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 必然使五分之一的居民“村社化”成农业劳动组合的那个计 划中的组织,其第一个特点就是如此。我们从这里就可看出,为 祖国所选择的另一条道路的性质将是怎样的。雇佣劳动现在是那 些“缴不起学费”和生活费的人们的唯一生活来源,它将被无报 酬的义务劳动所代替。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惶惑不安:不要忘 记,居民换到了享受普及中等教育的幸福。 我们再往下讲吧。作者迁就欧洲大陆盛行的那种反对男女合 校的成见,计划把男女中学分开,其实男女合校是比较合理的。中 学里“最标准的名额将是每班50名,即10班500名,亦即农庄 中学共有1000名(男女生各500名)”。其中有“男女工人”各125 名和相应数量的半劳力。尤沙柯夫说:“如果我指出,这么多工人 在小俄罗斯能耕种2500俄亩熟地,那么大家就会知道,中学的劳 动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而且,除了这些工人以外,还有以做工来“抵偿”教育费和 生活费的“固定工人”。固定工人有多少呢?每年将有45名男女 毕业生。三分之一的男生将去服3年兵役(现在服兵役的人数是 四分之一。作者把这个数字扩大到三分之一,而把服役期限缩短 成3年)。“如果使其余三分之二的男生也受到同样的待遇,即把 他们留在中学里做工以抵偿自己的和入伍同学的教育费,这也没 有什么不公正。为了同样的目的也可以把全体女生留在学校里。” 在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的祖国里正在建立起来的新秩序的组 织,已被叙述得愈来愈明确。现在,一切俄国臣民都有服兵役的 义务,又因为适合应征年龄的人数超过了所需的军人人数,所以 后者要用抽签的办法来挑选。在村社化的生产单位中,征募新兵 也要用抽签来挑选,但是其余的人也要受“同样的待遇”,即必须
必然使五分之一的居民 “村社化” 成农业劳动组合的那个计 划中的组织,其第一个特点就是如此。我们从这里就可看出,为 祖国所选择的另一条道路的性质将是怎样的。雇佣劳动现在是那 些 “缴不起学费” 和生活费的人们的唯一生活来源,它将被无报 酬的义务劳动所代替。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惶惑不安:不要忘 记,居民换到了享受普及中等教育的幸福。 我们再往下讲吧。作者迁就欧洲大陆盛行的那种反对男女合 校的成见,计划把男女中学分开,其实男女合校是比较合理的。中 学里 “最标准的名额将是每班50名,即10班500名,亦即农庄 中学共有1000名(男女生各500名)”。其中有“男女工人”各125 名和相应数量的半劳力。尤沙柯夫说:“如果我指出,这么多工人 在小俄罗斯能耕种2500俄亩熟地,那么大家就会知道,中学的劳 动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而且,除了这些工人以外,还有以做工来 “抵偿” 教育费和 生活费的 “固定工人”。固定工人有多少呢?每年将有45名男女 毕业生。三分之一的男生将去服3年兵役 (现在服兵役的人数是 四分之一。作者把这个数字扩大到三分之一,而把服役期限缩短 成3年)。“如果使其余三分之二的男生也受到同样的待遇,即把 他们留在中学里做工以抵偿自己的和入伍同学的教育费,这也没 有什么不公正。为了同样的目的也可以把全体女生留在学校里。” 在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的祖国里正在建立起来的新秩序的组 织,已被叙述得愈来愈明确。现在,一切俄国臣民都有服兵役的 义务,又因为适合应征年龄的人数超过了所需的军人人数,所以 后者要用抽签的办法来挑选。在村社化的生产单位中,征募新兵 也要用抽签来挑选,但是其余的人也要受“同样的待遇”,即必须 22 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
