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义容镇位于紫金县西部,秋香江中游,省道S340横贯全镇,距惠州83公里。2008 年末,面积356.2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550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65人。辖1 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东公路113号。 2地形与地质 紫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3,0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4%,河 谷、盆地、水域占16%。地势东髙西低,南北两面山峦重叠,地势较高;中部较低并 向东西两翼倾斜,构成不大对称的马鞍形。 义容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为半丘陵,西部为丘陵,北部属山区。北部与柏埔交 界的大鲁嶂为最高峰,海拔839米。主要河流义容河经古竹汇入东江,支流有汀村河、 安全河。林业、矿产、水力资源丰富。义容伯公坳水电站装机1870千瓦,为全县骨 干电站。土特产有庄子茶等。 3土壤 据1981年9月至1983年9月进行的紫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紫金县土壤分为7 土类,12个亚类,41个土属,115个土种。按其用途,分自然土(山地)、旱地土 和水稻土三大类,合计面积4972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14% 自然土壤(山地)4492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26%,主要土类包括南方山地 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紫色土5类。全县旱地面积847万亩,占全县总面 积的16%,占耕地的176%,主要土类包括赤红壤、潮沙地2类。全县水稻土(水 田)有39.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26%,大部分分布于沿江两岸和丘陵宽谷地带, 共划分为6个亚类分别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 土、沼泽型水稻土、矿毒型水稻土。 4河流水文 紫金县东部为韩江水系,中、西部为东江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14条。其中东江水洗有秋香江、义容河、柏埔河、康禾河、汀村水、龙渡河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义容镇位于紫金县西部,秋香江中游,省道 S340 横贯全镇,距惠州 83 公里。2008 年末,面积 356.2 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 55079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4865 人。辖 1 个居委会、24 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东公路 113 号。 2.地形与地质 紫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 3,046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84%,河 谷、盆地、水域占 16%。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面山峦重叠,地势较高;中部较低并 向东西两翼倾斜,构成不大对称的马鞍形。 义容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为半丘陵,西部为丘陵,北部属山区。北部与柏埔交 界的大鲁嶂为最高峰,海拔 839 米。主要河流义容河经古竹汇入东江,支流有汀村河、 安全河。林业、矿产、水力资源丰富。义容伯公坳水电站装机 1870 千瓦,为全县骨 干电站。土特产有庄子茶等。 3.土壤 据 1981 年 9 月至 1983 年 9 月进行的紫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紫金县土壤分为 7 土类,12 个亚类,41 个土属,115 个土种。按其用途,分自然土(山地)、旱地土 和水稻土三大类,合计面积 497.28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91.4%。 自然土壤(山地)449.28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82.6%,主要土类包括南方山地 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紫色土 5 类。全县旱地面积 8.47 万亩,占全县总面 积的 1.6%,占耕地的 17.6%,主要土类包括.赤红壤、.潮沙地 2 类。全县水稻土(水 田)有 39.52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7.26%,大部分分布于沿江两岸和丘陵宽谷地带, 共划分为 6 个亚类分别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 土、沼泽型水稻土、矿毒型水稻土。 4.河流水文 紫金县东部为韩江水系,中、西部为东江水系,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有 14 条。其中东江水洗有秋香江、义容河、柏埔河、康禾河、汀村水、龙渡河
青溪水、南山水、上义水、围澳水,本项目位于秋香江九和段西侧1.67km 东江经龙川、河源,从紫金县西部边境的临江、古竹两镇边沿流过,流入惠州市 惠城区境,紫金县境内流过长54公里。河上一般行驶100吨以下船只,枯水期行驶 20吨船只,是紫金县内主要水运航道,沿线有临江港和古竹港 秋香江位东江一级支流,位于紫金县中部,是县内蛀牙河流,发源于紫城镇犁投 寨,自东向西流经紫城、瓦溪、九和、蓝塘、凤安、好义、古竹等7个乡镇,在古竹 镇的榄溪村汇入东江。干流厂144km,流域面积166%km2,其中县境内1590.5kmη2, 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6% 5气候气象 紫金县处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明显, 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8℃,年平均降水量18229毫米,年平均日照 时数17494小时,年平均雷暴日为74天。2009年平均气温206℃,年降水量20153 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652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3%。 义容地处低纬度,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太阳辐射能量丰富,无霜期在 300天以上。主导风向冬春为北风和东北风,夏秋多为南风,其次是东南风和西南风 年平均温度20.5℃,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mm以上。 6生物多样性 紫金县森林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主要林木有松科、杉科、壳斗科、 樟科、桃金娘科和竹科等20余科、110多个树种。常见林下植被主要有桃金娘、芒 箕等。次生植被有马尾松、人工杉林,地被物以芒箕为主,草本植物以蕨类居多,藤 本植物也常见。 天然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分布全县各乡镇,面积 16.28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6%。主要树种有茶科、芸香科、竹科、蔷薇科、蝶形花 科等20多种。全县宜牧连片草山938万亩,占总面积的171%。分布在上义金斗窝、 亚婆髻、塔子,柏埔大牛牯岭,黄塘鹤子岗,白溪鸡母嶂,九和百家寮,南岭嶂背以 及中坝塘子角等地。水源充足,草质良好
