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简称为电池)。若转化是以热力学可逆方 式进行的,则称为“可逆电池”。 在可逆电池中,等温等压条件下,当体系发生变化时,体系吉氏自由能的减少等于对 外所作的最大非体积功(此处为电功), (△gp=-wr=-nFE 式中,n为电池输出元电荷的物质的量(mol),E为可逆电池电功热(V),F为法拉第常 数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05MB页数: 24
在本章中,我们将重点学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第定律、离子的电迁移数、电 导以及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的测定迁移数的方法。 2、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文件格式: PDF大小: 813.26KB页数: 19
一.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可以同时向正、反两方向进行,根据正、反方向进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两类: 单向反应:逆向反应程度如此之小,可忽略。 如:H2+1/2O2→H2O 对峙反应:正、逆向反应程度相当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68.2KB页数: 21
同化学研究相关的除化学反应外,还有相平衡问题,因为仅靠化学反应是不能得到 最终产品的,反应混合物还要进行分离,必然涉及分离条件问题,如:蒸馏为气~液平 衡,结晶为固~液平衡,萃取液~液平衡,均涉及相平衡问题,研究相平衡的工具主要是 相图、相律
文件格式: PDF大小: 874.51KB页数: 20
一.溶液: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在分子级别呈均匀混合而成的。 2.溶液组分命名:溶液和溶剂 3.分类:(1)气态溶液、固态溶液、液态溶液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5MB页数: 39
一、统计热力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对象 研究的是大量微观粒子所构成的宏观物质处于平衡态时的性质。从研究对象来讲, 统计热力学和热力学一样都是研究宏观物质处于平衡态时的性质。热力学是根据从经验 归纳得到的四条基本定律,而不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运动形态,因此只能得到联系 各种宏观性质的一般规律,而不能给出微观性质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而统计热力学 则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来了解其宏观性质。两者研究的深度不同,所以有必要讨论 后者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53MB页数: 40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第一类永动机不能产生、造成),那么任 何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都不能发生。然而,大量事实已证明,有些不违反热力学 第一定律的过程也并不能发生。 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许许多多朝一定方向自发进行的自然过程,即在一定 条件无需人为地施加任何外力就能自动发生的过程。例如: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67MB页数: 48
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体系系统称为“分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 称为“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的物质,即分散相存在的介质,称“分散介质 按照分散相被分散的程度,即分散粒子的大小,大致可分为三类: 1.分子分散体系。分散粒子的半径小于10-m,相当于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大小。此时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形成均匀的一相,属单相体系。例如,氯化钠或蔗糖溶于水后形成的“真 溶液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07MB页数: 26
第一节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第二节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第三节 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第四节 液-固界面现象 第五节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六节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第七节 气一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01KB页数: 22
第一节 碰撞理论(Simple Collision theory)(SCT) 第二节 过渡状态理论(活化络合物理论或绝对反应速率理论) 第三节 单分子反应理论 第四节 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第五节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第六节 快速反应的研究 第七节 光化学反应 第八节 催化反应动力学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08MB页数: 36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