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2005学年第 学期NO:神经 学科生理学班级03级本科授课人沈行良 职称教授 课题神经 元、N元间信学时 授课时间04.11.17、24教学方式讲授 息传递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纤维兴奋传递的特征,突触与接头传递 (2)掌握突触后兴奋和抑制,外周神经递质、受体学说。 (3)熟悉中枢神经递质,局部神经元回路。 (4)了解突触可塑性,神经营养性作用和胶质细胞的功能。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40min):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115min) (一)两种方式:化学性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 (二)突触后膜的电变化: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慢突触电位 (三)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1、突触后电位总和;2、突触后N的兴奋 3、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 (四)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中介物质:1、N递质;2、中枢N递质;3、N受体。 (五)小结(5min)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化学性突触传递,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 (2)难点:突触前抑制,受体的分布、作用、拮抗剂 状粒体 (3)解决方法:从介绍突触含义和电镜结构(见右图) 特点,强调突触结构中含有的内容。进入化学性突触传 递的讲解,先用流程图交待传递过程,学生有感性认识 突触前膜 突触后段 后再用动态演示全过程,要求学生随动态图边看边将传 递过程描述,以达到课题掌握知识点。最后结合临床有机磷农药中毒,提问可能 出现的临床表现。提问突触的概念,指出递质的分类及其分布,进而讲解递质与 受体的关系,以a和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的例子,要求学习好,为临 床服务。复习突触后电位,转入突触前抑制的讲解,强调无关的联系也可影响到 有关的神经元活动。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课完后统一上交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 ~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神经 1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03 级本科 授课人 沈行良 职 称 教授 课 题 神 经 元、N元间信 息传递 学时 4 授课时间 04.11.17、24 教学方式 讲授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纤维兴奋传递的特征,突触与接头传递。 (2)掌握突触后兴奋和抑制,外周神经递质、受体学说。 (3)熟悉中枢神经递质,局部神经元回路。 (4)了解突触可塑性,神经营养性作用和胶质细胞的功能。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40 min):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胶质细胞。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115 min) (一)两种方式:化学性突触传递,电突触传递。 (二)突触后膜的电变化: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3、慢突触电位。 (三)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1、突触后电位总和;2、突触后 N 的兴奋; 3、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 (四)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中介物质:1、N 递质;2、中枢 N 递质;3、N 受体。 (五)小结(5 min)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化学性突触传递,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 (2)难点:突触前抑制,受体的分布、作用、拮抗剂。 (3)解决方法:从介绍突触含义和电镜结构(见右图) 特点,强调突触结构中含有的内容。进入化学性突触传 递的讲解,先用流程图交待传递过程,学生有感性认识 后再用动态演示全过程,要求学生随动态图边看边将传 递过程描述,以达到课题掌握知识点。最后结合临床有机磷农药中毒,提问可能 出现的临床表现。提问突触的概念,指出递质的分类及其分布,进而讲解递质与 受体的关系,以α和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的例子,要求学习好,为临 床服务。复习突触后电位,转入突触前抑制的讲解,强调无关的联系也可影响到 有关的神经元活动。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课完后统一上交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需要提供 windows media player (1)神经纤维分类表 (2)神经突触结构模式图 (3)曲张体示意图 (4)神经元的反馈联系 Connective tissue (5)神经末梢化学传递;(6)N-M接头兴奋传递。 blood vessel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1)神经营养因子( neurotrophin,NT)研究概况:被N支配的组织和胶质细胞能产生 支持神经元的NT,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NI3、N4/5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等。NT与特异受体(IrkA、TrkB或TrkC)结合→被末梢摄取→逆向轴浆运输→胞体。 (2)嘌呤或肽类递质:利用阿托品阻断胆碱能纤维和胍乙啶阻断肾上腺素能纤维后,用 电刺激肠壁仍可引起其舒张。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有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生长抑素等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3个) Vm" mv 20 mv nervous System neuron, nervous fiber, soma cytoplasic process, dendrite, axon, orthoaxoplasmic transport, antiaxoplasmic transport, neurotrophic effect, synapse, non-synaptic transmission, gap Junction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Nepa (IPSP), varicosity, local circuit neuron, local nuronal circuit, (a) Glutamate (b) Glutamate reciprocal(mixed) synapse,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7.