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11 对外贸易,以此开发边疆的丰富资源,发展边疆的农业和畜牧业, 从而提高边疆的生产力。 本卷收载的《十月革命四周年》、《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 会的任务》、《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 报告》、《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等著作, 总结了苏维埃俄国四年来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半 年多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探讨适合俄国具体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因为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久,虽然国民经济情况开始好转,但 是原来实行的用工业品换取农产品的有计划“商品交换”(实际上 是产品交换)没有成功,这种商品交换到1921年秋变成了自由买 卖和现金交易。列宁根据面临的经济现实,对进一步改变新经济政 策即从国家资本主义再退却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的必要性 作了反复论证。 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列宁写道,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 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 整国家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从中 得出结论: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 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 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这个报告中,特别 是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作的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 中,列宁对过去经济政策的错误作了详细的论述。他说,1918年 “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 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当时根本没 有提出我们的经济同市场、同商业的关系问题”(见本卷第596、 598页)。直到1921年秋,列宁才根据实践经验在理论上明确提出
对 外 贸 易 , 以 此 开 发 边 疆 的 丰 富 资 源 , 发 展 边 疆 的 农 业 和 畜 牧 业 , 从 而 提 高 边 疆 的 生 产 力 。 本 卷 收 载 的 《 十 月 革 命 四 周 年 》 、 《 新 经 济 政 策 和 政 治 教 育 委 员 会 的 任 务 》 、 《 在 莫 斯 科 省 第 七 次 党 代 表 会 议 上 关 于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报 告 》 、 《 论 黄 金 在 目 前 和 在 社 会 主 义 完 全 胜 利 后 的 作 用 》 等 著 作 , 总 结 了 苏 维 埃 俄 国 四 年 来 的 经 济 建 设 , 特 别 是 新 经 济 政 策 实 施 半 年 多 的 经 验 教 训 , 进 一 步 探 讨 适 合 俄 国 具 体 情 况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道 路 。 因 为 新 经 济 政 策 实 施 不 久 , 虽 然 国 民 经 济 情 况 开 始 好 转 , 但 是 原 来 实 行 的 用 工 业 品 换 取 农 产 品 的 有 计 划 “ 商 品 交 换 ” ( 实 际 上 是 产 品 交 换 ) 没 有 成 功 , 这 种 商 品 交 换 到 1 9 2 1 年 秋 变 成 了 自 由 买 卖 和 现 金 交 易 。 列 宁 根 据 面 临 的 经 济 现 实 , 对 进 一 步 改 变 新 经 济 政 策 即 从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再 退 却 到 国 家 调 节 商 业 和 货 币 流 通 的 必 要 性 作 了 反 复 论 证 。 在 《 十 月 革 命 四 周 年 》 一 文 中 , 列 宁 写 道 , 我 们 计 划 用 无 产 阶 级 国 家 直 接 下 命 令 的 办 法 , 在 一 个 小 农 国 家 里 按 共 产 主 义 原 则 来 调 整 国 家 的 产 品 的 生 产 和 分 配 。 现 实 生 活 说 明 我 们 错 了 。 