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交换行为分析 象生产,消费活动一样,交换是微观主体的基本经济行为之一,并与消费和生产存在密不 可分的联系。我们也许会说:交换是人类的特有的秉性。然而,从经济学理性化基本假设 观察,人们之所以会对交换的机会作出反应,根本在于自愿交换通常能给交换双方带来利 益,因而,是对自身利益追求促使人们不断拓展交换对象范围并创造新的交换手段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00.5KB页数: 6
1)国际市场棉价变动情况 2)棉花真实价格下降趋势及原因 3)国际棉价变动周期性特点 4)我国棉花贸易定位改变和波动 5)我国棉花外贸“贱卖贵买”现象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07MB页数: 21
一, 较早提出,顺利推进,较快完成: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非大宗性农产品流通改革,一般性商品放开价格改革 二, 较迟提出,缓慢推进,尚未完成股份制改革,金融改革,劳保体制改革,行政性垄断体制改革 三, 较早提出,一再反复,尚未完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66KB页数: 19
1)粮食贸易概况观察 2)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3)制度背景和贸易决策程序 4)决定因素和数量分析 5)几点总结性评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2KB页数: 22
1)98 粮政和新一波市场化改革 2)市场调节粮食供求的动态性质 3)粮食市场化改革几个基本问题 4)粮食市场化体制及其配套措施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7.5KB页数: 18
1)更大规模的粮食相对过剩 2)粮食保护价政策 3)保护价成本效益分析 4)保护价政策背后的理念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3.5KB页数: 20
1)再次出现粮食相对过剩 2)93 粮改:全面市场化 3)粮价上涨与粮改再次流产 4)“双推论”的逻辑和影响 5)重新评价“双推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03KB页数: 26
一,初期农业改革政策及其影响 二,第一次粮食相对过剩 三,85 粮改挑战统购统销 四,粮改政策流产和与双轨制形成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8.5KB页数: 9
一, 建国初期粮食市场化体制及其问题 二, 统购统销体制建立和政策演变 三, 统购统销体制的经济学内涵 四, 统购统销体制的影响和绩效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9KB页数: 20
一.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二.主谷式农业类型 三、小型化生产规模 四、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五、结构特征的初始原因推测 六.粮食生产效率结构和变动趋势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44KB页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