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柏树令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七年制规划教材第五版,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学 时安排,规定了《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基本要求,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本 科, 《系统解剖学》共90学时,其中大班理论课30学时,小班实习讨论60学时,理论课内容通过讲 授、自 及结 实习讨论课讲解等方式进行,其余的内容主要通过观察模 标本及照片或多媒体 演示,以小班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每章的"目的要求"项中规定了掌握、熟悉与了解的三级要求 并在"教学内容"项中分别注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中 逐渐试行双语教学,专业外语词汇占学生成绩的10%,要求的词汇范围见本校编《医学专业英语词 汇》(基础部分》 前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按照国家教委对五年医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本着强 调三基"即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适用性和加强 英语教学的宗旨,特编写本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学习系统 解剖学的目的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 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 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 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解剖学是 古老的医学学科,它的已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一些现代研究技术的发 展和应用,解剖学科的发展取得了大量的新成就,特别是在神经系统这部份内容上。因此,大纲在 编写过程中,总结和吸收了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经验,调整和删减了部分与其它相关学科中重复的 内容,适当增加了部分近年来解剖科学进展的新理论和新概念 木 程的重点在于脉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难点在 最后的神经系统 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这部 分内容。教学方法上采用我们多年一贯施行的"以实验实习为主,大课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结 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大部分小班理论课及实验实习课的内容,我们均已购置或即将购置辅助性教学 光盘,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部分大班理论课讲解的内容,老师们都准备了教学课 件,而目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所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 质量 总之,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本大纲适应"教改"的要求,重点强调了与临床实际结合较密切的 主要内容,删除了一些适用价值不大,临床已不再使用的概念及内容;其它的内容,则作为学生 般性了解,而不作为掌握的内容。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度增加了本学科新 近提出的 一些概念和内容,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本大纲结合了新的教学方式 如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最后,本大纲还突出了加强英语教学的要求。 目录 教学学时分配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各章节内容 、绪 运动系统 二 消化系统 呼吸系 五 泌尿系纺 六、生殖系统 七、循环系统
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柏树令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七年制规划教材第五版,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学 时安排,规定了《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基本要求,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专业本 科。 《系统解剖学》共90学时,其中大班理论课30学时,小班实习讨论60学时,理论课内容通过讲 授、自学及结合实习讨论课讲解等方式进行。其余的内容主要通过观察模型、标本及照片或多媒体 演示,以小班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每章的"目的要求"项中规定了掌握、熟悉与了解的三级要求, 并在"教学内容"项中分别注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在教学中 逐渐试行双语教学,专业外语词汇占学生成绩的10%,要求的词汇范围见本校编《医学专业英语词 汇》(基础部分)。 前言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教委对五年医学本科的培养目标,本着强 调"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五性"即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适用性和加强 英语教学的宗旨,特编写本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学习系统 解剖学的目的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 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解剖学是一门 古老的医学学科,它的已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一些现代研究技术的发 展和应用,解剖学科的发展取得了大量的新成就,特别是在神经系统这部份内容上。因此,大纲在 编写过程中,总结和吸收了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经验,调整和删减了部分与其它相关学科中重复的 内容,适当增加了部分近年来解剖科学进展的新理论和新概念。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脉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难点在于最后的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这部 分内容。教学方法上采用我们多年一贯施行的"以实验实习为主,大课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结 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大部分小班理论课及实验实习课的内容,我们均已购置或即将购置辅助性教学 光盘,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部分大班理论课讲解的内容,老师们都准备了教学课 件,而且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得到了学生的好评。