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第六章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第六章中量元素(钙、镁、硫)资源特征与管理 第一节钙 1、钙素资源特征 (1)土壤中的钙素 土壤中的钙素主要有无机态钙和有机态钙两大类,具体到形态有:矿物态钙、交换态钙、 溶液态钙和有机态钙。 矿物态钙一般占总钙量40-90%,是主要钙素形态,但矿物态钙存在于土壤周相的矿物 品格中,是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钙。土壤含钙矿物主要是硅酸盐矿物,如钙斜长石、钠钙斜 长石、辉石、角闪石等。还有非硅酸盐含钙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硫酸盐类的石膏和磷灰 石等。含钙矿物分解后进入土壤溶液,大部分被淋失,一部分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成为代换性 钙,还有一部分与重碳酸根离子结合成重碳酸钙。矿物态钙是土壤钙的主要来源 水溶态钙是指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钙,是植物可以直接吸收的钙素形态。 代换态钙是指吸附在胶体表面的,能为其他代换性阳离子所代换出来的钙。一般代换态 钙约占总钙量的20-30%。土壤代换态钙也是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态钙。 有机态钙是指存在与土壤中动、植物残体中的钙,分解后一部分被淋失,一部分转化为 代换性钙。 在四种钙素形态中,水溶态钙和代换态钙是作物可以即时利用的有效态钙,矿物态钙和 有机物中的钙一般作为作物钙营养的供应潜力来看待。土桌供钙水平主要取决于代换性钙的 供应容量的大小。 (2)肥料中的钙素 农业上常用的含钙物料主要包括石灰、石膏等。其他含钙的肥料包括在一些商品肥料中, 作为化肥副成分的一些含钙肥料,主要包括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硝酸钙、硝 酸铵钙、石灰氨以及钾钙肥、窑灰钾肥、钢渣磷肥、粉煤灰等。 在农业上,通常很少注意给农作物补充钙肥,但在实际操作中,钙肥却随着其他肥料的 投入而进入农田,对作物起到钙营养的作用。 2、钙素资源的管理策略一钙肥的优化管理 (1)影响土壤钙素营养的因素 %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 第六章 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80 第六章 中量元素(钙、镁、硫)资源特征与管理 第一节 钙 1、钙素资源特征 (1)土壤中的钙素 土壤中的钙素主要有无机态钙和有机态钙两大类,具体到形态有:矿物态钙、交换态钙、 溶液态钙和有机态钙。 矿物态钙一般占总钙量 40~90%,是主要钙素形态,但矿物态钙存在于土壤固相的矿物 晶格中,是植物不能直接利用的钙。土壤含钙矿物主要是硅酸盐矿物,如钙斜长石、钠钙斜 长石、辉石、角闪石等。还有非硅酸盐含钙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硫酸盐类的石膏和磷灰 石等。含钙矿物分解后进入土壤溶液,大部分被淋失,一部分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成为代换性 钙,还有一部分与重碳酸根离子结合成重碳酸钙。矿物态钙是土壤钙的主要来源。 水溶态钙是指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钙,是植物可以直接吸收的钙素形态。 代换态钙是指吸附在胶体表面的,能为其他代换性阳离子所代换出来的钙。一般代换态 钙约占总钙量的 20~30%。土壤代换态钙也是作物可利用的有效态钙。 有机态钙是指存在与土壤中动、植物残体中的钙,分解后一部分被淋失,一部分转化为 代换性钙。 在四种钙素形态中,水溶态钙和代换态钙是作物可以即时利用的有效态钙,矿物态钙和 有机物中的钙一般作为作物钙营养的供应潜力来看待。土壤供钙水平主要取决于代换性钙的 供应容量的大小。 (2)肥料中的钙素 农业上常用的含钙物料主要包括石灰、石膏等。其他含钙的肥料包括在一些商品肥料中, 作为化肥副成分的一些含钙肥料,主要包括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硝酸钙、硝 酸铵钙、石灰氮以及钾钙肥、窑灰钾肥、钢渣磷肥、粉煤灰等。 在农业上,通常很少注意给农作物补充钙肥,但在实际操作中,钙肥却随着其他肥料的 投入而进入农田,对作物起到钙营养的作用。 2、钙素资源的管理策略—钙肥的优化管理 (1)影响土壤钙素营养的因素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第六章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我国北方多为石灰性土壤,碳酸钙在土壤中高达10%以上,土壤缺钙现象很少见。