列 宁 从 中 得 出 结 论 : 不 能 直 接 凭 热 情 , 而 要 借 助 于 伟 大 革 命 所 产 生 的 热 情 , 靠 个 人 利 益 , 靠 同 个 人 利 益 的 结 合 , 靠 经 济 核 算 , 在 这 个 小 农 国 家 里 先 建 立 起 牢 固 的 桥 梁 , 通 过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走 向 社 会 主 义 。 在 《 新 经 济 政 策 和 政 治 教 育 委 员 会 的 任 务 》 这 个 报 告 中 , 特 别 是 在 莫 斯 科 省 第 七 次 党 代 表 会 议 上 作 的 关 于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报 告 中 , 列 宁 对 过 去 经 济 政 策 的 错 误 作 了 详 细 的 论 述 。 他 说 , 1 9 1 8 年 “ 在 估 计 可 能 的 发 展 道 路 时 , 我 们 多 半 ( 我 甚 至 不 记 得 有 什 么 例 外 ) 都 是 从 直 接 过 渡 到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这 种 设 想 出 发 的 ” , “ 当 时 根 本 没 有 提 出 我 们 的 经 济 同 市 场 、 同 商 业 的 关 系 问 题 ” ( 见 本 卷 第 5 9 6 、 5 9 8 页 ) 。 直 到 1 9 2 1 年 秋 , 列 宁 才 根 据 实 践 经 验 在 理 论 上 明 确 提 出 说 明 1 1
12 列宁选集第四卷 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必须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问题。 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 列宁从革命和改良这两种方法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苏维埃俄国在 经济建设方面走过的和正在走的道路。他写道,应该冷静地考虑在 什么时候和在什么情况下,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的方法解决,哪些 任务要用改良的方法解决。在1921年春天以前,有三年多的时间 俄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实行的是一种革命办法,即“最 彻底、最根本地摧毁旧事物,而不是审慎地、缓慢地、逐渐地改造旧 事物,力求尽可能少加以破坏”(见本卷第611页):从1921年春天 起,与前一阶段的区别在于开始采取改良的办法:“不摧毁旧的社 会经济结构一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 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 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见本卷第 611页) 在《关于司法人民委员部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任务》一信 中,列宁要求司法人民委员部教会人民法院严惩利用新经济政策 的违法行为。他规定了司法机关对待新资本主义分子的方针是:允 许他们做生意,允许他们发财,同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苏维埃政权 的法律,以使无产阶级国家里的资本主义成为“训练有素的”、“循 规蹈矩的”资本主义。他指出,审判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对犯罪的 共产党员要加倍严厉地惩办,这两点是司法工作的起码常识。 《论“双重”领导和法制》一信强调法制应当是统一的,不受地 方的任何干扰。地方检察机关只受中央机关领导,有权从是否合乎 法制的观点对地方政权的决定和决议提出异议。这样才能使检察 机关顶住地方和私人的干预,从而有可能同各种违法行为和官僚 主义进行有效的斗争
俄 国 恢 复 和 发 展 经 济 必 须 以 市 场 、 商 业 为 基 础 的 问 题 。 在 《 论 黄 金 在 目 前 和 在 社 会 主 义 完 全 胜 利 后 的 作 用 》 一 文 中 , 列 宁 从 革 命 和 改 良 这 两 种 方 法 的 关 系 的 角 度 论 述 了 苏 维 埃 俄 国 在 经 济 建 设 方 面 走 过 的 和 正 在 走 的 道 路 。 他 写 道 , 应 该 冷 静 地 考 虑 在 什 么 时 候 和 在 什 么 情 况 下 , 哪 些 任 务 可 以 用 革 命 的 方 法 解 决 , 哪 些 任 务 要 用 改 良 的 方 法 解 决 。 在 1 9 2 1 年 春 天 以 前 , 有 三 年 多 的 时 间 俄 国 在 经 济 建 设 的 一 些 根 本 问 题 上 实 行 的 是 一 种 革 命 办 法 , 即 “ 最 彻 底 、 最 根 本 地 摧 毁 旧 事 物 , 而 不 是 审 慎 地 、 缓 慢 地 、 逐 渐 地 改 造 旧 事 物 , 力 求 尽 可 能 少 加 以 破 坏 ” ( 见 本 卷 第 6 1 1 页 ) ; 从 1 9 2 1 年 春 天 起 , 与 前 一 阶 段 的 区 别 在 于 开 始 采 取 改 良 的 办 法 : “ 不 摧 毁 旧 的 社 会 经 济 结 构 — — 商 业 、 小 经 济 、 小 企 业 、 资 本 主 义 , 而 是 活 跃 商 业 、 小 企 业 、 资 本 主 义 , 审 慎 地 逐 渐 地 掌 握 它 们 , 或 者 说 , 做 到 有 可 能 只 在 使 它 们 活 跃 起 来 的 范 围 内 对 它 们 实 行 国 家 调 节 。 ” ( 见 本 卷 第 6 1 1 页 ) 在 《 关 于 司 法 人 民 委 员 部 在 新 经 济 政 策 条 件 下 的 任 务 》 一 信 中 , 列 宁 要 求 司 法 人 民 委 员 部 教 会 人 民 法 院 严 惩 利 用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违 法 行 为 。 他 规 定 了 司 法 机 关 对 待 新 资 本 主 义 分 子 的 方 针 是 : 允 许 他 们 做 生 意 , 允 许 他 们 发 财 , 同 时 要 求 他 们 严 格 遵 守 苏 维 埃 政 权 的 法 律 , 以 使 无 产 阶 级 国 家 里 的 资 本 主 义 成 为 “ 训 练 有 素 的 ” 、 “ 循 规 蹈 矩 的 ” 资 本 主 义 。 他 指 出 , 审 判 具 有 巨 大 的 教 育 意 义 , 对 犯 罪 的 共 产 党 员 要 加 倍 严 厉 地 惩 办 , 这 两 点 是 司 法 工 作 的 起 码 常 识 。 《 论 “ 双 重 ” 领 导 和 法 制 》 一 信 强 调 法 制 应 当 是 统 一 的 , 不 受 地 方 的 任 何 干 扰 。 地 方 检 察 机 关 只 受 中 央 机 关 领 导 , 有 权 从 是 否 合 乎 法 制 的 观 点 对 地 方 政 权 的 决 定 和 决 议 提 出 异 议 。 这 样 才 能 使 检 察 机 关 顶 住 地 方 和 私 人 的 干 预 , 从 而 有 可 能 同 各 种 违 法 行 为 和 官 僚 主 义 进 行 有 效 的 斗 争 。 1 2 列 宁 选 集 第 四 卷
说 明 13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需要改组工会,使其适应新的情况。《关于 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的提纲草案》就是为此而 写的。这个提纲草案不仅制定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纲领,而且提出 了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它明确指出:在容许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有 一定发展的条件下,工会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是要从各方面维护工 人阶级的阶级利益:国营企业在相当程度上改行资本主义的商业 的原则即实行经济核算制以后,国营企业的工会也有维护工人群 众的利益的任务。它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 国家里所进行的阶级斗争的根本区别。它在工会和企业管理的关 系问题上指出,只有把全部权力集中在工厂管理机构手中,工业的 恢复工作才能取得迅速的进展,而工会对企业管理进行任何直接 干预都是绝对有害和不能允许的,但是这绝不是否定工会参加工 业管理。它提出了工会参加工业管理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几种形 式。它要求工会经常教育劳动群众爱护一切勤恳工作、精通和热爱 本行业务的专家,同专家建立起正确的相互关系,否则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任何重大成就。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年头表明,新经济政策对于克服困 难、扭转局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 会上作的《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 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俄国革命的五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在莫斯 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以及《答〈曼彻斯特卫报)记者阿·兰塞姆 问》等文献,总结了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的实践,肯定了所取得的 初步成就,论证了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提出进一步贯 彻新经济政策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列宁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真正途 径的探索,必须善于冷静地总结经验教训。他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实 施 需 要 改 组 工 会 , 使 其 适 应 新 的 情 况 。 