所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 质量。 总之,同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本大纲适应"教改"的要求,重点强调了与临床实际结合较密切的 主要内容,删除了一些适用价值不大,临床已不再使用的概念及内容;其它的内容,则作为学生一 般性了解,而不作为掌握的内容。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及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适度增加了本学科新 近提出的一些概念和内容,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本大纲结合了新的教学方式 如多媒体教学的需要;最后,本大纲还突出了加强英语教学的要求。 目录 教学学时分配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各章节内容 一、绪论 二、运动系统 三、消化系统 四、呼吸系统 五、泌尿系统 六、生殖系统 七、循环系统
八。感觉器官 九油经系统 教学学时分配表 周次 内空 里时 解剖学及运动系总论、躯干骨及连结、上下肢骨及连接 02 躯干骨及连结 03 上下肢骨及连接 04 领骨及车结 5 内股学 5 06 呼吸系统 骨骼肌 07 消化系统 08 泌尿、生殖和内分泌系统 09 脉管系统 10 全身动脉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外形及内部结构 位听、视器、沓髓、商干 5 13 间脑、小脑、大脑 14 脑被膜、脑脊液、脑血管、脑神经(1) 脑神经(2)】 5 脊神经 内脏神经、感觉传导路(1) 18 感觉传导路(2)、运动传导路 5 主要参考书目 1.柏树会主编部定《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教材。 2.于频主编部定《系统解剖学》第四版教材。 3.《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教研室组织编写 4.J.S.Thompsolv主编Core Text book of Anatomy. 各章节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解剖学的分科和学科发展简史。 2.掌握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人轴与面。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解剖学的分支学科、解剖学发展简史,正常人体的分部与功能器官系统(一般讲授)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重点讲授); 3.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小课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人轴与面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解剖方位。 思字发品 第一章运动系统
八、感觉器官 九、神经系统 教学学时分配表 周次 内容 课时 01 解剖学及运动系总论、躯干骨及连结、上下肢骨及连接 5 02 躯干骨及连结 5 03 上下肢骨及连接 5 04 颅骨及连结 5 05 内脏学 5 06 呼吸系统、骨骼肌 5 07 消化系统 5 08 泌尿、生殖和内分泌系统 5 09 脉管系统 5 10 心脏、全身动脉 5 11 神经系统总论、脊髓外形及内部结构 5 12 位听、视器、脊髓、脑干 5 13 间脑、小脑、大脑 5 14 脑被膜、脑脊液、脑血管、脑神经(1) 5 15 脑神经(2) 5 16 脊神经 5 17 内脏神经、感觉传导路(1) 5 18 感觉传导路(2)、运动传导路 5 主要参考书目 1.柏树会主编部定《系统解剖学》第五版教材。 2.于频主编部定《系统解剖学》第四版教材。 3.《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教研室组织编写。 4.J.S.Thompsolv主编Core Text book of Anatomy。 各章节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解剖学的分科和学科发展简史。 2.掌握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3.掌握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人轴与面。 4.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解剖学的分支学科、解剖学发展简史,正常人体的分部与功能器官系统(一般讲授); 2.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重点讲授); 3.解剖学的学习方法(小课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人轴与面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解剖方位。 思想题 简述人体解剖学发展。 第一章 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总论 目的要求 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 2. 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3,堂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掌根关的运云动形式 掌握骨骼肌的形态 结构及其配布。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人体运动系统的 般讲授) 骨的形态 造和功能 骨的分类(一般讲授) 3.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屈、伸、展、收、旋转五种基本运动形式(重点讲授); 4.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及其配布(重点讲授) 教学重占和难占 重的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形式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难点:关节的屈、伸、展、收、旋转五种基本运动形式 思考题 1.骨连接有哪些形式?关节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试启 髋关节的各种运动且命名?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了解躯干骨的组成、功能特点。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 掌握脊柱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4. 熟悉骨性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躯干骨 的组 和结构 (一股讲授); 躯干骨的连结 股井授) 3.骨性胸廊的组成及特点(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和脊柱的组成,分部及功能。 难点:脊柱的整体观 思考题 1.脊柱的组成及其骨连结,整体观有何特点? 2.胸廓的组成,胸廓的结构与呼吸运动进行的关系? 三、上肢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了解上肢的分化和功能: 2.掌握上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 3.掌握上肢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运动,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上、下肢功能和结构的比较(一般讲授); 2.上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一般讲授) 3 上肢关节重点是胸锁关节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结构及其运动 (重点讲授)
