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澳二)传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萧乾先生印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 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 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 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 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考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 譬如说,英国18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还可以参考莎土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 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了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 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早已译著等身。 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了。萧乾先生说 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自己想)尽 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 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 研究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他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 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 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 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釆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 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 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 更多的倒是保持着年轻人的秉性: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
2011 届高考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萧乾先生印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 1988 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 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 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 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 譬如说,英国 18 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 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了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 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早已译著等身。 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了。萧乾先生说: “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自己想)尽 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 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 研究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他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 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 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 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 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 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 更多的倒是保持着年轻人的秉性: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
闻工作有关,这种秉性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新闻 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20世纪9年代后期,他还在为翻译《朮利 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是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 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 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 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我的意思是最好釆取“两分法”:争议 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在文学史上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应该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 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 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世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 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版《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 表明一位译著等身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意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著、 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 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 个厚道、学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 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解析:A项,从“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作者 的翻译工作是给予肯定的,“不过表明…”与文意不符。B项,作者写这段故事是 为了表现萧乾的坦率。D项,“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不对,委婉是传主说话的方式。 答案:CE
闻工作有关,这种秉性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新闻 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他还在为翻译《尤利 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是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 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 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 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争议 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在文学史上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应该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 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 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世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 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改) 1. 下 列 对 传 记 有 关 内 容 的 分 析 和 概 括 , 最 恰 当 的 两 项 是 ( )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版《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 表明一位译著等身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意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著、 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 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 个厚道、学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 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解析:A 项,从“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作者 的翻译工作是给予肯定的,“不过表明……”与文意不符。B 项,作者写这段故事是 为了表现萧乾的坦率。D 项,“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不对,委婉是传主说话的方式。 答案:CE
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至于兰姆的作品……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 作了”的含意。它的意思是: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可以参考全集的翻译,翻 译《伊利亚随笔》没有可参考的,得独立工作。可见翻译工作不容易。理解了这点, 回答此题就不难了。 答案:①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 ②他主张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 品,要独立思考 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 谷 解析:作者第一次看到小纸条是与萧老先生初次见面时,他初步感觉到萧老先生比较 惜时。文中第二次提到,一方面再次说明小纸条的存在,另一方面作者又写出了萧乾 先生不会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釆取含蓄委婉的方式给以暗示的细节,更全面地 表现了萧乾先生的特点 答案:第一次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 方文化的露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两次提 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却仍注意尊重他人,不 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特点 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 答
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至于兰姆的作品……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 作了”的含意。它的意思是: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可以参考全集的翻译,翻 译《伊利亚随笔》没有可参考的,得独立工作。可见翻译工作不容易。理解了这点, 回答此题就不难了。 答案:①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 ②他主张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 品,要独立思考。 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作者第一次看到小纸条是与萧老先生初次见面时,他初步感觉到萧老先生比较 惜时。文中第二次提到,一方面再次说明小纸条的存在,另一方面作者又写出了萧乾 先生不会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含蓄委婉的方式给以暗示的细节,更全面地 表现了萧乾先生的特点。 答案:第一次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 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两次提 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却仍注意尊重他人,不 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特点。 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 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纵观全文,尤其是第一、四、五、六段的内容,概括特点时注意不 要照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话作答。回答启发时,注意多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思考。本文 多处使用了对话;另外,作者在文中很客观地评价了萧乾的“倔”,考生抓住这两点 写启发即可 答案:特点:①支持背定年轻人的工作,鼓励独立的工作方式;②说话文雅和蔼, 待人温和,厚道、有修养;③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④有较真、执着, 甚至“倔”的一面;⑤对于个人的尊严敏感且较真。(答出四条即可) 启发:①写人物传记时要写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多使用对话;②要瓣证地、全面地 表现人物,这样传主才更有立体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王波 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 一个新的教授职位。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 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 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 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 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 “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 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 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 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干疮百孔。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
解析:回答本题要纵观全文,尤其是第一、四、五、六段的内容,概括特点时注意不 要照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话作答。回答启发时,注意多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思考。本文 多处使用了对话;另外,作者在文中很客观地评价了萧乾的“倔”,考生抓住这两点 写启发即可。 答案:特点:①支持肯定年轻人的工作,鼓励独立的工作方式;②说话文雅和蔼, 待人温和,厚道、有修养;③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④有较真、执著, 甚至“倔”的一面;⑤对于个人的尊严敏感且较真。(答出四条即可) 启发:①写人物传记时要写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多使用对话;②要辩证地、全面地 表现人物,这样传主才更有立体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王波 1913 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 一个新的教授职位。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 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 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 年,20 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 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 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 “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 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 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 22 年后浮现。1900 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 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 18 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
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1914年,在军国主义 分孑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 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很快他便后悔了。两年后,他再次签 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 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 持到底,继续工作”。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刨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 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 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徳国。部分人在普朗 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 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 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 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 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 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 不离去。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 的科学研究。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他写到:“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 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 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 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 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 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在演讲中, 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 生的科学
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1914 年,在军国主义 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 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很快他便后悔了。两年后,他再次签 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 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 持到底,继续工作”。1920 年 10 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 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 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部分人在普朗 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 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 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 哈伯最终在 1934 年死于流亡途中。爱因斯坦则在 1935 年远走美国。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 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 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 不离去。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 的科学研究。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他写到:“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 可惜的是,在 1944 年 2 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 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5 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 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 1945 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 87 岁的老 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 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在演讲中, 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 生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