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王凯军贾立敏编著 谱/质谱联机法,对有机污染物在水解池、曝气池中的降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 对有机污染物在新的工艺过程中的降解转化过程的特殊性进行了解。水样采取24h的混 合样,水质的常规指标数据见表2-8。 表2-8水质参数表 项月进水浓度(mgL)水解出水浓度(mg)爆气池出水浓度(mgL) 541.0 263.9 432 22.7 对水解反应前后及最终出水有机物组分采用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见图2-13。峰面积 数据由气相色谱积分仪给出(面积由1000以上开始积分),有机物鉴定采用色谱-质谱 联机法,由表2-9给出。需要说明的是,表2-9中只给出了主要的化合物,对于峰面积 较小的化合物表2-9中没有给出 表2-9采用色谱一质谱联机法鉴定不同处理阶段有机物的定性分析结果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进水水解出水二沉出水 含氧二氯甲基甲烷 12,3-三氯丙烷 C3HsCl3 溴化二氯丙烷 C3H5 Ch Br 2-溴-1-氯丙烷 C3H6CIBr 1,3-二氯丙烷 C3H4Ch 2,3-二氯丙烷 C3H4Ch √ 712双(2氯乙氧基)乙烷cH2OCb√ 1,3-二氯-2-丙醇 C3H6ChO 瓦-1-丙醇 CaH 氯乙酸 C2H3OCI 氯化甲醚 CHsOCI 1223乙氯2甲基丙醛 C4H6COCl 2,3-氯双(1-氯)-丙烷 C6H120Ch √√√ 1-溴-2-氟环戊烷 CsH7BrF 4-氯苯酚 C6HsCI 16 氯代苯酚 氯萘 1826-(11.年基乙基)苯酚csH2,o√ 44(1,1-甲基亚乙基)双酚 CusHIo 20 苯乙腈 C8H7N 8 乙酸苯乙酯 C1oH120 23 丙酸苯乙酯 CuH14O 未知峰 3-甲基丁酸苯乙酯 C13H1sO 「263-甲基26二羧基4乙烯酸cHo十、十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王凯军 贾立敏 编著) - 16 - 谱/质谱联机法,对有机污染物在水解池、曝气池中的降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 对有机污染物在新的工艺过程中的降解转化过程的特殊性进行了解。水样采取 24h 的混 合样,水质的常规指标数据见表 2-8。 表 2-8 水质参数表 项目 进水浓度/(mg/L) 水解出水浓度/(mg/L) 曝气池出水浓度/(mg/L) COD 541.0 263.9 92.4 BOD 215.1 111.5 6.48 SS 432 22.7 19.7 对水解反应前后及最终出水有机物组分采用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见图 2-13。峰面积 数据由气相色谱积分仪给出(面积由 1000 以上开始积分),有机物鉴定采用色谱-质谱 联机法,由表 2-9 给出。需要说明的是,表 2-9 中只给出了主要的化合物,对于峰面积 较小的化合物表 2-9 中没有给出。 表 2-9 采用色谱-质谱联机法鉴定不同处理阶段有机物的定性分析结果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 进水 水解出水 二沉出水 1 含氧二氯甲基甲烷 √ 2 1,2,3-三氯丙烷 C3H5Cl3 √ 3 溴化二氯丙烷 C3H5Cl2Br √ 4 2-溴-1-氯丙烷 C3H6ClBr √ 5 1,3-二氯丙烷 C3H4Cl2 √ 6 2,3-二氯丙烷 C3H4Cl2 √ 7 1,2-双(2-氯乙氧基)乙烷 C6H12O2Cl2 √ √ 8 1,3-二氯-2-丙醇 C3H6Cl2O √ 9 2,3-二氯-1-丙醇 C3H6OCl2 √ 10 氯乙酸 C2H3OCl2 √ 11 氯化甲醚 CH5OCl √ 12 2,3-乙氯-2-甲基-丙醛 C4H6COCl2 √ 13 2,3’-氯双(1-氯)-丙烷 C6H12O2Cl2 √ 14 1-溴-2-氟环戊烷 C5H7BrF √ 15 4-氯苯酚 C6H5Cl √ 16 氯代苯酚 √ 17 氯萘 C10H7Cl √ 18 2,6-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 