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珍珠的用途 是华贵的装饰品;是名贵的中药材;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贝壳是贝雕的原料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11MB页数: 78
第四章 一、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的养殖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7MB页数: 68
概述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是世界上 最大型的淡水虾之一。原产于印度洋-太平洋热带地区 ,常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中。 具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营养价值高、易于 饲养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 我国76年从日本引进,现大多省份已有养殖,在 广东、广西发展最快,成为出口创汇产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64MB页数: 28
第一节生态习性 一、生活习性 二、食性与生长 1、食性: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 2、生长:一般5~6月孵出的虾苗,约经45天生长,体长可达3,性腺开始成熟,至当年10月,雄虾一般可达3~5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44MB页数: 69
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水中营异养生活 的浮游生物。其种类组成极其复杂,包括无脊椎 动物的大部分门类,既从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到较 。 高等的尾索动物,差不多每一类都有永久性的浮 游动物的代表。同时还包括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幼 虫。但是从浮游动物的饵料意义出发,本篇主要 介绍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卤虫、 糠虾、磷虾、毛颚动物、被囊动物及各类浮游幼 虫等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56MB页数: 55
桡足亚纲通常称为桡足类,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体长不超过3mm ,一般营浮游生活,分布于海洋、淡水或半咸水中。桡足类是水域浮 游动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和其它动物良好的天然饵料。 但也有很多种类营寄生生活,如鱼体上寄生的锚头蚤、中华鱼蚤和鲺 等,易寄生于鱼类的鳃、皮肤或肌肉中,引起鱼类的疾病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68MB页数: 41
枝角类是指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的动物。通称水蚤。俗称红虫或鱼虫。它与其它甲壳动物不同的特征是,躯体包被于两壳瓣中,体不分节(薄皮溞例外),头部具一个大复眼。第二触角强大为双肢型,后腹部结构、功能复杂,胸肢4-6对兼具滤食、呼吸功能。枝角类大多生活于淡水仅少数产于海洋。一般营浮游生活。是水体浮游动物的主要组分。枝角类个体不大(体长0.2-10mm。一般1-3mm)、运动速度缓慢。营养丰富是水产经济动物苗期的重要天然饵料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31MB页数: 28
浮游动物除了前述的原生动物、轮虫、枝 角类、桡足类、毛颚动物和被囊动物外,在甲 壳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等类群中尚有一 些浮游种类。此外腔肠动物中虽然以浮游种类 为主,但饵料意义不大。本章简略介绍其它甲 壳动物、浮游软体动物、浮游多毛类和腔肠动 物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02MB页数: 92
一、轮虫的主要特征: 1.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 纤毛组成的轮盘,称头冠(corona),是运动和 摄食的器官。身体其他部分没有纤毛。即具有 纤毛环的头冠。 2.消化道的咽部特别膨大,形成肌肉很发达的 咀嚼囊(mastax),内藏咀嚼器(trophi)。即有内 含咀嚼器的咀嚼囊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38MB页数: 33
浮游幼虫包括终生营浮游生活的各类动物的幼体和阶段性浮 游生物;后者成体营底栖生活,而幼体是浮游的。浮游幼虫的种 类多,数量大,是海洋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繁殖旺季 ,它们在浮游生物中的优势尤为明显,有时整个样品全是幼虫( 如蟹类蚤状和大眼幼虫)。除了原生动物以外,几乎所有各类无 脊椎动物在发育过程中都经过浮游幼虫阶段,甚至刚孵化出来的 仔鱼,因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也只能在海中漂浮,成为浮游幼 虫的成员。浮游幼虫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与成体截然不同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98MB页数: 61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