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说 提到“日”、“月”,你联想到的是 什么? 试一试: 背诵一首关于“日”或者“月” 的诗句。这些诗句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 一提到“日” 、 “月”,你联想到的是 什么? 背诵一首关于“日”或者“月” 的诗句。这些诗句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验N0025229010.17 黠浙 家延 五运动 义和元政府义 等19204923年在成都 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 进步刊物《泮月》的工作,参 与组织f均”进行皮封建 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 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 哭声》等新诗
短文两篇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 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 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 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 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 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 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 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 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 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 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 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 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 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 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 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 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 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 要作品有《死去的阳》、《新 生》、《砂丁》、《萌芽》和 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1931年在 《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 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 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 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 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 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 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 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 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 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 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 要作品有《死去的阳》、《新 生》、《砂丁》、《萌芽》和 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1931年在 《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 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 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 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 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清 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 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 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文艺界同人为 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 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 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 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 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 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文艺界同人为 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口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 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 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 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 《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 《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 《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 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 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 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 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 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 《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 《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 《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 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 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