一、运动系统总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 2.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3.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 4.掌握关节的运动形式。 5.掌握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及其配布。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一般讲授); 2.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骨的分类(一般讲授); 3.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屈、伸、展、收、旋转五种基本运动形式(重点讲授); 4.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及其配布(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形式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难点:关节的屈、伸、展、收、旋转五种基本运动形式 思考题 1.骨连接有哪些形式?关节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2.比试肩,髋关节的各种运动且命名?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1.了解躯干骨的组成、功能特点。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3.掌握脊柱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4.熟悉骨性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躯干骨的组成和结构(一般讲授); 2.躯干骨的连结(一般讲授); 3.骨性胸廓的组成及特点(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和脊柱的组成,分部及功能。 难点:脊柱的整体观 思考题 1.脊柱的组成及其骨连结,整体观有何特点? 2.胸廓的组成,胸廓的结构与呼吸运动进行的关系? 三、上肢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1.了解上肢的分化和功能; 2.掌握上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 3.掌握上肢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运动。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上、下肢功能和结构的比较(一般讲授); 2.上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一般讲授); 3.上肢关节重点是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结构及其运动 (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肩关节、时关节、腕关节和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 难点:肩关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思考题 1.上肢各关节的组成,主要韧带的名称和位置。 2.人类劳动中旋前、旋后、对掌运动等的解剖基础各有哪些? 3.书写时,手骨的连结处于什么运动形式? 四、下肢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 2掌根下转关节的形式结物和运动 掌握骨盆的组成 分部及女性骨盆的特点, 了解足部的组成及功能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 下肢骨及骨连结的异同(一般讲授) 下肢骨的组成,位置及功能(一般讲授) 3.下肢关节的组成、结构和运动(一般讲授) 4.骨盆的组成,分部及男、女性骨盆的性差(重点讲授); 足弓的组成及功能( 般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难点:骨盆的组成及女性骨盆的特点。 思考题 1.下肢的功能以支撑为主,这在骨和骨连结上有哪些反映? 23 下肢主要关节的组成及主要韧带的名称和作用? 为什么外踝部容易扭伤,试找出形态学依据。 五、颅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掌握颅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2 熟悉颅底内、 外面的主要结构 掌握眶、骨性鼻腔的位置和结构。 4.掌握下领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 5.了解分离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整颅的组成、分部及其功能(一般讲授): 2各分离颅骨的名称及位置(一般讲授): 3的前面观、顶面观、侧面观及颅底内 外面观的主要结构(重点讲授) 4.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占 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 难点:颅底内、外面的主要结构 思考题 总结颅底内、外面的交通孔道 2.分别试述鼻腔、眶的交通, 3.何谓鼻旁窦?它们的位置、开口如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特点及运动。 难点:肩关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思考题 1.上肢各关节的组成,主要韧带的名称和位置。 2.人类劳动中旋前、旋后、对掌运动等的解剖基础各有哪些? 3.书写时,手骨的连结处于什么运动形式? 四、下肢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位置和形态。 2.掌握下肢关节的形式、结构和运动。 3.掌握骨盆的组成,分部及女性骨盆的特点。 4.了解足部的组成及功能。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上、下肢骨及骨连结的异同(一般讲授); 2.下肢骨的组成,位置及功能(一般讲授), 3.下肢关节的组成、结构和运动(一般讲授); 4.骨盆的组成,分部及男、女性骨盆的性差(重点讲授); 5.足弓的组成及功能(一般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难点:骨盆的组成及女性骨盆的特点。 思考题 1.下肢的功能以支撑为主,这在骨和骨连结上有哪些反映? 2.下肢主要关节的组成及主要韧带的名称和作用? 3.为什么外踝部容易扭伤,试找出形态学依据。 五、颅骨及其连结 目的要求 1.掌握颅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2.熟悉颅底内、外面的主要结构。 3.掌握眶、骨性鼻腔的位置和结构。 4.掌握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 5.了解分离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整颅的组成、分部及其功能(一般讲授); 2.各分离颅骨的名称及位置(一般讲授); 3.颅的前面观、顶面观、侧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的主要结构(重点讲授); 4.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 难点:颅底内、外面的主要结构。 思考题 1.总结颅底内、外面的交通孔道。 2.分别试述鼻腔、眶的交通。 3.何谓鼻旁窦?它们的位置、开口如何?
