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部除毛①术部除毛,最好在手术前一天进行,防止术部皮肤的充血、出血②逆毛剪,顺毛剃,也可用脱毛剂(硫化钠50g氧化锌100g、淀粉100g加温水调成糊状)除毛范围要超过切口20~25cm,小动物1015cm(2)术部消毒①术部消毒范围要达剪毛区域②术部皮肤消毒常用的药物有i2~5%碘和75%酒精i10%(含碘1%)聚乙烯酮碘i0.1%的新洁尔灭iv0.2%利凡诺V0.1%高锰酸钾(粘膜)vi2~4%硼酸(眼)vi2%煤酚皂液(蹄)③术部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i二遍碘法:碘一一酒精一一碘划线术口(麻醉)——碘——酒精一—碘划线术口i消毒顺序可从内到外(正常手术)或从外到中心(污染创口)(3)术部隔离①隔离创部有大、小、条型、L型、方形等,可用创布钳固定于保定绳或皮肤②隔离创布有棉布质、塑料创布、橡皮洞巾而现在还有一次性粘贴塑料薄膜隔离创布7.手术室的常规要求与消毒(1)手术室的基本要求(书上九点)①手术室要有一定的空间、墙及地面要便于清洁与消毒:有良好的灯光照明、供水、排水、通风、防蝇、防尘系统②最好有分开的无菌手术室和染菌手术室(2)手术室工作常规(3)手术室的消毒①人工紫外线照射消毒,照2小时②甲醛重熏消毒③地面可用戊二醛(复合)0.5%,拖擦地面野外手术场地不宜刮风扬尘,粪尿污移,或临时清扫以免尘土飞扬9
9 (1) 术部除毛 ①术部除毛,最好在手术前一天进行,防止术部皮肤的充血、出血 ②逆毛剪,顺毛剃,也可用脱毛剂(硫化钠 50g 氧化锌 100g、淀粉 100g 加温水调成糊状) ③除毛范围要超过切口 20~25cm,小动物 10~15cm (2) 术部消毒 ①术部消毒范围要达剪毛区域 ②术部皮肤消毒常用的药物有 ⅰ 2~5%碘酊和 75%酒精 ⅱ 10%(含碘 1%)聚乙烯酮碘 ⅲ 0.1%的新洁尔灭 ⅳ 0.2%利凡诺 ⅴ 0.1%高锰酸钾(粘膜) ⅵ 2~4%硼酸(眼) ⅶ 2%煤酚皂液(蹄) ③术部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 ⅰ 二遍碘酊法:碘酊——酒精——碘酊划线术口(麻醉) ——碘酊——酒精——碘酊划线术口 ⅱ 消毒顺序可从内到外(正常手术)或从外到中心(污染创口) (3) 术部隔离 ①隔离创部有大、小、条型、L 型、方形等,可用创布钳固定于保定绳或皮肤 ②隔离创布有棉 布质、塑 料创布、 橡皮洞巾 而现在还有一次 性粘贴塑 料薄膜隔 离创布 7.手术室的常规要求与消毒 (1) 手术室的基本要求(书上九点) ①手术室要有一 定的空间 、墙及地 面要便于 清洁与消 毒;有 良好的灯光照明、供水、排水、通风、防蝇、防尘系统 ②最好有分开的无菌手术室和染菌手术室 (2) 手术室工作常规 (3) 手术室的消毒 ①人工紫外线照射消毒,照 2 小时 ②甲醛重熏消毒 ③地面可用戊二醛(复合)0.5%,拖擦地面 ④野外手术场地不宜刮风扬尘,粪尿污秽,或临时清扫以免尘土飞扬
8.思考题①什么是灭菌术、抗菌术?P7②手术感染的途径有哪些?P7P8③手术人员的消毒、手臂消毒、穿戴隔离顺序是什么?④动物术部的准备与消毒隔离方法是?P9③煮沸灭菌的时间要求?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温P8度、时间要求?化学消毒常用药液及浓度是什么?③手术室(场地)的消毒方法有哪些?P9第四章外科麻醉1.麻醉的基本概念麻醉: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畜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目的麻醉学:研究消除病畜手术疼痛,保证病畜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2.现代麻醉学包括临床麻醉学、复苏学、重症治疗学及疼痛治疗学等,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和危重病医学的综合性学科3.麻醉的基本任务①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②保障手术者和病畜的安全③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4.麻醉的分类①局部麻醉②全身麻醉第一节局部麻醉1.概念(主干到分支:神经干→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利用某些药物有选择的暂时阻断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使其分布或支配的相应局部组织暂时性丧失痛觉的一种麻醉方法,此称为局部麻醉2.局部麻醉药(外科经常考麻醉剂量)主要有: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10