《 关 于 工 会 在 新 经 济 政 策 条 件 下 的 作 用 和 任 务 的 提 纲 草 案 》 就 是 为 此 而 写 的 。 这 个 提 纲 草 案 不 仅 制 定 了 新 时 期 工 会 工 作 的 纲 领 , 而 且 提 出 了 许 多 重 要 理 论 问 题 。 它 明 确 指 出 : 在 容 许 自 由 贸 易 和 资 本 主 义 有 一 定 发 展 的 条 件 下 , 工 会 最 主 要 的 任 务 之 一 是 要 从 各 方 面 维 护 工 人 阶 级 的 阶 级 利 益 ; 国 营 企 业 在 相 当 程 度 上 改 行 资 本 主 义 的 商 业 的 原 则 即 实 行 经 济 核 算 制 以 后 , 国 营 企 业 的 工 会 也 有 维 护 工 人 群 众 的 利 益 的 任 务 。 它 阐 明 了 无 产 阶 级 在 资 产 阶 级 国 家 和 无 产 阶 级 国 家 里 所 进 行 的 阶 级 斗 争 的 根 本 区 别 。 它 在 工 会 和 企 业 管 理 的 关 系 问 题 上 指 出 , 只 有 把 全 部 权 力 集 中 在 工 厂 管 理 机 构 手 中 , 工 业 的 恢 复 工 作 才 能 取 得 迅 速 的 进 展 , 而 工 会 对 企 业 管 理 进 行 任 何 直 接 干 预 都 是 绝 对 有 害 和 不 能 允 许 的 , 但 是 这 绝 不 是 否 定 工 会 参 加 工 业 管 理 。 它 提 出 了 工 会 参 加 工 业 管 理 的 最 重 要 和 最 基 本 的 几 种 形 式 。 它 要 求 工 会 经 常 教 育 劳 动 群 众 爱 护 一 切 勤 恳 工 作 、 精 通 和 热 爱 本 行 业 务 的 专 家 , 同 专 家 建 立 起 正 确 的 相 互 关 系 , 否 则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事 业 就 不 可 能 取 得 任 何 重 大 成 就 。 实 行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第 一 个 年 头 表 明 , 新 经 济 政 策 对 于 克 服 困 难 、 扭 转 局 面 收 到 了 明 显 的 成 效 。 列 宁 在 俄 共 ( 布 ) 第 十 一 次 代 表 大 会 上 作 的 《 俄 共 ( 布 ) 中 央 委 员 会 政 治 报 告 》 、 在 共 产 国 际 第 四 次 代 表 大 会 上 作 的 报 告 《 俄 国 革 命 的 五 年 和 世 界 革 命 的 前 途 》 、 《 在 莫 斯 科 苏 维 埃 全 会 上 的 讲 话 》 以 及 《 答 〈 曼 彻 斯 特 卫 报 〉 记 者 阿 · 兰 塞 姆 问 》 等 文 献 , 总 结 了 新 经 济 政 策 实 施 一 年 的 实 践 , 肯 定 了 所 取 得 的 初 步 成 就 , 论 证 了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必 要 性 和 正 确 性 , 并 提 出 进 一 步 贯 彻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具 体 任 务 和 要 求 。 列 宁 认 为 , 实 行 新 经 济 政 策 是 对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的 真 正 途 径 的 探 索 , 必 须 善 于 冷 静 地 总 结 经 验 教 训 。 他 在 党 的 第 十 一 次 代 表 说 明 1 3
14 列宁选集第四卷 大会上总结实施新经济政策一年来的基本教训时指出:我们只是 开始寻求而还没真正实现正在着手建设的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 合,在资本主义方式同社会主义方式的竞赛中明显地证明我们不 会经营,无产阶级还缺乏驾驭国家资本主义的本领。他认为,应当 从是否真正达到了同农民的结合,是否能在同私人资本主义的竞 赛中获胜,是否能够掌握好国家资本主义这三个方面,来检查贯彻 新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如何摆脱贫困、改善 生活,他们熟悉和需要的是市场、商业。列宁指出,做好商业工作是 当前全部工作的关键,但是必须有三个条件:没有武装干涉,财政 危机不过于严重,不犯政治错误。他强调指出,执政的共产党人能 不能领导好经济工作,这是同私人资本主义竞赛的一场考试,是俄 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举行的一场严格的考试。能不能考及格,这决定 着新经济政策的命运,也决定着苏维埃政权的命运。 列宁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非常关注思想领域的阶级斗 争。《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是列宁为1922年初创办的党的理论 刊物《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撰写的指导性文章。这篇文章确定了 党在哲学战线上的工作方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任务,强 调共产党人应该始终不渝地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种唯心主 义思潮作斗争,应该积极宣传无神论,帮助人民群众摆脱愚昧无 知。