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评洼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 解。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往事:指历史。耳:罢了,语气词 O孙权指点学习的志要内寮与目的 卿言多务,孰若孤? 言:说。孰:谁、哪里。若:比得上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孰若:用于表示比较的反问句中。孤:君主自称。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认为。所益:收获,好处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O孙权以自的经验强调要加强学习 :于是,就。就:从事。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員蒙接受了孙权的劝造开始学习 第一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开始学习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 寻阳:地名。论议:谈论。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今者:现在。才略:才干,谋略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 非复:不再是。吴下:地名,吴县 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阿蒙:名字前加上“阿”,表示亲呢 ○隶发现員蒙学双后大有长进 蒙曰:“十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读书人。更:重新。刮目:擦擦眼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大 大兄:长兄,尊称。见事:认清事物 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了呢!”何:怎么。之:助词。乎:呢,啊,语气词。 ○員蔑显忠息豪之情,并调促鲁肃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遂:于是。拜:叩拜,行礼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评注析译》 11 但 当 涉 猎 , 见 往 事 耳 。 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 解。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往事:指历史。耳:罢了,语气词。 ○孙权指点学习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卿 言 多 务 , 孰 若 孤 ? 言:说。孰:谁、哪里。若:比得上。 你 说 事 务 多 ,谁 比 得 上我 事 务 多 呢 ? 孰若:用于表示比较的反问句中。孤:君主自称。 孤 常 读 书 , 自 以 为 大 有 所 益 。” 以为:认为。所益:收获,好处。 我经常 读书 ,自 认为 大有 益处。” ○孙权以自身的经验强调要加强学习。 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就:从事。 吕 蒙 于 是 开 始 学 习 。 ○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 第一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开始学习。 及 鲁 肃 过 寻 阳 , 与 蒙 论 议 , 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 寻阳:地名。论议:谈论。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今者:现在。才略:才干,谋略。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 非复:不再是。吴下:地名,吴县。 你 不 再 是 原 来 那 个 吴 下 阿 蒙 了 !” 阿蒙:名字前加上“阿”,表示亲昵。 ○鲁肃发现吕蒙学习后大有长进。 蒙曰:“ 士别三日 ,即更 刮目相 待, 士:读书人。更:重新。刮目:擦擦眼。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大 兄 何 见 事 之 晚 乎 ! ” 大兄:长兄,尊称。见事:认清事物。 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了呢!” 何:怎么。之:助词。乎:呢,啊,语气词。 ○吕蒙显出自豪之情,并调侃鲁肃。 肃 遂 拜 蒙 母 , 结 友 而 别 。 遂:于是。拜:叩拜,行礼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评淮析译》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 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0鲁肃喜昌蒙见识长进,遂与之结为好友 第二层:写吕蒙大有长进,鲁肃与他结为好友 [赏析]二段人物有无对比?吕蒙学习长进神速,与他并不想治经成博士有无关系,这是否也 有欣赏的价值? 本文记事简练,语言风趣。全文只写孙权劝学和鲁肃与吕蒙论议两个片断,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 着就写出结果,把过程略去不写,突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 答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语气显得幽默、风趣 《资治通鉴》虽是史书,但所刻画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如本文中的孙权豁达 大度,吕蒙机敏精干,鲁肃忠诚厚道,短短百十字,却给读者留下丰厚的印象,让人回味不 尽。这都得力于作者取材的精当和对语言的锤炼,值得我们借鉴 这个故事还给后人留下两个富有启发性的成语:“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它们启示 后人:读书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有力量。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功的必由 之路。身处信息时代的当代青年学生,不是可以从中悟出一点道理吗?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评注析译》 12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 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鲁肃喜吕蒙见识长进,遂与之结为好友。 第二层:写吕蒙大有长进,鲁肃与他结为好友。 [赏析] 二段人物有无对比?吕蒙学习长进神速,与他并不想治经成博士有无关系,这是否也 有欣赏的价值? 本文记事简练,语言风趣。全文只写孙权劝学和鲁肃与吕蒙论议两个片断,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 着就写出结果,把过程略去不写,突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 答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语气显得幽默、风趣。 《资治通鉴》虽是史书,但所刻画的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如本文中的孙权豁达 大度,吕蒙机敏精干,鲁肃忠诚厚道,短短百十字,却给读者留下丰厚的印象,让人回味不 尽。这都得力于作者取材的精当和对语言的锤炼,值得我们借鉴。 这个故事还给后人留下两个富有启发性的成语:“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它们启示 后人:读书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有力量。学习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成功的必由 之路。身处信息时代的当代青年学生,不是可以从中悟出一点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