C15H24O √ √ 19 4,4’-(1,1-甲基亚乙基)双酚 C15H10O √ 20 苯乙腈 C8H7N √ 21 萘 C10H8 √ 22 乙酸苯乙酯 C10H12O2 √ 23 丙酸苯乙酯 C11H14O2 √ 24 未知峰 √ 25 3-甲基丁酸苯乙酯 C13H15O2 √ 26 3-甲基-2,6-二羧基-4-乙烯酸 C7H8O4 √ √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王凯军贾立敏编著 序号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进水水解出水二沉出水 丙酸 C3H6O 甘氨酸 C2H5ON 甲基戊酸 C6H1203 己酸 C6H12O 31 庚酸 C7H14O √√√√ 辛酸 C8H160 33 ChIgo 34 3-甲-2,6-二氯-4-己酸 √ 3-羟基十六酸甲酯 羟基乙酸甲酯 C3H60 十六酸甲酯 C17H40O2 环戊基十一酸甲酯 C17H32O2 40 14-戊基酸甲酯 C16H23O2 √ 氯乙酸丁酯 磷酸三丁酯 C12H2704P 44 2-甲基-2-甲氯基丙 C6H140 C9H130 2-甲基-环戊硫醇 C9H12S 47 九碳醇 CH200 未知峰 √√√√√√ 十八稀醇 CI8H360 十二基环乙醇 C13H350 51 N-甲基戊炔醇 C6H1oO √ 未知峰 未知峰 C32H640 52.(9-+八基氯)乙醇c2HO2 甲基十二醇 C3H280 √√√ 十八碳烯醛 CI8H340 甲-2-南乙醛 ChOO 2-乙基4-戊醛 CioS √ 2-比南半乳 C7H140 D吡喃果糖三苷 C13H2006 √ 62 (2-乙基己基)噻吩 C1Hz0S 图2-13是不同反应阶段碱性/中性化合物色谱变化图和酸性化合物色谱变化图,图 2-14是根据色谱图计算不同保留时间间隔内山峰峰数与峰面积反应前后的对比图。可以 分析有以下几个现象。 (1)不论是酸性组分或碱性组分中性组分色谱图,经水解反应后出峰时间 都大幅度提前,尤其以酸性组分更为明显,说明经过反应后小分子化合物增加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王凯军 贾立敏 编著) - 17 -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 进水 水解出水 二沉出水 27 丙酸 C3H6O2 √ 28 甘氨酸 C2H5O2N √ 29 甲基戊酸 C6H12O2 √ 30 己酸 C6H12O2 √ 31 庚酸 C7H14O2 √ 32 辛酸 C8H16O2 √ 33 壬酸 C9H18O2 √ √ 34 3-甲-2,6-二氯-4-己酸 √ 36 3-羟基十六酸甲酯 C17H34O3 √ 37 羟基乙酸甲酯 C3H6O3 √ 38 十六酸甲酯 C17H40O2 √ 39 环戊基十一酸甲酯 C17H32O2 √ 40 14-戊基酸甲酯 C16H23O2 √ 41 氯乙酸丁酯 C6H11O2Cl √ 42 磷酸三丁酯 C12H27O4P √ 43 未知峰 √ 44 2-甲基-2-甲氯基丙 C6H14O √ 45 未知峰 C9H13O √ 46 2-甲基-环戊硫醇 C9H12S √ 47 九碳醇 C9H20O √ √ 48 未知峰 √ 49 十八稀醇 C18H36O √ 50 十二基环乙醇 C13H35O √ 51 N-甲基戊炔醇 C6H10O √ 52 未知峰 √ 53 未知峰 √ 54 三十二醇 C32H64O √ 55 2-(9-十八基氯)乙醇 C20H40O2 √ 56 甲基十二醇 C13H28O √ √ 57 十八碳烯醛 C18H34O √ 58 甲-2-南乙醛 C9HO2O2 √ 59 2-乙基-4-戊醛 C10H8 √ 60 2-L-比南半乳 C7H14O3 √ 61 D-吡喃果糖三苷 C13H20O6 √ 62 (2-乙基己基)噻吩 C12H20S √ 图 2-13 是不同反应阶段碱性/中性化合物色谱变化图和酸性化合物色谱变化图,图 2-14 是根据色谱图计算不同保留时间间隔内山峰峰数与峰面积反应前后的对比图。可以 分析有以下几个现象。 (1)不论是酸性组分或碱性组分/中性组分色谱图,经水解反应后出峰时间 都大幅度提前,尤其以酸性组分更为明显,说明经过反应后小分子化合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