8 青溪水、南山水、上义水、围澳水,本项目位于秋香江九和段西侧 1.67km。 东江经龙川、河源,从紫金县西部边境的临江、古竹两镇边沿流过,流入惠州市 惠城区境,紫金县境内流过长 54 公里。河上一般行驶 100 吨以下船只,枯水期行驶 20 吨船只,是紫金县内主要水运航道,沿线有临江港和古竹港。 秋香江位东江一级支流,位于紫金县中部,是县内蛀牙河流,发源于紫城镇犁投 寨,自东向西流经紫城、瓦溪、九和、蓝塘、凤安、好义、古竹等 7 个乡镇,在古竹 镇的榄溪村汇入东江。干流厂 144km,流域面积 1669km2,其中县境内 1590.5km2, 占全县土地面积的 46% 5.气候气象 紫金县处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明显, 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20.8℃,年平均降水量 1822.9 毫米,年平均日照 时数 1749.4 小时,年平均雷暴日为 74 天。2009 年平均气温 20.6℃,年降水量 2015.3 毫米。年日照总时数 1652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73%。 义容地处低纬度,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太阳辐射能量丰富,无霜期在 300 天以上。主导风向冬春为北风和东北风,夏秋多为南风,其次是东南风和西南风。 年平均温度 20.5℃,年平均降雨量在 2000mm 以上。 6.生物多样性 紫金县森林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主要林木有松科、杉科、壳斗科、 樟科、桃金娘科和竹科等 20 余科、110 多个树种。常见林下植被主要有桃金娘、芒 箕等。次生植被有马尾松、人工杉林,地被物以芒箕为主,草本植物以蕨类居多,藤 本植物也常见。 天然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分布全县各乡镇,面积 16.28 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 6%。主要树种有茶科、芸香科、竹科、蔷薇科、蝶形花 科等 20 多种。全县宜牧连片草山 9.38 万亩,占总面积的 1.71%。分布在上义金斗窝、 亚婆髻、塔子,柏埔大牛牯岭,黄塘鹤子岗,白溪鸡母嶂,九和百家寮,南岭嶂背以 及中坝塘子角等地。水源充足,草质良好
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3-1。 表3-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 序号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项目区域内相关水体为下告河与和清溪水。根据《广东省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的要求清溪水 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Ⅱ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环境功能区 (GB3838-2002)Ⅱ类标准。由于《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 能区划》(粤环{2011]14号)中未对下告河的水环境功能 进行划定,下告河尚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广东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上下游水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保护 要求,建议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根据《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和紫金县环 环境空气功能区 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属 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根据《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和《紫金县环 声环境功能区 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否风景名胜区 否否否 6 是否水库区 7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 1、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周边水体主要是为青溪河,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河流部分)》 青溪河属于Ⅱ类水体,其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青溪河为东江一级支流,根据《2016年河源市环境状况公报》统计“全 市主要江河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其中东江干流和主要省控支流水质 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 因此,本项目相关水体青溪河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Ⅲ类标准,本项目水域功能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水质状况良好。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9 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 3-1。 表 3-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 序号 功能区类别 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 1 水环境功能区 项目区域内相关水体为下告河与和清溪水。根据《广东省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的要求清溪水 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Ⅱ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Ⅱ类标准。由于《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 能区划》(粤环[2011]14号)中未对下告河的水环境功能 进行划定,下告河尚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广东 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上下游水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保护 要求,建议执行Ⅲ类水质标准。 2 环境空气功能区 根据《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和紫金县环 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属 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 3 声环境功能区 根据《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和《紫金县环 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4 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 否 5 是否风景名胜区 否 6 是否水库区 否 7 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 否 1、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周边水体主要是为青溪河,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河流部分)》 青溪河属于Ⅱ类水体,其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Ⅱ类标准。青溪河为东江一级支流,根据《2016 年河源市环境状况公报》统计“全 市主要江河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其中东江干流和主要省控支流水质 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 因此,本项目相关水体青溪河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中的Ⅲ类标准,本项目水域功能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水质状况良好。