10 8.思考题 ①什么是灭菌术、抗菌术? P7 ②手术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P7 ③手术人员的消毒、手臂消毒、穿戴隔离顺序是什么? P8 ④动物术部的准备与消毒隔离方法是? P9 ⑤煮沸灭菌的时间要求?高压蒸汽灭菌的压力、温 度、时间要求?化学消毒常用药液及浓度是什么? P8 ⑥手术室(场地)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P9 1.麻醉的基本概念 第四章 外科麻醉 麻 醉 :指用药物或其他 方法,使病 畜整个机 体或机 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目的 麻醉学:研究消除病畜手术疼痛,保证病畜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科学 2.现代麻醉学 包括临床麻醉学 、复苏学 、重症治 疗学及疼 痛治疗学 等,是 一 门研究麻醉、镇 痛、急救 复苏和危 重病医学 的综合性 学科 3.麻醉的基本任务 ①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 ②保障手术者和病畜的安全 ③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4.麻醉的分类 ①局部麻醉 ②全身麻醉 第一节 局部麻醉 1.概念(主干到分支:神经干→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利用某些药物有选择的暂时阻断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以及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 使其分布或支配 的相应局 部组织暂 时性丧失 痛觉的一 种麻醉方 法,此称为局 部 麻 醉 2.局部麻醉药(外科经常考麻醉剂量) 主要有: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1)盐酸普鲁卡因①用药后1~3min起作用,维持0.5~1h,穿透能力弱,不宜用作表面麻醉②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浓度→0.51%作浸润麻醉,2~5%作传导麻醉③临床上常在250~500ml中加0.1%肾上腺素1ml,目的是加强血管收缩止血,又可防止药物过快被吸收④副作用:该药用量太大时可能会中毒,惊厥,一般大家畜不宜超过2g/头(2)利多卡因(穿透力大→可配浓度低的)①作用和普鲁卡因相似②但2%浓度以上时,穿透性、扩散性、毒性都较大,维持时间达1小时以上③常用0.25~0.5%或2%浓度(3)丁卡因①作用迅速,有很强的穿透力,常用于表面麻醉②但毒性很强,是普鲁卡因的12~13倍③常用于角膜麻醉(眼):浓度05%④鼻、喉、口腔可用1~2%浓度3.局部麻醉的方法主要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脊髓麻醉(1)表面麻醉①利用麻醉药渗透作用,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浅在的神经末梢而称之为表面麻醉②用手眼、鼻、口腔、咽喉、气管、尿道等处③方法有:点滴、涂敷、喷雾、灌注等②常用0.5%~1%丁卡因,一次限量40毫克(2)局部浸润麻醉①沿着手术切口线皮下注射或分层注射麻醉药,阻滞神经末梢而称之为局部浸润麻醉②根据注射方式、范围不同可以分为直线、扇形菱形、基部、分层浸润、直线+扇形浸润麻醉③常用0.25~0.5%盐酸普鲁卡因基部麻醉分层浸润麻醉11
11 (1) 盐酸普鲁卡因 ①用药后 1~3min 起作用,维持 0.5~1h,穿透能力弱,不宜用作表面麻醉 ②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浓度→0.5~1%作浸润麻醉,2~5%作传导麻醉 ③临床上常在 250~500ml 中加 0.1%肾上腺素 1ml,目 的是加强血管收缩止血,又可防止药物过快被吸收 ④副作用:该药用量太大时可能会中毒,惊厥,一般大家畜不宜超过 2g/头 (2) 利多卡因(穿透力大→可配浓度低的) ①作用和普鲁卡因相似 ②但 2%浓度以上时,穿透性、扩散性、毒性都较大,维持时间达 1 小时以上 ③常用 0.25~0.5%或 2%浓度 (3) 丁卡因 ①作用迅速,有很强的穿透力,常用于表面麻醉 ②但毒性很强,是普鲁卡因的 12~13 倍 ③常用于角膜麻醉(眼);浓度 0.5% ④鼻、喉、口腔可用 1~2%浓度 3.局部麻醉的方法 主要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脊髓麻醉 (1) 表面麻醉 ①利用麻醉药渗透作用,使其透过粘膜而 阻滞浅在的神经末梢而称之为表面麻醉 ②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尿道等处 ③方法有:点滴、涂敷、喷雾、灌注等 ②常用 0.5%~1%丁卡因,一次限量 40 毫克 (2) 局部浸润麻醉 ①沿着手术切口线皮下注射或分层注射麻醉 药,阻滞神经末梢而称之为局部浸润麻醉 ②根据注射方式 、范围不 同可以分 为直线、 扇形 菱形、基部、分层浸润、直线+扇形浸润麻醉 ③常用 0.25~0.5%盐酸普鲁卡因 基部麻醉 分层浸润麻醉