列宁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要求党的 哲学家同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全篇文章贯串始终的思想是: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改造自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意识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于“出版自由”》一文剖析了“出版自由” 的口号。列宁指出,在处于世界资产阶级包围中的俄罗斯联邦提出 这个口号,就是让资产阶级及其奴仆有建立政治组织和进行反动 宣传的自由,因此这是一个政治错误
大 会 上 总 结 实 施 新 经 济 政 策 一 年 来 的 基 本 教 训 时 指 出 : 我 们 只 是 开 始 寻 求 而 还 没 真 正 实 现 正 在 着 手 建 设 的 新 经 济 同 农 民 经 济 的 结 合 , 在 资 本 主 义 方 式 同 社 会 主 义 方 式 的 竞 赛 中 明 显 地 证 明 我 们 不 会 经 营 , 无 产 阶 级 还 缺 乏 驾 驭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的 本 领 。 他 认 为 , 应 当 从 是 否 真 正 达 到 了 同 农 民 的 结 合 , 是 否 能 在 同 私 人 资 本 主 义 的 竞 赛 中 获 胜 , 是 否 能 够 掌 握 好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这 三 个 方 面 , 来 检 查 贯 彻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实 际 效 果 。 人 民 群 众 最 关 心 的 是 如 何 摆 脱 贫 困 、 改 善 生 活 , 他 们 熟 悉 和 需 要 的 是 市 场 、 商 业 。 列 宁 指 出 , 做 好 商 业 工 作 是 当 前 全 部 工 作 的 关 键 , 但 是 必 须 有 三 个 条 件 : 没 有 武 装 干 涉 , 财 政 危 机 不 过 于 严 重 , 不 犯 政 治 错 误 。 他 强 调 指 出 , 执 政 的 共 产 党 人 能 不 能 领 导 好 经 济 工 作 , 这 是 同 私 人 资 本 主 义 竞 赛 的 一 场 考 试 , 是 俄 国 市 场 和 国 际 市 场 举 行 的 一 场 严 格 的 考 试 。 能 不 能 考 及 格 , 这 决 定 着 新 经 济 政 策 的 命 运 , 也 决 定 着 苏 维 埃 政 权 的 命 运 。 列 宁 在 领 导 经 济 建 设 的 过 程 中 非 常 关 注 思 想 领 域 的 阶 级 斗 争 。 《 论 战 斗 唯 物 主 义 的 意 义 》 是 列 宁 为 1 9 2 2 年 初 创 办 的 党 的 理 论 刊 物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旗 帜 下 》 撰 写 的 指 导 性 文 章 。 这 篇 文 章 确 定 了 党 在 哲 学 战 线 上 的 工 作 方 向 , 提 出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家 的 任 务 , 强 调 共 产 党 人 应 该 始 终 不 渝 地 捍 卫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 同 各 种 唯 心 主 义 思 潮 作 斗 争 , 应 该 积 极 宣 传 无 神 论 , 帮 助 人 民 群 众 摆 脱 愚 昧 无 知 。 列 宁 论 证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同 自 然 科 学 的 密 切 关 系 , 要 求 党 的 哲 学 家 同 自 然 科 学 家 结 成 联 盟 。 全 篇 文 章 贯 串 始 终 的 思 想 是 :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对 于 改 造 自 然 、 社 会 生 活 和 人 们 的 意 识 具 有 极 为 重 要 的 意 义 。 《 关 于 “ 出 版 自 由 ” 》 一 文 剖 析 了 “ 出 版 自 由 ” 的 口 号 。 列 宁 指 出 , 在 处 于 世 界 资 产 阶 级 包 围 中 的 俄 罗 斯 联 邦 提 出 这 个 口 号 , 就 是 让 资 产 阶 级 及 其 奴 仆 有 建 立 政 治 组 织 和 进 行 反 动 宣 传 的 自 由 , 因 此 这 是 一 个 政 治 错 误 。 1 4 列 宁 选 集 第 四 卷
