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九澧试验中学初一下半期期中测试题 语 文 命题人 杨 、基碰知识(12) 1、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存在字音 班次 与字形的错误。请将这些错误之处找出来,并更正 在题后的方格内。(3) A、汕(shn)笑 倜(zhu)傥 姓名B、诅(j)丧撺掇(2hLB) C、澳(,o)悔 磐(bn)石 学号 、看注释,写成语:(2) (1)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 (2)气势之盛可以直冲到天上的斗、牛二星宿。 3、诗文默写:(3) (1) 野渡无人舟自横 (2)正是江南好风景, (3)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 唱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作用在于 )(2) A、给百草园增加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 B、说明百草园虽然美丽,但是也有可怕之处。 C、说明长妈妈有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 5、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 )(2") A、忽而我的很重的心轻松了,身体也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B、虽然只用几句话,他却能勾勒出某人滑稽的轮廓
1 澧县九澧试验中学初一下半期期中测试题 语 文 命 题人: 杨 果 一、基础知识(12′) 1、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存在字音 与字形的错误。请将这些错误之处找出来,并更正 在题后的方格内。(3′) A、汕.(sh„n)笑 倜.(zh•u)傥 B、诅.( j — ) 丧 撺 掇.(zhuŒ) C、澳.( „o ) 悔 磐.(b•n)石 2、看注释,写成语:(2′) ( 1 ) 另 眼 相 看 , 用 新 的 眼 光 重 新 看 待 。 ( ) ( 2 )气势之盛可以直 冲 到 天 上 的 斗 、 牛 二 星 宿 。 ( ) 3、诗文默写:(3′) (1) , 野渡无人舟自横。 (2)正是江南好风景, 。 (3 ) 单是 周围 短 短的 泥 墙根 一带 , 就有 无 限趣 味。 油 蛉在 这 里 低 唱 , 。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美女蛇的故事作用在于( )(2′) A、给百草园增加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 B、说明百草园虽然美丽,但是也有可怕之处。 C、说明长妈妈有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 5、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 )(2′) A、忽而我的很重的心轻松了,身体也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B、虽然只用几句话,他却能勾勒出某人滑稽的轮廓。 班次 A B C —— —— 姓名 —— —— 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C、由于邓稼先一直不要引人注意,可是他却为祖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阅读理解(48)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 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妺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 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妺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 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 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6、这几段引文出自女作家 (填人名)的文章 (填 篇名)。(2) 7、这几段文字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人世。请找出其中的两处,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2) 8、这一部分中,作者用“爸爸的花儿落了回应文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爸爸的 花儿落了”在文中的意思。(2) 9、结尾的一句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请找出文中能证明这一感觉的句子。(两处即
2 C、由于邓稼先一直不要引人注意,可是他却为祖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二、阅读理解:(48′) (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 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 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 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 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6、这几段引文出自女作家 (填人名)的文章 (填 篇名)。(2′) 7、这几段文字中,多次使用伏笔,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人世。请找出其中的两处,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1) (2) 8、这一部分中,作者用“爸爸的花儿落了”回应文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爸爸的 花儿落了”在文中的意思。(2′) 9、结尾的一句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请找出文中能证明这一感觉的句子。(两处即
可)(2) 10、这一段中“我的内心感受比较复杂。我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请针对这点谈 谈自己的看法。(2 (二)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迎面的吹来;夜色便朦胧在 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 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 林,我去年也曾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 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历来为读者广为赞颂。你能分析一下它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 的喜爱吗?(2) 12、一般认为,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之分。这几段文字中共涉及 到其中的哪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4) 13、随着周围景物的变化,“我的心情也发生着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或用自已的话归 纳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2) 14、这几段文字中写到了哪些具有农村特色的景物?你怎样看待文中我的“自失”?2