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 23 服役3年,诚然,不是服兵役,而是在中学里做工。他们应该以 做工来抵偿入伍同学的生活费。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做工还帐 呢?不是,只有那些缴不起学费的人才要做工还帐。作者在上文 中已经讲过这个附带条件,而在下文中我们将会看到,他为那些 能够缴纳学费的人,大体上计划建立一种保持旧形式的特别中学。 试问,究竞为什么只要求那些缴不起学费的人以做工来抵偿入伍 同学的生活费呢?为什么不要求缴得起学费的人这样做呢?原因 很明显。既然中学生分为缴纳学费的和免缴学费的,那么可见,改 革并没有触动现在的社会结构,这一点尤沙柯夫先生本人也知道 得非常清楚。既然如此,可见国家总的开支(用在士兵身上的)将 由没有生活资料的人来担负①,正象他们现在以间接税等等的形 式负担这种费用一样。那么新制度的特点在哪里呢?在于现在没 有生活资料的人可以出卖劳动力,而在新制度下,他们必须无报 酬地做工(即只得到生活费)。丝毫不容怀疑,这样一来俄国就可 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波折。可能长“无产阶级脓疮”的自 由雇佣劳动将被废除而代之以…无报酬的义务劳动。 进行无报酬的义务劳动的人会受到与这种情形相适合的待 遇,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请听吧,这位民粹主义者(“人民之 友”)紧接着向我们说了些什么: “同时,如果准许那些毕业后留校3年的青年人之间结婚,如 果为成家的工人建筑单独的宿舍,如果中学的收入能够在他们离 开学校时发给他们一点即使是很微薄的现金津贴和实物津贴,那 么,留校3年会比服兵役轻松得多” 这种优惠的条件会使居民想方设法去上中学,这岂不是显而 ①否则就不能维持前者对后者的统治
服役3年,诚然,不是服兵役,而是在中学里做工。他们应该以 做工来抵偿入伍同学的生活费。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做工还帐 呢?不是,只有那些缴不起学费的人才要做工还帐。作者在上文 中已经讲过这个附带条件,而在下文中我们将会看到,他为那些 能够缴纳学费的人,大体上计划建立一种保持旧形式的特别中学。 试问,究竟为什么只要求那些缴不起学费的人以做工来抵偿入伍 同学的生活费呢?为什么不要求缴得起学费的人这样做呢?原因 很明显。既然中学生分为缴纳学费的和免缴学费的,那么可见,改 革并没有触动现在的社会结构,这一点尤沙柯夫先生本人也知道 得非常清楚。既然如此,可见国家总的开支(用在士兵身上的)将 由没有生活资料的人来担负①,正象他们现在以间接税等等的形 式负担这种费用一样。那么新制度的特点在哪里呢?在于现在没 有生活资料的人可以出卖劳动力,而在新制度下,他们必须无报 酬地做工(即只得到生活费)。丝毫不容怀疑,这样一来俄国就可 以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波折。可能长 “无产阶级脓疮” 的自 由雇佣劳动将被废除而代之以……无报酬的义务劳动。 进行无报酬的义务劳动的人会受到与这种情形相适合的待 遇,那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请听吧,这位民粹主义者 (“人民之 友”)紧接着向我们说了些什么: “同时,如果准许那些毕业后留校3年的青年人之间结婚,如 果为成家的工人建筑单独的宿舍,如果中学的收入能够在他们离 开学校时发给他们一点即使是很微薄的现金津贴和实物津贴,那 么,留校3年会比服兵役轻松得多……” 这种优惠的条件会使居民想方设法去上中学,这岂不是显而 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 23 ① 否则就不能维持前者对后者的统治
24 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 易见的事情。你们自己想想吧:第一,准许结婚。诚然,根据现 行民法,结婚根本不需要请求准许(领导者的准许)。不过请注意, 他们是男女中学生,虽然他们已到25岁,但是毕竞还是中学生。 如果不准许大学生结婚,难道会准许中学生结婚吗?而准许是由 校方领导人决定的,因而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决定的,显然没 有理由担心他们会故意刁难。这些毕业生虽然留在学校里当固定 工人,但是他们已经不是中学生了。然而对他们,对这些2一27 岁的人,还要谈准许结婚问题。