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1.1.21.1.2.1发展理念的误区造成种质资源的遗传侵蚀人类对品种良种化和遗传一致性的要求使传统的品种被改良品种所取代,并使之加速灭绝。减少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一更大的一致性倾向或遗传单一性增加了主要作物对流行性病虫害潜在的遗传脆弱性1
11 1.1.2 种质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2.1发展理念的误区造成种质资源的 遗传侵蚀 人类对品种良种化和遗传一致性的要求, 使传统的品种被改良品种所取代,并使之 加速灭绝。减少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更大的一致性倾向或遗传单一性增加了主 要作物对流行性病虫害潜在的遗传脆弱性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紧迫性地质史上已发生过5次自然大灭绝(Wilson,1989)原因:地质变化和大灾变;地球又一次进入大灭绝时期,当代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Wils0n,1989)有花植物中约有5%~10%的物种处于受威胁或频危之中(陈心启等,1998)1个物种灭绝可能影响到几十个物种的生存。THESIXTHEXTINCTIONBIODIVERSITY AND ITS SURVIVALRICHARD LEAKEYAND ROGER LEWIN
• 地质史上已发生过5次自然大灭绝 (Wilson,1989)原 因: 地质变化和大灾变; • 地球又一次进入大灭绝时期,当代物种灭绝速度 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Wilson,1989) ! • 有花植物中约有5%~10%的物种处于 受威胁或濒危之中(陈心启等,1998) • 1个物种灭绝可能影响到几十个物种 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紧迫性
1.1.2.2人类活动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种质资源的影响③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长,逐渐造成生态环境的破环和生物资源流失。③大量砍伐和焚烧森林,过度放牧,使大量野生动物、植物失去栖生、繁衍的场所13
13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趋增长,逐渐造成生态 环境的破坏和生物资源流失。 大量砍伐和焚烧森林,过度放牧,使大量野 生动物、植物失去栖生、繁衍的场所。 1.1.2.2人类活动及现代科技的发展 对种质资源的影响
使土③城市、工矿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绿地,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植被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文导致了生物资源的进一步流失,形成了恶性循环③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产生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不适应现代机械要求的品种有逐步消失的危险;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规模使用,造成大量种质资源减少,用飞机喷撒农药,使野生资源也受到损失;生物工程的安全性等。14B
14 城市、工矿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绿地,使土 壤、水源和大气的污染。植被的破坏加剧了生 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导致了生物资源的进 一步流失,形成了恶性循环。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产生了某些负面的影响。 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不适应现代机械要求 的品种有逐步消失的危险;化学肥料和农药的 大规模使用,造成大量种质资源减少,用飞机 喷撒农药,使野生资源也受到损失;生物工程 的安全性等。 B
1.2种质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种质资源的类别!》按其来源分类本地的种质资源外地的种质资源野生的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15
15 1.2 种质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 按其来源分类 种质资源的类别: 本地的种质资源 外地的种质资源 野生的种质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