但 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内陆地区还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土,土壤代换性钠含量很高,代换 性钙浓度较低,这些土壤需要施用钙肥。 南方大部分地区土桌淋洗严重,土桌代换性钙含量低,需要施用钙肥。 但在广西、云南等省份的有石灰岩或含钙红土上发有的士壤等碳酸钙高达3~11%,代 换性钙含量很高,不需要施用钙肥。 周鸣铮(1988)认为,单凭一个交换钙的测定值几乎无法说明问题,要充分说明与钙有 关的问题必须考虑如下因子: ·铁、铝、锰等毒害性离子是否存在 ·钙是一种借助于质流的作用流向作物的元素,土壤中是否有足够的水分保证钙的 吸收 ●如果土壤K、Na、NH等离子过多,即使交换性C2很高也会造成缺钙 。在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中,钙镁比是另一个重要问题,Mg*浓度不能超过C2 ·交换性钙含量会影响Ph,只有pH低时才会出现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2)钙素肥料的施用 刘助(1987)总结了江西省60-70年代红壤施用石灰的结果表明,丘陵红壤大多数作 物对施石灰都有增产效果。其中以大豆、大麦、棉花、紫云英反应最为敏感:小麦 水稻、花生、芝麻等次之,油菜反应不敏感,甘薯产生负效应。 施用石灰的作用 石灰需要量的计算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 第六章 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81 我国北方多为石灰性土壤,碳酸钙在土壤中高达 10%以上,土壤缺钙现象很少见。但 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内陆地区还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土,土壤代换性钠含量很高,代换 性钙浓度较低,这些土壤需要施用钙肥。 南方大部分地区土壤淋洗严重,土壤代换性钙含量低,需要施用钙肥。 但在广西、云南等省份的有石灰岩或含钙红土上发育的土壤等碳酸钙高达 3~11%,代 换性钙含量很高,不需要施用钙肥。 周鸣铮(1988)认为,单凭一个交换钙的测定值几乎无法说明问题,要充分说明与钙有 关的问题必须考虑如下因子: ⚫ 铁、铝、锰等毒害性离子是否存在 ⚫ 钙是一种借助于质流的作用流向作物的元素,土壤中是否有足够的水分保证钙的 吸收 ⚫ 如果土壤 K+、Na+、NH4 +等离子过多,即使交换性 Ca2+很高也会造成缺钙 ⚫ 在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中,钙镁比是另一个重要问题,Mg2+浓度不能超过 Ca2+ ⚫ 交换性钙含量会影响 Ph,只有 pH 低时才会出现重金属离子的毒害。 (2)钙素肥料的施用 刘勋(1987)总结了江西省 60~70 年代红壤施用石灰的结果表明,丘陵红壤大多数作 物对施石灰都有增产效果。其中以大豆、大麦、棉花、紫云英反应最为敏感;小麦、 水稻、花生、芝麻等次之,油菜反应不敏感,甘薯产生负效应。 施用石灰的作用 石灰需要量的计算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第六章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第二节镁 1、镁素资源特征 2、镁素资源组成 (1)土壤中的镁素 矿物态镁、交换态镁、非交换态镁(缓效态镁)、溶液态镁、有机物中的镁 (2)肥料中的镁素 含镁肥料主要有氯化镁、硫酸镁、石灰粉、生石灰(白云石烧制)、菱镁矿、光卤石、 钙镁磷肥、钢渣磷肥、钾镁肥、钾钙肥 (3)其他来源的镁素 降雨带来的镁 灌溉带来的镁 3、镁肥的合理施用 (1)影响土壤镁有效性的因素 代换性镁和水溶性镁合称为士壤有效镁。水溶性镁含量较少,因此通常将代换性镁作 为士土壤有效镁的供应指标。而土壤代换性镁的数量与有效性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土壤全镁含量与母质的类型 ·土壤酸度与镁离子饱和度 ·粘粒矿物的胶体种类 ·土壤钾镁比与钙镁比的比值 ·陪补离子的影响 (2)土壤测试与镁肥施用 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成土母质风华程度高,土壤中含镁的原生矿物(橄榄石、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的化学稳定性低,容易风化,而且黏土矿物主要是不含镁的高岭 石、三水铝石和针铁矿,因此土壤的全镁(Mg)含量低,平均只有3.3gkg1以下。 