不能不承认,祖国所选择的新道 路会连带地稍稍缩小俄国公民的公民权能,但是也必须承认,没 有牺牲就不能享受普及中等教育的幸福。第二,为成家的工人建 筑的单独宿舍,一定不会比现在工厂工人所住的小笼子更坏些。第 三,固定工人会得到“微薄的津贴”。毫无疑问,居民会酷爱这种 在校方领导人保护下过平静生活的优越条件,而不愿遭受资本主 义波澜的袭击,他们酷爱到这种程度,有些工人竞愿意永远留在 中学里(大概是报答准许他们结婚吧)。“永远留在学校和依附于 (原文如此!)学校的少数固定工人,会充实农庄中学的这些劳动 力。这就是我们农业中学可能得到而决非空想的劳动力。” 请看!这里有什么“空想”呢?“依附”于准许他们结婚的校 方当局的无报酬的固定工人,一请去问问任何一位老农吧,他 会根据亲身的经验告诉你,这一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待续)① 载于1895年11月25日 译自《例宁全集》俄文第5版 《萨马拉新闻》第254号 第2卷第6一69页 ① 《萨马拉新闻》没有刊登这篇文章的续。一编者注
易见的事情。你们自己想想吧:第一,准许结婚。诚然,根据现 行民法,结婚根本不需要请求准许(领导者的准许)。不过请注意, 他们是男女中学生,虽然他们已到25岁,但是毕竟还是中学生。 如果不准许大学生结婚,难道会准许中学生结婚吗?而准许是由 校方领导人决定的,因而是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决定的,显然没 有理由担心他们会故意刁难。这些毕业生虽然留在学校里当固定 工人,但是他们已经不是中学生了。然而对他们,对这些21—27 岁的人,还要谈准许结婚问题。不能不承认,祖国所选择的新道 路会连带地稍稍缩小俄国公民的公民权能,但是也必须承认,没 有牺牲就不能享受普及中等教育的幸福。第二,为成家的工人建 筑的单独宿舍,一定不会比现在工厂工人所住的小笼子更坏些。第 三,固定工人会得到“微薄的津贴”。毫无疑问,居民会酷爱这种 在校方领导人保护下过平静生活的优越条件,而不愿遭受资本主 义波澜的袭击,他们酷爱到这种程度,有些工人竟愿意永远留在 中学里 (大概是报答准许他们结婚吧)。“永远留在学校和依附于 〈原文如此!!〉学校的少数固定工人,会充实农庄中学的这些劳动 力。这就是我们农业中学可能得到而决非空想的劳动力。” 请看!这里有什么“空想”呢?“依附”于准许他们结婚的校 方当局的无报酬的固定工人,—— 请去问问任何一位老农吧,他 会根据亲身的经验告诉你,这一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待续)① 载于1895年11月25日 《萨马拉新闻》第254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第2卷第61—69页 24 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 ① 《萨马拉新闻》没有刊登这篇文章的续。——编者注
25 对工厂工人罚款法的解释0 (1895年秋) 什么是罚款? 如果问一个工人知不知道什么是罚款,他也许会觉得问得 奇怪。既然他经常要付罚款,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是罚款呢?这有什 么可问的呢? 但是,这不过是一种感觉,似乎没有什么可问的了。其实大多 数工人对罚款并没有正确的了解。 人们通常认为,罚款就是工人因使厂主受到损失而付给厂主 的钱。这是不对的。罚款和赔偿损失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一个工 人使另一个工人受到某种损失,后者可以要求赔偿(例如要求赔偿 弄坏的衣料),但是不能对那个工人罚款。同样,一个厂主使另一个 厂主受到损失(例如没有按期交货),后者可以要求赔偿,但是不能 对那个厂主罚款。对平等的人是要求赔偿损失,只有对下属才能处 以罚款。因此赔偿损失要经过法院审判,罚款则不经法院而是由 主规定的。有时还有这样的情形,厂主并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也规 定了要罚款:例如吸烟罚款。罚款是一种处分,而不是赔偿损失。例 如,有一个工人在吸烟时不小心烧毁了厂主的布匹,那厂主不仅要
