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 巩中王红莉 《家》导学案 高一语文出题人:王红莉审题人:郭晓安2009年6 月20日 【学习目标】 1、了解巴金和他的作品。 2、了解《家》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过去那个充满苦难、激情与理想追求的时代,感受现代文学经典所蕴含 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了解《家》中塑造的主要人物的形象 【学习难点】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探究法 【知识链接】 巴金简介: 出生于1904年11月25日,逝世于2005年10月17日,享年101岁。原名 李尧棠,字芾(fei,第四声,取“蔽芾甘棠”)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祖籍 浙江嘉兴,汉族。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 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于二零零三年(九十九岁高龄)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为“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 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 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 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笔名来源: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
22 家 1 巩中 王红莉 《家》导学案 高一语文 出题人:王红莉 审题人:郭晓安 2009 年 6 月 20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巴金和他的作品。 2、了解《家》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3、了解过去那个充满苦难、激情与理想追求的时代,感受现代文学经典所蕴含 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了解《家》中塑造的主要人物的形象。 【学习难点】理解作品的内涵。 【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 讨论法 探究法 【知识链接】 巴金简介: 出生于 1904 年 11 月 25 日,逝世于 2005 年 10 月 17 日,享年 101 岁。原名 李尧棠,字芾(fei,第四声,取“蔽芾甘棠”)甘,笔名巴金。四川成都人,祖籍 浙江嘉兴,汉族。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 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于二零零三年(九十九岁高龄)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 2003 颁奖词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 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 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 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笔名来源: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笔
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 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笔名 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 来,见李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 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 理学》一书,半真半假地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巴金爽快一点头:“好, 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 《秋》)“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 惠世》),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和《第四病室》《寒夜》,短篇小说 《神》《鬼》《人》,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五集)。译作有长篇 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 创作阶段及作品内容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使用笔名“巴 金”。小说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 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 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 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 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从1929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这个时期的作品从题材
名的第一个字。1958 年 3 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 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 笔名 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 来,见李尧棠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 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尧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 理学》一书,半真半假地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巴金爽快一点头:“好, 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 《秋》)“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 惠世》),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和《第四病室》《寒夜》,短篇小说 《神》《鬼》《人》,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五集)。译作有长篇 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创作阶段及作品内容: 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使用笔名“巴 金”。小说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 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 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 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 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从 1929 到 1937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这个时期的作品从题材
和主题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反映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青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生活,通过歌颂他们的献身精神表达作者对光明 的追求,如《新生》及《爱情三部曲》。前者叙述李冷李静淑兄妹在杜大心牺牲 的激发下先后走向革命的故事。后者既写革命,又写爱情,写了革命与爱情的冲 突,还写了死亡,而作者的总体构想却是写“信仰”。“信仰是主,用死来证实信 仰,用友情来鼓舞信仰”,作品中周若水、吴仁民等一群青年的热情献身精神, 原来都是由“信仰”支持着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编辑《呐喊》、《救 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 (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 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 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 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是最能体现巴金这个时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学习过程】 、速读全文。要求勾画出重点字,注意字音字形字义。(A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讴歌()懦弱()泥沼()滂沱( 写出下列注音字的字形 崩kui() z()肆 隔m6() 3、解释下列词意思。 行云流水
和主题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反映大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青年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生活,通过歌颂他们的献身精神表达作者对光明 的追求,如《新生》及《爱情三部曲》。前者叙述李冷李静淑兄妹在杜大心牺牲 的激发下先后走向革命的故事。后者既写革命,又写爱情,写了革命与爱情的冲 突,还写了死亡,而作者的总体构想却是写“信仰”。“信仰是主,用死来证实信 仰,用友情来鼓舞信仰”,作品中周若水、吴仁民等一群青年的热情献身精神, 原来都是由“信仰”支持着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编辑《呐喊》、《救 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 (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 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 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 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是最能体现巴金这个时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作。 【学习过程】 一、速读全文。要求勾画出重点字,注意字音字形字义。(A 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讴歌( ) 懦弱( ) 泥沼( ) 滂沱( ) 2、写出下列注音字的字形。 xuān( ) 泄 崩 kuì( ) 作 yī( ) zì ( ) 肆 隔 mó ( ) 3、解释下列词意思。 行云流水:
、整体感知,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爱情故事是《家》中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写了哪几对青年的爱情? 2、试简述《家》的思想内容。 三、品读赏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家》中的觉慧形象 2、你认为《家》中哪个人物性格最复杂,请简述理由。 3、简述《家》中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
二、整体感知,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爱情故事是《家》中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写了哪几对青年的爱情? 2、试简述《家》的思想内容。 三、品读赏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家》中的觉慧形象。 2、你认为《家》中哪个人物性格最复杂,请简述理由。 3、简述《家》中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
4、请简要分析《家》中的高老太爷形象。 四、讨论探究: 1、《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 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 的?请简述。 2、《家》中髙老太爷最后的死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作者描写了他在极度失望之后 产生的错觉:“他隐隐约约地看见他的儿子们怎样地饮酒作乐,说些嘲笑他和抱 怨他的话。他又看见他的孙儿们骄傲地走在一条新的路上……他自己衰老无力地 躺在这里。”从这一段中你看出导致他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反思】 为什么说《家》比“五四”以后许多同类题材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
4、请简要分析《家》中的高老太爷形象。 四、讨论探究: 1、《家》中觉慧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 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幸福 的?请简述。 2、《家》中高老太爷最后的死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作者描写了他在极度失望之后 产生的错觉:“他隐隐约约地看见他的儿子们怎样地饮酒作乐,说些嘲笑他和抱 怨他的话。他又看见他的孙儿们骄傲地走在一条新的路上……他自己衰老无力地 躺在这里。”从这一段中你看出导致他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反思】 为什么说《家》比“五四”以后许多同类题材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