2 进气口应先于 NO2 进气口。 3)采样支管: 通过采样支管将采样总管中气样引入气样吸收装置。采样支 管内径一般为 4mm~8mm,内壁应光滑,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