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形态 第二节商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50KB页数: 30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5MB页数: 32
1、从静态的角度看,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2、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性,这是指一种货币能够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的特性。货币可按其可兑性程度分成3类:(1)完全的可自由兑换货币;(2)有限的或部分的可兑换货币;(3)不可兑换货币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67KB页数: 99
1、国际借贷是指一国在一定时点的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 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 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实际上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09KB页数: 46
1、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这四个目标之间却充满了矛盾,因而使中央银行无法通过实行同一货币政策以同时达到多个不同的目标。 2、根据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23.5KB页数: 23
1、物价水平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2、我国学者认为: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情况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大于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4.5KB页数: 18
1、货币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货币(M)包括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与通货。广义货币则又可再分为三个层次。其中,M是指M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是指M,加上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负债;M是指M加上各种流动性较高的非金融部门发行的负债。 2、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之争起源于人们对货币供给与货币当局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这种争论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争有一定联系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74.5KB页数: 22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从理论上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和对资产形式的需求,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类货币需求是相互交融的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46.5KB页数: 24
1、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和特殊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2、中央银行的职能有宏观调控职能、金融管理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3、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是中央银行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机,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中央银行是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稳定器,中央银行是提高经济、金融运转效率的推进器
文件格式: PPT大小: 84KB页数: 12
1、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般根据金融中介机构的负债与资产将其 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存款型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 行、信用社等;第二类为契约型储蓄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 (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意外灾害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 ;第三类为投资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金融公司、(资本市场 )共同基金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金融学院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01.5KB页数: 15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