参考书籍 (1)姚泰主编。生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P287~314 2) Guyton.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P566~717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名词解释:突触,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递质,受体 (2)试述化学性突触与非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程及特点。 (3)神经胶质细胞有什么生理功能?它们在神经细胞保护中起什么作用? (4)根据你已掌握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知识,怎样来制定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如丨 帕金森氏病)的计划?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授课中发现,突触前抑制知识点学生难于理解,拟举例或利用动画帮助学生 学习此难点。另外,受体部分讲授超时10min,下次授课时应减少一些内容。 10.备注 教书育人:在突触传递过程的讲授中,要求学生学好知识,为临床工作服务, 如中毒的急救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需要提供 windows media player。 (1)神经纤维分类表; (2)神经突触结构模式图; (3)曲张体示意图; (4)神经元的反馈联系; (5)神经末梢化学传递; (6)N-M 接头兴奋传递。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1)神经营养因子( neurotrophin, NT )研究概况:被 N 支配的组织和胶质细胞能产生 支持神经元的 NT,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NT-3、NT-4/5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等。NT 与特异受体(Trk A、Trk B 或 Trk C)结合→被末梢摄取→逆向轴浆运输→胞体。 (2)嘌呤或肽类递质:利用阿托品阻断胆碱能纤维和胍乙啶阻断肾上腺素能纤维后,用 电刺激肠壁仍可引起其舒张。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有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生长抑素等。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 3 个) nervous System ,neuron, nervous fiber, soma ,cytoplasic process , dendrite , axon , orthoaxoplasmic transport , antiaxoplasmic transport , neurotrophic effect, synapse, non-synaptic transmission , gap junction ,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varicosity, local circuit neuron, local nuronal circuit, reciprocal (mixed) synapse,neurotransmitter,receptor 7.参考书籍 (1)姚泰 主编。生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P287~314 (2)Guyton.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P566~717 8 思考题或/及作业 (1)名词解释:突触,胆碱能纤维,肾上腺素能纤维,递质,受体 (2)试述化学性突触与非化学性突触的传递过程及特点。 (3)神经胶质细胞有什么生理功能?它们在神经细胞保护中起什么作用? (4)根据你已掌握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知识,怎样来制定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如 帕金森氏病)的计划?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授课中发现,突触前抑制知识点学生难于理解,拟举例或利用动画帮助学生 学习此难点。另外,受体部分讲授超时 10 min,下次授课时应减少一些内容。 10.备注 教书育人:在突触传递过程的讲授中,要求学生学好知识,为临床工作服务, 如中毒的急救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NO:神经2 学科生理学班级03级本科授课人沈行良 职称教 课题反射、感 觉的形成 学时3 授课时间04.12.01教学方式讲扌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反射概念、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播及特点。 (2)掌握丘脑感觉投射系统(特异和非特异性)的特点。 (3)掌握大脑皮质在感觉中的作用,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熟悉反射的基本过程,脊髓的感觉分析功能 (5)了解反射的类型,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和反馈调节。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反射的一般规律(30min) (一)反射与反射弧的定义;(二)反射的基本过程 (三)反射的分类;(四)反射中枢及神经元池 感觉的形成(85min) (一)脊髓与脑干对感觉信息的传递;(二)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三)大脑皮质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四)痛觉 三、小结(5min)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反射、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内脏痛的特征 (2)难点:脊髓的感觉分析功能、中枢神经元反馈调节 (3)解决方法:用人手被针刺或足踩到钉子突然将手或足缩回的生活例子,引入 反射概念及其过程的讲解,结合临床神经系统检查讨论各种反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 值。借助上述过程介绍脊髓感觉分析功能,重点介绍浅、深感觉的传入及其生理意 义,据此提问临床上如何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以帮助学生能将生理过程与临床症 状结合起来。提问感觉通过脊髓传入后究竟向什么部位传?在学生思考时自然进入 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讲解,列表比较两个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临床 意义。从腹痛的简单事例,因为这症状是绝大多数人都经历事件,接着讲解内脏痛 与皮肤疼痛的主要区别点,并及时抓住时机介绍牵涉痛的概念和特点。在介绍反射 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播及特点后,讲述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和反馈调节,利用图解 演示各类反馈调节过程,并提示该过程的复杂性。