思考题6(3)传导麻醉①在某些神经干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所支配最用助用神2、等下级押照区域的神经阻滞而失去痛觉,则称之为传导麻醉②常用2~5%盐酸普鲁卡因,如腰旁神经传导麻醉(4)脊髓麻醉①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椎管内,阻滞脊神经传导,使其支配的区域无痛而称之为脊髓麻醉②临床上可分为硬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脊髓穿刺进针过程i消毒皮肤,覆盖消毒巾,在穿刺点用0.5~1%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选用细腰椎穿刺针(22~26G),正中进行穿刺时,腰穿针应与棘突平行方向刺入,针尖经过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面进入硬膜外腔,再向前推进,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就进入蛛网膜下腔ii穿过黄韧带有落空感通穿过硬脊膜有破膜感iv拔出针芯由脑脊液流出硬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i进针点有第一、二尾椎;腰荐椎之间(百会)i皮肤——椎骨间隙——椎管骨膜——脊硬膜外腔(硬膜外腔麻醉)——脊硬膜、脊蛛网膜——脊蛛网膜下腔麻醉(有脑脊液)一一脊软膜、脊神经通本麻醉方法临床上不常用第二节全身麻醉1.概述①利用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从而暂时地使机体的意识、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一种麻醉方法,此称为全身麻醉②根据麻醉程度又可分为浅、深麻醉③根据给药途径又可分为吸入性和非吸入性麻醉非吸入性麻醉还可分肌注、静注、口服等麻醉④为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副作用,又可细分为单纯、复合、配合,合并、基础麻醉③近年来发展了新的麻醉方法:安定无痛麻醉(镇痛药+安定药)分离麻醉:用某种药物(如氯胺酮)阻断大脑联络经路和丘脑向新皮层的投射,仅短暂和轻微的抑制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使动物感觉不痛,但一些保护性反射仍然存在的一种麻醉12
12 (3) 传导麻醉 ①在某些神经干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所支配 区域的神经阻滞 而失去痛 觉,则称 之为传 导 麻 醉 ②常用 2~5%盐酸普鲁卡因,如腰旁神经传导麻醉 (4) 脊髓麻醉 ①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椎管内,阻滞脊神经传 导,使其支配的区域无痛而称之为脊髓麻醉 ②临床上可分为硬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 脊髓穿刺进针过程 ⅰ 消毒皮肤,覆盖消毒巾,在穿刺点用 0.5~1%普鲁卡因作 浸润麻醉,选用细腰椎穿刺针(22~26G),正中进行穿 刺时,腰穿针应与棘突平行方向刺入,针尖经过皮肤、皮 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面进入硬膜外腔,再向 前推进,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就进入蛛网膜下腔 ⅱ 穿过黄韧带有落空感 ⅲ 穿过硬脊膜有破膜感 ⅳ 拔出针芯由脑脊液流出 硬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 ⅰ 进针点有第一、二尾椎;腰荐椎之间(百会) ⅱ 皮肤——椎骨间隙——椎管骨膜——脊硬膜外腔(硬 膜外腔麻醉)——脊硬膜、脊蛛网膜——脊蛛网膜下 腔麻醉(有脑脊液)——脊软膜、脊神经 ⅲ 本麻醉方法临床上不常用 1.