对工厂工人罚款法的解释20 (1895年秋) 一 什么是罚款? 如果问一个工人知不知道什么是罚款,他也许会觉得问得 奇怪。既然他经常要付罚款,怎么会不知道什么是罚款呢?这有什 么可问的呢? 但是,这不过是一种感觉,似乎没有什么可问的了。其实大多 数工人对罚款并没有正确的了解。 人们通常认为,罚款就是工人因使厂主受到损失而付给厂主 的钱。这是不对的。罚款和赔偿损失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一个工 人使另一个工人受到某种损失,后者可以要求赔偿(例如要求赔偿 弄坏的衣料),但是不能对那个工人罚款。同样,一个厂主使另一个 厂主受到损失(例如没有按期交货),后者可以要求赔偿,但是不能 对那个厂主罚款。对平等的人是要求赔偿损失,只有对下属才能处 以罚款。因此赔偿损失要经过法院审判,罚款则不经法院而是由厂 主规定的。有时还有这样的情形,厂主并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也规 定了要罚款:例如吸烟罚款。罚款是一种处分,而不是赔偿损失。例 如,有一个工人在吸烟时不小心烧毁了厂主的布匹,那厂主不仅要 25
26 对工厂工人罚款法的解释 对他处以吸烟罚款,还要扣他一笔工钱来赔偿烧毁的布匹。从这个 例子可以明显地看出罚款和赔偿损失的区别。 罚款的目的不是为了赔偿损失,而是为了建立纪律,也就是 使工人服从厂主,强迫工人执行厂主的命令,上工的时候听从厂 主。罚款法就是这么说的:罚款是“工厂经理为维护制度而以私 人权力所施加的现金处分”。因此罚款的多少不是由损失的大小, 而是由工人工作草率的程度决定的:工作愈草率,对厂主愈是不 服从,对厂主的要求违抗得愈厉害,罚款也就愈多。谁替厂主做 工,他显然就成了不自由的人:他必须听从厂主,而厂主可以惩 罚他。从前农奴给地主干活,受地主惩罚。现在工人替资本家做 工,受资本家惩罚。全部差别只在于,不自由的人从前是挨棍子 打,现在是挨卢布打。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一点,他们会说:工厂里没有纪律,大量 工人就不能进行共同的工作:必须有工作制度,必须遵守这种制 度,惩罚违反这种制度的人。他们会说:因此,课处罚款并不是 因为工人是不自由的人,而是因为共同的工作需要一种制度。 这种意见是完全不正确的,虽然初看起来它可能使人迷惑。只 有那些不愿意让工人知道自己是处于不自由地位的人才会发表这 样的意见。确实,进行任何共同的工作都需要一种制度。但是,难 道工作的人服从厂主的专横,即服从那些自己不工作,只不过因为 占有了全部机器、工具和原料才有势力的人的专横也是必要的吗? 没有制度,不要求大家都服从这种制度,就不能进行共同的工作: 但是不要求工人服从厂主,也可以进行共同工作。共同的工作确 实要求监督大家都遵守制度,但是它决不要求把监督别人的权
对他处以吸烟罚款,还要扣他一笔工钱来赔偿烧毁的布匹。从这个 例子可以明显地看出罚款和赔偿损失的区别。 罚款的目的不是为了赔偿损失,而是为了建立纪律,也就是 使工人服从厂主,强迫工人执行厂主的命令,上工的时候听从厂 主。罚款法就是这么说的:罚款是 “工厂经理为维护制度而以私 人权力所施加的现金处分”。因此罚款的多少不是由损失的大小, 而是由工人工作草率的程度决定的:工作愈草率,对厂主愈是不 服从,对厂主的要求违抗得愈厉害,罚款也就愈多。谁替厂主做 工,他显然就成了不自由的人;他必须听从厂主,而厂主可以惩 罚他。从前农奴给地主干活,受地主惩罚。现在工人替资本家做 工,受资本家惩罚。全部差别只在于,不自由的人从前是挨棍子 打,现在是挨卢布打。 也许有人会反对这一点,他们会说:工厂里没有纪律,大量 工人就不能进行共同的工作;必须有工作制度,必须遵守这种制 度,惩罚违反这种制度的人。他们会说:因此,课处罚款并不是 因为工人是不自由的人,而是因为共同的工作需要一种制度。 这种意见是完全不正确的,虽然初看起来它可能使人迷惑。只 有那些不愿意让工人知道自己是处于不自由地位的人才会发表这 样的意见。确实,进行任何共同的工作都需要一种制度。但是,难 道工作的人服从厂主的专横,即服从那些自己不工作,只不过因为 占有了全部机器、工具和原料才有势力的人的专横也是必要的吗? 没有制度,不要求大家都服从这种制度,就不能进行共同的工作; 但是不要求工人服从厂主,也可以进行共同工作。共同的工作确 实要求监督大家都遵守制度,但是它决不要求把监督别人的权 26 对工厂工人罚款法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