4.试述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 六、全身肌的配布 目的要求: 1.掌握全身肌的分部、各部重点肌的位置作用; 2.根据下颌关节的运动形式,掌握各咀嚼肌的作用: 3.掌握躯干肌的分部、分层及其作用: 45 掌握隔的形态和运动 掌握上 下肢肌的分群和重点肌的位置及作用 6.了解手肌的组成、名称及作用. 教学内容: 全身肌的分部、各部重点肌的位置、作用、咀嚼肌与下颌关节运动的关系(一般讲 授);。 躯干肌的分部,分层及其作用,膈肌的形态和运动(重点讲授); 2 下肢肌的分群和重点肌的位置及作用,手肌的组成、作用(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市点:明嚼肌的组成及作用 难占: 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及其作用 思考题: 1.掌握全身肌的分群、组成及其作用 2.了解肌的体表标志 第二章 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消化器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口腔的境界 磐的形态 咽峡的构成和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 3 掌握咽的位置 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 4. 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 5.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胃壁的构造。 6.掌握小肠、大肠的形态特征、它们的分部和位置。 胰的位置 的开口部位 了解胆汁和胰液的产生部位及其排出途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般讲授) 2. 口腔、咽、 食管及胃的形态结构、分部和各部的主要结构(重点讲授); 3. 大小肠和形态特征,分部和位置(一般讲授): 4 消化腺的组成、特点及肝外胆道系统和胆汁、胰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的位苦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南格 难点:肝外胆道系统 思考题 舌的形态构造及功能。 2. 咽淋巴环的组成、位置与机能 3 十二指肠的分段,各段的形态特点。 如何区分大 小肠和空、回肠 5. 肝的形态结 6.肝汁和胰液如何排入十二指肠
4.试述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运动。 六、全身肌的配布 目的要求: 1. 掌握全身肌的分部、各部重点肌的位置作用; 2. 根据下颌关节的运动形式,掌握各咀嚼肌的作用; 3. 掌握躯干肌的分部、分层及其作用; 4. 掌握膈的形态和运动; 5. 掌握上、下肢肌的分群和重点肌的位置及作用; 6. 了解手肌的组成、名称及作用. 教学内容: 1. 全身肌的分部、各部重点肌的位置、作用、咀嚼肌与下颌关节运动的关系(一般讲 授);。 2. 躯干肌的分部,分层及其作用,膈肌的形态和运动(重点讲授); 3. 上、下肢肌的分群和重点肌的位置及作用,手肌的组成、作用(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咀嚼肌的组成及作用, 难点: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及其作用。 思考题: 1.掌握全身肌的分群、组成及其作用。 2.了解肌的体表标志。 第二章 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消化器的组成和功能。 2.掌握口腔的境界,腭的形态、咽峡的构成和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 3.掌握咽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 4.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 5.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胃壁的构造。 6.掌握小肠、大肠的形态特征、它们的分部和位置。 7.掌握口腔腺、肝、胰的位置,形态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8.了解胆汁和胰液的产生部位及其排出途径。 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 1. 消化器的组成和功能(一般讲授); 2. 口腔、咽、食管及胃的形态结构、分部和各部的主要结构(重点讲授); 3. 大小肠和形态特征,分部和位置(一般讲授); 4. 消化腺的组成、特点及肝外胆道系统和胆汁、胰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重点讲授)。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咽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通路; 难点:肝外胆道系统。 思考题 1. 舌的形态构造及功能。 2. 咽淋巴环的组成、位置与机能。 3. 十二指肠的分段,各段的形态特点。 4. 如何区分大、小肠和空、回肠? 5. 肝的形态结构。 6. 肝汁和胰液如何排入十二指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