概述 第二节 全身麻醉 ①利用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从而暂时地使机体的意 识、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一种麻醉方法,此称为全身麻醉 ②根据麻醉程度又可分为浅、深麻醉 ③根据给药途径 又可分为 吸入性和非吸入性麻醉 非吸入性麻醉还 可分肌注 、静注、 口服等麻 醉 ④为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副作用,又可细分为单纯、复合、配合,合并、基础麻醉 ⑤近年来发展了新的麻醉方法:安定无痛麻醉(镇痛药+安定药) ⑥分离麻醉 :用某种药物(如氯胺酮)阻断大脑联络经路和丘脑向新皮 层的投射,仅短暂和轻微的抑制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 使动物感觉不痛,但一些保护性反射仍然存在的一种麻醉 思考题 6
2.全身麻醉的分期①全身麻醉过程中,随着麻醉深浅的转变,可有一定的相应症状表现,将这些症状人为的加以划分。借以辨别麻醉的深浅,即谓麻醉的分期②按进化层学说的麻醉理论,麻醉由浅渐深的顺序是大脑皮层→皮层下的间脑→中脑→桥脑→延脑→脊髓。若延脑的生命中枢(心血管及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则生命会受到严重威胁而死亡(1)第一期:朦胧期主要是大脑皮层受到初步抑制,表现精神沉郁,但还有自主意识,各种条件反射还存在(2)第二期:兴奋期由于大脑皮层受到抑制,皮层下中枢失去控制而兴奋,出现不自主运动,肌肉紧张,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律,晖叫(3)第三期:外科麻醉期根据本期麻醉的由浅入深又可分为浅、中度、深度或1、2、3、4级的外科麻醉期。一一般掌握在中度麻醉或二级麻醉程度为最佳。相应的判断标准有呼吸平稳、瞳孔正常、结膜颜色正常、疼痛消失、皮肤感觉消失、脉搏正常(4)第四期:呼吸麻痹期主要是麻醉太深,其抑制了延脑的生命中枢。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脉极细,不立即抢救,瞬间死亡来临。麻醉上严禁进入此期3.全身麻醉的种类(1)吸入性麻醉通过呼吸道吸入麻醉气体而进行全身麻醉(2)非吸入性全身麻醉主要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口服和直肠灌注给药途径的麻醉。非吸入性全身麻醉在临床上使用更为普遍4.麻醉前给药为提高麻醉安全性,减少麻醉的副作用,消除麻醉和手术中的一些不良反应的使麻醉过程平稳,常在动物麻醉前使用安定药、镇静药、镇痛药和肌肉松弛药(1)安定药:氯丙嗪、龙朋、氟哌酮(2)镇痛药:吗啡、杜冷丁、镇痛新(3)抗胆碱:阿托品(4)肌肉松弛药:氯化琥珀碱13
13 2.全身麻醉的分期 ①全身麻醉过程 中,随着 麻醉深浅 的转变, 可有一定 的相应症 状表现,将 这些症状人为的加以划分。借以辨别麻醉的深浅,即谓麻醉的分期 ②按进化层学说的麻醉理论,麻醉由浅渐深的顺序是 大脑皮层→皮层 下的间脑 →中脑→ 桥脑→延 脑→脊髓 。若延脑 的生命 中枢(心血管及 呼吸中枢 )受到抑 制,则生 命会受到 严重威胁 而死亡 (1) 第一期:朦胧期 主要是大脑皮层受到初步抑制,表现精神沉 郁,但还有自主意识,各种条件反射还存在 (2) 第二期:兴奋期 由于大脑皮层受 到抑制, 皮层下中 枢失去控 制而兴奋 ,出 现不自主运动, 肌肉紧张 ,瞳孔散 大,呼吸 不规律, 哞叫 (3) 第三期:外科麻醉期 根据本期麻醉的由浅入深又可分为浅、中度、深度或 1、2、3、4 级的外科 麻醉期。一般掌握在中度麻醉或二级麻醉程度为最佳。相应的判断标准有 呼吸平稳、瞳孔 正常、结 膜颜色正 常、疼痛 消失、皮 肤感觉消 失、脉搏正 常 (4) 第四期:呼吸麻痹期 主要是麻 醉太深, 其抑制 了延脑 的生命中 枢。呼 吸停止 ,瞳孔 散 大, 脉极细,不立即 抢救,瞬 间死亡来 临。麻醉 上严禁进 入此期 3.全身麻醉的种类 (1) 吸入性麻醉 通过呼吸道吸入麻醉气体而进行全身麻醉 (2) 非吸入性全身麻醉 主要指静脉注射,肌肉注 射,皮下 注射,腹 腔注射, 口服和直 肠 灌 注给药途径的麻 醉。非吸 入性全身 麻醉在临 床上使用 更为普遍 4.麻醉前给药 为提高麻醉安全 性,减少 麻醉的副 作用,消 除麻醉和 手术中的 一些不良反 应的 使麻醉过程平稳 ,常在动 物麻醉前 使用安定 药、镇静 药、镇痛 药和肌肉松 弛药 (1) 安定药:氯丙嗪 、龙朋、 氟哌酮 (2) 镇痛药:吗啡、 杜冷丁、 镇痛新 (3) 抗胆碱:阿托品 (4) 肌肉松弛药:氯化琥珀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