3 可)(2′) 10、这一段中,“我”的内心感受比较复杂。我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请针对这点谈 谈自己的看法。(2′) (二)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迎面的吹来;夜色便朦胧在 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 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 林,我去年也曾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 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历来为读者广为赞颂。你能分析一下它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 的喜爱吗?(2′) 12、一般认为,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之分。这几段文字中共涉及 到其中的哪几种?请各举一例说明。(4′) 13、随着周围景物的变化,“我”的心情也发生着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或用自己的话归 纳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2′) 14、这几段文字中写到了哪些具有农村特色的景物?你怎样看待文中我的“自失”?2
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 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木兰代父从军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1) 1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善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一种新的修辞手 法,即 。请从这几段中再找出一个类似的例 17、翻译下列句子:(6)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8、“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几句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2) 19、以下对木兰从军的评价,最合理的一项是( )(2)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北方女子与南方女子的不同,即强悍和爱出风头。 C、木兰替父从军,反映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证明了女子比男
4 (三) ······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 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 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5、木兰代父从军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1′) 1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运用了一种新的修辞手 法,即 。 请 从 这 几 段 中 再 找 出 一 个 类 似 的 例 子 。2′ 17、翻译下列句子:(6′)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8、“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几句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2′) 19、以下对木兰从军的评价,最合理的一项是( )(2′)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北方女子与南方女子的不同,即强悍和爱出风头。 C、木兰替父从军,反映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证明了女子比男
子强 (四) 利春晓舍身救人的一幕堪称壮烈! 1994年4月9日下午,就读于阳江市一中初三(2)班的利春晓与10多位同学到市郊田螺 山照相留念。突然,附近的连环水库传来一阵阵呼救声。他们循声望去,只见水面有一个人 时浮时沉。①利春晓即向出事地点跑去。同学紧紧拉住他的手,想跟他商量救人的办法。-没 过间了,救人要紧-②利春晓一把甩开同伴的手,沿着水库边飞快地跑了700多米,连衣服 来不及脱就扑入水中。③一米,二米,三 他奋力游向溺水者。此刻,同伴们下至齐腰 深的水中,将一棵六七米长的小树伸岀去,大叫“抓住树,抓住树!④春晓只要回头就可以拉 着树安然脱险,但他没有回头,依然奋力向出事地点游去。到了!他一手拖着溺水者,一手划 水,艰难地往回游。不幸,溺水者在本能的挣扎中猛然紧紧地抱住了利春晓,春晓气力不支, 他再也划不动了,随后便慢慢下沉了。 永远定格在青春亮丽的17岁。 利春晓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家庭。他的父亲经过艰苦创业,现拥 有建筑公司、家具厂和鳗鱼养殖场等企业,拥有自己的小洋楼和小汽车。利春晓从八九岁起 就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但是,他的父亲从农村到城市,勤劳俭朴、助人为乐的美德一直没 有丢。家里人的衣食住行与常人并无多大差别,家里购物花钱,也从不大手大脚。但为公益 事业,却从不吝惜。这些年,他家先后为家乡建设和扶贫捐款超过100万元。每次做善举时, 他的父母都与孩子们一起商量,告诉孩子们:一个人要有爱心,多为他人、多为公众做事, 自己的生活才会充实和有价值。 置身于这样的家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晓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品格。他是一位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读小学时,他经常帮助家乡的孤寡老人做家 务,挑水劈柴,买菜买米。他曾经有过三次舍己救人的历史:一次冒着被撞伤的危险,拉住 一头奔向小孩子们的受惊的牛牯:两次跳入水中救起在水中挣扎的一名小孩和一位女同学 20、用简短的文字说明第2自然段记叙的要素。(2) ①时间: ③人物: ②地点 ④事件 21、在文段中找出集中表达作者痛惜少年英雄牺牲的情感的一个句子。(1) 22、指出对画线句子的内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 A、①句:利春晓有帮助他人的自觉性 B、②句:利春晓救人果断勇敢
5 子强 (四) 利春晓舍身救人的一幕堪称壮烈! 1994 年 4 月 9 日下午,就读于阳江市一中初三(2)班的利春晓与 10 多位同学到市郊田螺 山照相留念。突然,附近的连环水库传来一阵阵呼救声。他们循声望去,只见水面有一个人 时浮时沉。①利春晓即向出事地点跑去。同学紧紧拉住他的手,想跟他商量救人的办法。-没 时间了,救人要紧!-②利春晓一把甩开同伴的手,沿着水库边飞快地跑了 700 多米,连衣服都 来不及脱就扑入水中。③一米,二米,三米……他奋力游向溺水者。此刻,同伴们下至齐腰 深的水中,将一棵六七米长的小树伸出去,大叫“抓住树,抓住树!”④春晓只要回头就可以拉 着树安然脱险,但他没有回头,依然奋力向出事地点游去。到了!他一手拖着溺水者,一手划 水,艰难地往回游。不幸,溺水者在本能的挣扎中猛然紧紧地抱住了利春晓,春晓气力不支, 他再也划不动了,随后便慢慢下沉了。 永远定格在青春亮丽的 17 岁。 利春晓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家庭。他的父亲经过艰苦创业,现拥 有建筑公司、家具厂和鳗鱼养殖场等企业,拥有自己的小洋楼和小汽车。利春晓从八九岁起 就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但是,他的父亲从农村到城市,勤劳俭朴、助人为乐的美德一直没 有丢。家里人的衣食住行与常人并无多大差别,家里购物花钱,也从不大手大脚。但为公益 事业,却从不吝惜。这些年,他家先后为家乡建设和扶贫捐款超过 100 万元。每次做善举时, 他的父母都与孩子们一起商量,告诉孩子们:一个人要有爱心,多为他人、多为公众做事, 自己的生活才会充实和有价值。 置身于这样的家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晓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品格。他是一位 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读小学时,他经常帮助家乡的孤寡老人做家 务,挑水劈柴,买菜买米。他曾经有过三次舍己救人的历史:一次冒着被撞伤的危险,拉住 一头奔向小孩子们的受惊的牛牯;两次跳入水中救起在水中挣扎的一名小孩和一位女同学。 20、用简短的文字说明第 2 自然段记叙的要素。(2′) ①时间:________________ ③人物:___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__ ④事件:________________ 21、在文段中找出集中表达作者痛惜少年英雄牺牲的情感的一个句子。(1′) 22、指出对画线句子的内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 A、①句:利春晓有帮助他人的自觉性。 B、②句:利春晓救人果断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