说 明 15 《新的时代和新形式的旧错误》和《政论家札记》两文,用苏维 埃政权的历史和现实批驳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分子、欧洲共产党 的“左派”集团以及俄国的孟什维克和“工人反对派”所说的“新经 济政策意味着俄国革命和共产主义的失败”、“布尔什维克回到资 本主义上去了”等等谬论。 本卷最后一部分是列宁在1922年12月一1923年3月病重 期间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和5篇重要著作。列宁在这些文献中 阐述了社会主义在苏维埃俄国的命运问题。他总结了俄国建设社 会主义的经验,阐发了在以前论著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一些观点和原理,指明并论证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道路。 《给代表大会的信》反映了列宁对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统一 的深切关怀。列宁认为党的统一的最重要条件是党的领导机关 中央委员会的团结和稳定。为此,他建议吸收工人和劳动农民 党员担任中央委员,增加中央委员人数,以便减少中央委员会作出 决定时的个人的、偶然的因素,使中央委员会在其工作的继承性和 抵制分裂方面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为了保障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 列宁评述了党中央的主要成员的个人特性,并提出了防止分裂的 措施。列宁认为,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才能保 证党的统一和政策的正确性。 在《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一信中,列宁建议 扩大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职权,使它的决定不被通常的苏维埃审议 程序推翻。他认为,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在全面发展成为专家委员 会,这个机关的领导者应当是有科学修养的人,还应当具有吸收人 才的丰富经验和能力。 《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一信要求以完全平等、互相尊重、 友好互助和合作的原则来处理各族人民的关系,反对大俄罗斯沙
《 新 的 时 代 和 新 形 式 的 旧 错 误 》 和 《 政 论 家 札 记 》 两 文 , 用 苏 维 埃 政 权 的 历 史 和 现 实 批 驳 了 第 二 国 际 机 会 主 义 分 子 、 欧 洲 共 产 党 的 “ 左 派 ” 集 团 以 及 俄 国 的 孟 什 维 克 和 “ 工 人 反 对 派 ” 所 说 的 “ 新 经 济 政 策 意 味 着 俄 国 革 命 和 共 产 主 义 的 失 败 ” 、 “ 布 尔 什 维 克 回 到 资 本 主 义 上 去 了 ” 等 等 谬 论 。 本 卷 最 后 一 部 分 是 列 宁 在 1 9 2 2 年 1 2 月 — 1 9 2 3 年 3 月 病 重 期 间 口 授 的 给 代 表 大 会 的 信 和 5 篇 重 要 著 作 。 列 宁 在 这 些 文 献 中 阐 述 了 社 会 主 义 在 苏 维 埃 俄 国 的 命 运 问 题 。 他 总 结 了 俄 国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的 经 验 , 阐 发 了 在 以 前 论 著 中 提 出 的 关 于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的 一 些 观 点 和 原 理 , 指 明 并 论 证 了 国 家 经 济 、 政 治 、 文 化 建 设 的 道 路 。 《 给 代 表 大 会 的 信 》 反 映 了 列 宁 对 党 在 思 想 上 和 组 织 上 的 统 一 的 深 切 关 怀 。 列 宁 认 为 党 的 统 一 的 最 重 要 条 件 是 党 的 领 导 机 关 — — 中 央 委 员 会 的 团 结 和 稳 定 。 为 此 , 他 建 议 吸 收 工 人 和 劳 动 农 民 党 员 担 任 中 央 委 员 , 增 加 中 央 委 员 人 数 , 以 便 减 少 中 央 委 员 会 作 出 决 定 时 的 个 人 的 、 偶 然 的 因 素 , 使 中 央 委 员 会 在 其 工 作 的 继 承 性 和 抵 制 分 裂 方 面 具 有 更 大 的 稳 定 性 。 为 了 保 障 党 的 领 导 核 心 的 团 结 , 列 宁 评 述 了 党 中 央 的 主 要 成 员 的 个 人 特 性 , 并 提 出 了 防 止 分 裂 的 措 施 。 列 宁 认 为 , 必 须 贯 彻 民 主 集 中 制 和 集 体 领 导 的 原 则 , 才 能 保 证 党 的 统 一 和 政 策 的 正 确 性 。 在 《 关 于 赋 予 国 家 计 划 委 员 会 以 立 法 职 能 》 一 信 中 , 列 宁 建 议 扩 大 国 家 计 划 委 员 会 的 职 权 , 使 它 的 决 定 不 被 通 常 的 苏 维 埃 审 议 程 序 推 翻 。 他 认 为 , 国 家 计 划 委 员 会 正 在 全 面 发 展 成 为 专 家 委 员 会 , 这 个 机 关 的 领 导 者 应 当 是 有 科 学 修 养 的 人 , 还 应 当 具 有 吸 收 人 才 的 丰 富 经 验 和 能 力 。 《 关 于 民 族 或 “ 自 治 化 ” 问 题 》 一 信 要 求 以 完 全 平 等 、 互 相 尊 重 、 友 好 互 助 和 合 作 的 原 则 来 处 理 各 族 人 民 的 关 系 , 反 对 大 俄 罗 斯 沙 说 明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