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课完后统一上交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 ~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神经 2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03 级本科 授课人 沈行良 职 称 教授 课题 反射、感 觉的形成 学时 3 授课时间 04.12.01 教学方式 讲授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反射概念、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播及特点。 (2)掌握丘脑感觉投射系统(特异和非特异性)的特点。 (3)掌握大脑皮质在感觉中的作用,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熟悉反射的基本过程,脊髓的感觉分析功能。 (5)了解反射的类型,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和反馈调节。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反射的一般规律(30 min) (一)反射与反射弧的定义;(二)反射的基本过程; (三)反射的分类;(四)反射中枢及神经元池; 二、感觉的形成(85 min) (一)脊髓与脑干对感觉信息的传递;(二)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 (三)大脑皮质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四)痛觉 三、小结(5 min)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反射、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内脏痛的特征 (2)难点:脊髓的感觉分析功能、中枢神经元反馈调节 (3)解决方法:用人手被针刺或足踩到钉子突然将手或足缩回的生活例子,引入 反射概念及其过程的讲解,结合临床神经系统检查讨论各种反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 值。借助上述过程介绍脊髓感觉分析功能,重点介绍浅、深感觉的传入及其生理意 义,据此提问临床上如何判断脊髓损伤的部位,以帮助学生能将生理过程与临床症 状结合起来。提问感觉通过脊髓传入后究竟向什么部位传?在学生思考时自然进入 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讲解,列表比较两个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临床 意义。从腹痛的简单事例,因为这症状是绝大多数人都经历事件,接着讲解内脏痛 与皮肤疼痛的主要区别点,并及时抓住时机介绍牵涉痛的概念和特点。在介绍反射 弧中枢部分兴奋的传播及特点后,讲述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和反馈调节,利用图解 演示各类反馈调节过程,并提示该过程的复杂性。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课完后统一上交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 (1)反射弧; (2)中间N元联系方式 (3)脊髓浅、深感觉投射;(4)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投射 (5)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分布特点示意图 (6)内脏痛的体表标志 感投射系示意围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伤害感受末梢膜蛋白:有2种,即辣椒素受体( vanilloid receptor I,VRI) 和质子门控通道。前者被伤害性热刺激而激活,一价阳离子和Ca2通透性增加, Ca2的增加为一价阳离子10倍;当组织缺氧或代谢过渡时,组织间隙H增加,因 为末梢上存在质子门控通道,pH7.0时开放,p7.4时关闭。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3个) reflex, reflex arc, divergence, convergence, chain, Circuit, Monosynaptic reflex (1)Guyton.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lOth ed m.3 Po l synaptic reflex, after-discharge, negative(positive )feedback, central inhibition specific (non-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pain fast pain, slow pain, nociceptor visceral pain and referred 7.参考书籍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P566~717 (2)朱文玉主编,医学人体生理学,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2003,P260~267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之间的联络方式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 (2)丘脑特异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各有哪些特点? (3)何谓内脏痛,它有什么特征?牵涉痛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为了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授课的重点内容,应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如“点点投 射特定觉,散在投射觉醒态”以帮助学生记忆丘脑特异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的功能特点。 10.备注 教书育人:从神经元回路及其反馈调节的知识点谈到大家生活在社会大家庭 中,其复杂性是经常存在的,望同学们正确对待复杂的事件,处理好各类事情
4.使用教具(写出主要内容的名称备查) 多媒体课件: (1)反射弧; (2)中间 N 元联系方式; (3)脊髓浅、深感觉投射; (4)丘脑特异和非特异投射 (5)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分布特点示意图; (6)内脏痛的体表标志。 5.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伤害感受末梢膜蛋白:有 2 种,即辣椒素受体(vaniloid receptor I,VR I) 和质子门控通道。前者被伤害性热刺激而激活,一价阳离子和Ca2+ 通透性增加, Ca2+ 的增加为一价阳离子 10 倍;当组织缺氧或代谢过渡时,组织间隙H+ 增加,因 为末梢上存在质子门控通道,pH7.0 时开放,pH7.4 时关闭。 6.板书的专业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有 3 个) reflex, reflex arc, divergence,convergence,chain,Circuit,Monosynaptic reflex, Polysynaptic reflex,after-discharge, negative (positive) feedback, central inhibition , specific(non-specific)projection system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pain ,fast pain,slow pain,nociceptor ,visceral pain and referred pain . 