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分化。这一著作中的材料后来为列宁使用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一书中。 列宁1895年11月发表的《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和1897年 底写的《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是两篇在内容上有联系的文 章,它们都是为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分子谢·尤沙柯夫的一个反 动和空想的计划而写的。对这个既涉及教育问题、也涉及经济问题 的计划,尤沙柯夫一再发表文章加以宣扬。他提出在农业中学实行 穷学生通过服工役来代替缴纳学费的中等义务教育。尤沙柯夫认 为这种中学会成为大型的农业劳动组合,他把这样的计划当作民 粹主义的生产“村社化”的第一步,当作俄国要避免资本主义波折 所必须选择的那条新道路的一部分。列宁认为,生产“村社化”的计 划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而要通过这样的计划来使俄 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是不可能的。和上述两篇文章属同一 类的,还有列宁于1897年9月写的《论报纸上的一篇短文》。列宁 的这篇短文对自由主义民粹派分子尼·列维茨基提出的在全体农 民中推行义务互助人寿保险的空想计划进行了批判。 列宁1897年底在流放地写的《我们拒绝什么遗产?》一文也是 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的错误论调的。当时自由主义民粹派的报刊 制造舆论,说什么马克思主义者抛弃优秀的传统,拒绝革命民主主 义的思想“遗产”。列宁驳斥说,讲到承受遗产时,一定不能把60年 代启蒙派的遗产和民粹派的遗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混同起 来。民粹派自认是60年代遗产的继承者,而实际上在一系列有关 俄国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上都落后于60年代的启蒙派。列宁把俄 国60年代启蒙派的观点同民粹派的观点以及同社会民主党人的 观点作了对比,接着指出,更彻底、更忠实的“遗产”保存者,不是民
分化。这一著作中的材料后来为列宁使用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一书中。 列宁1895年11月发表的《农庄中学与感化中学》和1897年 底写的《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是两篇在内容上有联系的文 章,它们都是为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分子谢·尤沙柯夫的一个反 动和空想的计划而写的。对这个既涉及教育问题、也涉及经济问题 的计划,尤沙柯夫一再发表文章加以宣扬。他提出在农业中学实行 穷学生通过服工役来代替缴纳学费的中等义务教育。尤沙柯夫认 为这种中学会成为大型的农业劳动组合,他把这样的计划当作民 粹主义的生产“村社化”的第一步,当作俄国要避免资本主义波折 所必须选择的那条新道路的一部分。列宁认为,生产“村社化”的计 划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而要通过这样的计划来使俄 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是不可能的。和上述两篇文章属同一 类的,还有列宁于1897年9月写的《论报纸上的一篇短文》。列宁 的这篇短文对自由主义民粹派分子尼·列维茨基提出的在全体农 民中推行义务互助人寿保险的空想计划进行了批判。 列宁1897年底在流放地写的《我们拒绝什么遗产?》一文也是 批判自由主义民粹派的错误论调的。当时自由主义民粹派的报刊 制造舆论,说什么马克思主义者抛弃优秀的传统,拒绝革命民主主 义的思想“遗产”。列宁驳斥说,讲到承受遗产时,一定不能把60年 代启蒙派的遗产和民粹派的遗产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混同起 来。民粹派自认是60年代遗产的继承者,而实际上在一系列有关 俄国社会生活的重要问题上都落后于60年代的启蒙派。列宁把俄 国60年代启蒙派的观点同民粹派的观点以及同社会民主党人的 观点作了对比,接着指出,更彻底、更忠实的“遗产”保存者,不是民 前 言
列宁全集第二卷 粹派,而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保存 遗产,不象档案保管员保存故纸堆:保存遗产并不是局限于遗产, 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遗产得到发扬。列宁的这篇文章具有 重大意义,它不仅批判了俄国的自由主义民粹派,而且从正面阐明 了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对待本国革命传统的问题
粹派,而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保存 遗产,不象档案保管员保存故纸堆;保存遗产并不是局限于遗产, 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遗产得到发扬。列宁的这篇文章具有 重大意义,它不仅批判了俄国的自由主义民粹派,而且从正面阐明 了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对待本国革命传统的问题。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卷
弗·伊·列宁 (1897年)
弗·伊列宁(1897年)
BCEE-INERNOERE-TCN-ERCRNEN 紀 瑞,2楼鲁彩智的刷偿让属了 念恩格 工楼 HERUAEMT 第二卷第人期合刊
列宁《弗里德希·恩格斯》一文的中译—《纪念恩格斯》,载于1938年《群众》周刊第2卷8、9期合刊
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95年9月7日〔19日]以后) 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 颗多么伟大的心停止跳动了!① 1895年新历8月5日(7月24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伦 敦与世长辞了。在他的朋友卡尔·马克思(1883年逝世)之后,恩 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自 从命运使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遇之后,这两位 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因此,要了解弗里德里 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有什么贡献,就必须清楚地了解马克思的 学说和活动对现代工人运动发展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指 出,工人阶级及其要求是现代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现代经济制度 在造成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必然造成并组织无产阶级。他们指出, 能使人类摆脱现在所受的灾难的,并不是个别高尚人物善意的尝 试,而是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 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 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到现在为止的全 部有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是不断更替地由一些社 会阶级统治和战胜另一些社会阶级的历史。这种情形,在阶级斗争 ①见尼·阿·涅克拉索夫的诗纪念杜勃罗留波夫》。一编者注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 (1895年9月7日〔19日〕以后) 一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 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停止跳动了!① 1895年新历8月5日(7月24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伦 敦与世长辞了。在他的朋友卡尔·马克思(1883年逝世)之后,恩 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自 从命运使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遇之后,这两位 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因此,要了解弗里德里 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有什么贡献,就必须清楚地了解马克思的 学说和活动对现代工人运动发展的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指 出,工人阶级及其要求是现代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现代经济制度 在造成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必然造成并组织无产阶级。他们指出, 能使人类摆脱现在所受的灾难的,并不是个别高尚人物善意的尝 试,而是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 在他们的科学著作中,最先说明了社会主义不是幻想家的臆造,而 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到现在为止的全 部有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都是不断更替地由一些社 会阶级统治和战胜另一些社会阶级的历史。这种情形,在阶级斗争 1 ① 见尼·阿·涅克拉索夫的诗《纪念杜勃罗留波夫》。——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