酸度高、盐基饱和度低的土壤,代换性镁离子的饱和度也低,而代换性镁离子饱和度越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 第六章 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82 第二节 镁 1、 镁素资源特征 2、 镁素资源组成 (1)土壤中的镁素 矿物态镁、交换态镁、非交换态镁(缓效态镁)、溶液态镁、有机物中的镁 (2)肥料中的镁素 含镁肥料主要有氯化镁、硫酸镁、石灰粉、生石灰(白云石烧制)、菱镁矿、光卤石、 钙镁磷肥、钢渣磷肥、钾镁肥、钾钙肥 (3)其他来源的镁素 降雨带来的镁 灌溉带来的镁 3、镁肥的合理施用 (1)影响土壤镁有效性的因素 代换性镁和水溶性镁合称为土壤有效镁。水溶性镁含量较少,因此通常将代换性镁作 为土壤有效镁的供应指标。而土壤代换性镁的数量与有效性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 土壤全镁含量与母质的类型 ⚫ 土壤酸度与镁离子饱和度 ⚫ 粘粒矿物的胶体种类 ⚫ 土壤钾镁比与钙镁比的比值 ⚫ 陪补离子的影响 (2)土壤测试与镁肥施用 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成土母质风华程度高,土壤中含镁的原生矿物(橄榄石、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的化学稳定性低,容易风化,而且黏土矿物主要是不含镁的高岭 石、三水铝石和针铁矿,因此土壤的全镁(Mg)含量低,平均只有 3.3g.kg-1 以下。 酸度高、盐基饱和度低的土壤,代换性镁离子的饱和度也低,而代换性镁离子饱和度越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第六章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高,镁的有效性越高。林齐民等(1986)测定了94个剖面pH与代换性镁的关系,两者呈 现显著的正相关。 一般认为,镁供应正常的土壤代换性镁饱和度应在10%左右低于这个水平就又缺镁的 可能 以蒙脱石、蛭石类型粘粒矿物为主的士壤,对镁离子有较强的保持吸附能力,代换性镁 离子有效性差,不容易释放出来,但同时它遭受淋洗流失的也较少,不易缺镁。 而以高岭石、无定形氧化铁铝胶体为主的士壤,对镁离子的保存能力差,易释出,有效 性高,同时也容易流失而缺镁 研究表明,红案的次生粘粒矿物以高岭石、无定形胶体为主,(李庆逵,1957),因此红 壤易于缺镁。 土壤镁营养指标与诊断 。以代换性镁为指标 ●以代换性镁饱和度为指标 ·以代换性阳离子比值为指标 土壤有效镁含量与镁肥施用量 交换性镁含量高于土壤临界值的土壤上可以考虑不施,除非作物需镁量:大施镁量过 高会引起元素比例失调,橡胶如过多施镁会造成胶树排胶的障碍和减产。 土反应与铁肥品种选择 化学镁肥对士壤酸碱性硬性不同,接近中性或微碱性尤其是含硫偏低的士土壤宜选择硫酸 镁和氯化镁肥,我国常用的泻盐(MgSO4.7H20)。则对酸性土壤则选择碳酸镁为好。 其他有关因素与镁肥施用 酸性强、质地粗、高淋溶、母质含镁低和过量施用石灰或者钾肥的士壤,镁素容易缺 乏是有限施用的对象。同一种作物,生物量大,产量高的品种也容易缺镁。镁素不足的士壤 上,氮肥形态对镁肥施用也有影响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 第六章 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83 高,镁的有效性越高。林齐民等(1986)测定了 94 个剖面 pH 与代换性镁的关系,两者呈 现显著的正相关。 一般认为,镁供应正常的土壤代换性镁饱和度应在 10%左右低于这个水平就又缺镁的 可能。 以蒙脱石、蛭石类型粘粒矿物为主的土壤,对镁离子有较强的保持吸附能力,代换性镁 离子有效性差,不容易释放出来,但同时它遭受淋洗流失的也较少,不易缺镁。 而以高岭石、无定形氧化铁铝胶体为主的土壤,对镁离子的保存能力差,易释出,有效 性高,同时也容易流失而缺镁。 研究表明,红壤的次生粘粒矿物以高岭石、无定形胶体为主,(李庆逵,1957),因此红 壤易于缺镁。 土壤镁营养指标与诊断 ⚫ 以代换性镁为指标 ⚫ 以代换性镁饱和度为指标 ⚫ 以代换性阳离子比值为指标 土壤有效镁含量与镁肥施用量 交换性镁含量高于土壤临界值的土壤上可以考虑不施,除非作物需镁量;大施镁量过 高会引起元素比例失调,橡胶如过多施镁会造成胶树排胶的障碍和减产。 土壤反应与镁肥品种选择 化学镁肥对土壤酸碱性硬性不同,接近中性或微碱性尤其是含硫偏低的土壤宜选择硫酸 镁和氯化镁肥,我国常用的泻盐(MgSO4.7H2O)。则对酸性土壤则选择碳酸镁为好。 其他有关因素与镁肥施用 酸性强、质地粗、高淋溶、母质含镁低和过量施用石灰或者钾肥的土壤,镁素容易缺 乏是有限施用的对象。同一种作物,生物量大,产量高的品种也容易缺镁。镁素不足的土壤 上,氮肥形态对镁肥施用也有影响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第六章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镁肥作基肥、追肥,根区土施、跟外喷施均可。有机肥与镁肥配效果也比较好。 多
养分资源管理课程讲义: 第六章 中量元素资源特征与管理 84 镁肥作基肥、追肥,根区土施、跟外喷施均可。有机肥与镁肥配施效果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