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紫金县,根据《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的划分,本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査引用河源市环保 局网站公布的县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2018-1-8至2018-1-14)结果见下表。 表3-2县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2018-1-8至2018-1-14) 污染指数范围值 县区名称 质量级别 质量描述 (AQD) 紫金 5l~85 由县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2018-1-8至2018-1-14)表明:项目所在地区紫金县环 境空气质量污染因子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中的二 级标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技术人员于2018年3月25日对项目四 周的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表3-3声环境质量监测统计指数 监测位置 2018年1月15日 昼间 LeqldB(A 夜间 Leqldb(A) 东边厂界外1m 55.1 47.2 南边厂界外1m 573 45.8 西边厂界外1m 58.5 46.5 北边厂界外1m 47.5 标准值 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 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及周围居民不因该项目的建设而受到不良环境影响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 表3-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环境保护 要素目标名称 方位最近距 规模 环境保护级别 环境下告村北面 300 6户环境空气质量(GB3095-2012)二级标准 水环青溪河西南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30 小河 境
10 本项目位于紫金县,根据《河源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 年)的划分,本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引用河源市环保 局网站公布的县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2018-1-8 至 2018-1-14)结果见下表。 表 3-2 县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2018-1-8 至 2018-1-14) 县区名称 污 染 指 数 范 围 值 (AQI) 质量级别 质量描述 紫金 51~85 II 良 由县区空气环境质量周报(2018-1-8 至 2018-1-14)表明:项目所在地区紫金县环 境空气质量污染因子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 级标准,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技术人员于 2018 年 3 月 25 日对项目四 周的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表 3-3 声环境质量监测统计指数 监测位置 2018 年 1 月 15 日 昼间 Leq[dB(A)] 夜间 Leq[dB(A)] 东边厂界外 1m 55.1 47.2 南边厂界外 1m 57.3 45.8 西边厂界外 1m 58.5 46.5 北边厂界外 1m 58.9 47.5 标准值 60 50 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 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及周围居民不因该项目的建设而受到不良环境影响,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4。 表 3-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 目标名称 方位 最近距 离/ m 规模 环境保护级别 大气 环境 下告村 北面 300 6 户 环境空气质量(GB3095-2012)二级标准 水环 境 青溪河 西南面 130 小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1、废气污染物粉尘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2、厨房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 染 型标准,即最低去除率≥60%,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 3、本项目营运期无生产废水排放,仅有办公生活污水排放。由于生活污水 物 水质简单,本项目员工的食宿均在公司原有的员工宿舍和食堂,依托公司原有 排地下矿山采选项目建设的生活废水处理设施,进入公司紫金县宝山嶂铁矿区下 效|告矿段铁矿开采建设项目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符合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 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下告河。 标准 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及其2013年修改单。 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本项目 总 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量计划管理 控 本项目办公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下告河,设置总量控制指标: 制coD01296a、NHN0173ta。 标 准
11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废气污染物粉尘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2、厨房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 型标准,即最低去除率≥60%,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2.0mg//m3。 3、本项目营运期无生产废水排放,仅有办公生活污水排放。由于生活污水 水质简单,本项目员工的食宿均在公司原有的员工宿舍和食堂,依托公司原有 地下矿山采选项目建设的生活废水处理设施,进入公司紫金县宝山嶂铁矿区下 告矿段铁矿开采建设项目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符合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 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后,排入下告河。 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及其 2013 年修改单。 总 量 控 制 标 准 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本项目 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计划管理。 本项目办公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下告河,设置总量控制指标: COD0.1296t/a、NH3-N0.0173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