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三味带 鲁迅
鲁迅
教学目标 1、有感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內容。 2、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学习写景状物 的方法。 3、理解课文主题思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 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 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 心理。 4、培养学生热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 陶,以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学习写景状物 的方法。 3、理解课文主题思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 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 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 心理。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熏 陶,以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
第谢时百园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 在这里读书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 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 在这里读书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 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 集》、小说《彷徨》、《呐喊》、散 文《朝花夕拾》、诗歌《野草》等。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 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 一售君 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 拾 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 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 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 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 集》、小说《彷徨》、《呐喊》、散 文《朝花夕拾》、诗歌《野草》等。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 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 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 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 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 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 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 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 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 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 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 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 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 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 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 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 信在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先生是一极方正 去看望先生。 质朴、博 学的人
先生是一位极方正、 质朴、博学的人。 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 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 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 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 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 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 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 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 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 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 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 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 去看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