7.参考书籍 (1)Guyton.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P566~717 (2)朱文玉主编,医学人体生理学 ,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2003,P260~267。 8.思考题或/及作业 (1)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之间的联络方式有哪些,有何生理意义? (2)丘脑特异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各有哪些特点? (3)何谓内脏痛,它有什么特征?牵涉痛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9.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为了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授课的重点内容,应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如“点点投 射特定觉,散在投射觉醒态”以帮助学生记忆丘脑特异与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 的功能特点。 10.备注 教书育人:从神经元回路及其反馈调节的知识点谈到大家生活在社会大家庭 中,其复杂性是经常存在的,望同学们正确对待复杂的事件,处理好各类事情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2005学年第 学期 NO:神经3 学科生理学。班级_03级本科授课人沈行良职称教授 课题躯体运 动的调控 学时3授课时间04.12.15教学方式讲授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脊休克、屈肌与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 (2)掌握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功能; (3)掌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通路及其功能; (4)熟悉肌梭、腱器官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 (5)了解脊髓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去大脑僵直,α及¥僵直,姿势反射, 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躯体运动概述(5min) 脊髓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40min) (一)脊髓内与运动有关的神经元与运动单位;(二)肌肉的感受器 (三)脊髓的躯体反射 (四)脊髓横断与脊休克。 三、脑干对躯体运动中的调节(20min):去大脑僵直,α及γ僵直,姿势反射。 四、小脑、基底核与躯体运动(25min): 五、大脑皮质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25min):主要运动区,锥体系与锥体外系。 六、小结(5min)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牵张反射,脊休克,去大脑僵直,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2)难点:肌肉的感受器,基底核功能。 (3)解决方法:引用叩击髌韧带可使小腿上抬的临床检查,进入肌牵张反射的 讲解,结合示意图分析腱反射的反射弧,比较性介绍两种牵张反射。用动物实验 结果和举临床病人的表现,讨论脊休克概念、主要表现和产生机制。示意图介绍 中脑横切部位所引起动物肌张力改变,向学生讲解去大脑僵 直的相关知识。结合临床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表现, 讨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们通过理论学 习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用分解图形逐步展开肌肉感受 器,指出两类肌纤维呈并联排列(右上图)。用体态教学展示 震颤麻痹的表现,讲解基底核的功能,重点介绍与临床相关知识。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课完后统一上交
海南医学院教案提要 2004 ~2005 学年 第 一 学期 NO:神经 3 学科 生理学 班级 03 级本科 授课人 沈行良 职 称 教授 课题 躯体运 动的调控 学时 3 授课时间 04.12.15 教学方式 讲授 1.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脊休克、屈肌与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 (2)掌握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功能; (3)掌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通路及其功能; (4)熟悉肌梭、腱器官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 (5)了解脊髓运动神经元,运动单位,去大脑僵直,α 及γ 僵直,姿势反射, 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内容提要、教学过程及学时分配 一、躯体运动概述(5 min) 二、脊髓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40 min) (一)脊髓内与运动有关的神经元与运动单位;(二)肌肉的感受器; (三)脊髓的躯体反射; (四)脊髓横断与脊休克。 三、脑干对躯体运动中的调节(20 min):去大脑僵直,α及γ僵直,姿势反射。 四、小脑、基底核与躯体运动(25 min): 五、大脑皮质在躯体运动中的作用(25 min):主要运动区,锥体系与锥体外系。 六、小结(5 min) 3.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牵张反射,脊休克,去大脑僵直,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2)难点:肌肉的感受器,基底核功能。 (3)解决方法:引用叩击髌韧带可使小腿上抬的临床检查,进入肌牵张反射的 讲解,结合示意图分析腱反射的反射弧,比较性介绍两种牵张反射。用动物实验 结果和举临床病人的表现,讨论脊休克概念、主要表现和产生机制。示意图介绍 中脑横切部位所引起动物肌张力改变,向学生讲解去大脑僵 直的相关知识。结合临床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表现, 讨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们通过理论学 习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用分解图形逐步展开肌肉感受 器,指出两类肌纤维呈并联排列(右上图)。用体态教学展示 震颤麻痹的表现,讲解基底核的功能,重点介绍与临床相关知识。 注:每次授课须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课完后统一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