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进行信息管理的必要性,接着主要讲述信息管理的定义分析,以及信息管理的层次与范围,并进一步详细介绍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和社会层次的信息管理。在对后者的介绍中,更为详细地讲述面向信息服务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服务机构的环境。并介绍信息管理所关心的信息资源。3.9信息资源管理首先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定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和体系以及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和特征。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3.10信息管理的学科体系介绍信息类学科的总体层次以及信息管理的分支学科。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信息资源的概念及性质(二)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讨论四、思考与练习3-1.什么是资源?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2.什么是信息资源?请列举出有关信息资源的几种主要观点。3-3.什么是信息管理?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之间有何关系?3-4.试述信息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3-5.试述信息管理的层次。3-6.试述F.W.Horton和乌家培的信息资源定义及其区别与联系。3-7.试述F.W.Horton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3-8.作为资源的信息内容具有哪些主要性质?五、参考文献1.孟广均等著.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19992.卢太宏等著.信息资源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3.谢阳群著.信息资源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4.谢阳群编.信息管理概论.安徽大学信息管理系,19945.潘大连等编著.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首先介绍进行信息管理的必要性,接着主要讲述信息管理的定义分析,以及信息管理的层 次与范围,并进一步详细介绍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和社会层次的信息管理。在对后者的介 绍中,更为详细地讲述面向信息服务的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服务机构的环境,并介绍信息管 理所关心的信息资源。 3.9信息资源管理 首先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定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和体系以及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 和特征。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3.10信息管理的学科体系 介绍信息类学科的总体层次以及信息管理的分支学科。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信息资源的概念及性质 (二)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讨论 四、思考与练习 3-1.什么是资源?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2.什么是信息资源?请列举出有关信息资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3-3.什么是信息管理?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之间有何关系? 3-4.试述信息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3-5.试述信息管理的层次。 3-6.试述F.W.Horton 和乌家培的信息资源定义及其区别与联系。 3-7.试述F.W.Horton 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 3-8.作为资源的信息内容具有哪些主要性质? 五、参考文献 1.孟广均等著.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1999 2.卢太宏等著.信息资源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3.谢阳群著.信息资源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4.谢阳群编.信息管理概论.安徽大学信息管理系,1994 5.潘大连等编著.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6.王万宗等编著.信息管理概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7.岳剑波编著.信息管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四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一、学习目的让学生了解从科学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从信息处理到信息系统、从因特网到内联网以及记录管理的发展,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实践、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并能对我国信息管理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独立的分析。本章计划 2 学时。二、课程内容4.1从管理科学到信息资源管理介绍管理理论的发展,包括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以及决策学派、权变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角色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4.2从信息处理到信息系统首先介绍信息处理,包括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到信息处理的不同发展阶段,接着讲述信息系统的发展,包括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不同阶段。4.3从因特网到内联网首先指出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由此引出对于计算机网络,进而到因特网的介绍,最后介绍内联网的发展及其与因特网和外联网的比较。4.4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实践介绍从传统管理信息系统中引申出来的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以及从因特网和内联网中引申出来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最后介绍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与问题。4.5记录管理介绍记录管理的概念,包括记录与记录管理的含义、记录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以及记录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另外还介绍与其相关的法律以及学科和专业。4.6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介绍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提出,并详细讲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以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4.7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工具
6.王万宗等编著.信息管理概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7.岳剑波编著.信息管理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第四章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 让学生了解从科学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从信息处理到信息系统、从因特网到内联网以及 记录管理的发展,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实践、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并能对我 国信息管理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独立的分析。 本章计划 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4.1从管理科学到信息资源管理 介绍管理理论的发展,包括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以及决策学派、权变学 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角色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 4.2从信息处理到信息系统 首先介绍信息处理,包括数据处理、文字处理到信息处理的不同发展阶段,接着讲述信息 系统的发展,包括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不同阶段。 4.3从因特网到内联网 首先指出传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由此引出对于计算机网络,进而到因特网的介绍, 最后介绍内联网的发展及其与因特网和外联网的比较。 4.4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实践 介绍从传统管理信息系统中引申出来的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以及从因特网和内联网中引申 出来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最后介绍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与问题。 4.5记录管理 介绍记录管理的概念,包括记录与记录管理的含义、记录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以及记 录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另外还介绍与其相关的法律以及学科和专业。 4.6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介绍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提出,并详细讲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以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实 施中存在的问题。 4.7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工具
主要介绍政府信息定位系统和信息政策,首先是信息定位系统的由来、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库存定位系统和信息定位服务。接着讲述信息政策与政策工具的演变、主要政策工具以及美国联邦信息政策的制定。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信息处理的发展(二)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三)美国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讨论四、思考与练习4-1.信息资源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2.信息处理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是如何演化发展的?4-3.试述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4-4.试述美国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4-5.美国联邦信息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五、参考文献1马费成等著.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信息管理系列编委会著.信息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谢阳群著.信息资源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4谢阳群编.信息管理概论.安徽大学信息管理系,19945潘大连等编著.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6卢泰宏.信息资源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第五章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一、学习目的使学生理解信息生命周期的意义,掌握信息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即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组织与信息分析,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以及信息处置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介绍政府信息定位系统和信息政策,首先是信息定位系统的由来、存在的问题以及信 息库存定位系统和信息定位服务。接着讲述信息政策与政策工具的演变、主要政策工具以 及美国联邦信息政策的制定。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信息处理的发展 (二)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三)美国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讨论 四、思考与练习 4-1.信息资源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2.信息处理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是如何演化发展的? 4-3.试述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4-4.试述美国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4-5.美国联邦信息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五、参考文献 1 马费成等著.信息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 信息管理系列编委会著.信息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谢阳群著.信息资源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4 谢阳群编.信息管理概论.安徽大学信息管理系,1994 5 潘大连等编著.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技术和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6 卢泰宏.信息资源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第五章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一、学习目的 使学生理解信息生命周期的意义,掌握信息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即信息收集、信息处理、 信息组织与信息分析,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以及信息处置的原理和方 法
本章计划8学时。二、课程内容5.1信息生命周期简要介绍信息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包括确定信息需求、信息生成或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处置。5.2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分析介绍信息需要和信息需求的概念以及区别、用户研究及用户的类型和特点。5.3信息源与信息收集介绍信息源的性质、以及信息源不同的分类,信息收集的方式和步骤、质量控制和信息收集方法。5.4信息处理与信息组织介绍信息组织方法的分类、信息组织的一般原理,即其语言学基础和逻辑学基础、检索语言的构成原理,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引用组织法、索引组织法、文摘组织法和数据管理法、网上的信息组织方法。5.5信息存储与检索包括信息存储的原则和类型、信息库和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分类。5.6信息传递讲述信息传递模型、信息传递的部门和方式以及信息流的形式和分类,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模型。5.7信息利用介绍信息利用的两个方面,即问题求解和决策,后者又包括独立决策、信息充足的独立决策。5.8信息处置讲述信息处置的宗旨、记录清点、以及计划实施。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信息收集的主要方式和步骤以及质量控制(二)几种信息组织方法:分类法、主题法、网上信息组织方法(三)信息传递模型、交流形式(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四)记录清点与记录鉴定
本章计划 8 学时。 二、课程内容 5.1信息生命周期 简要介绍信息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包括确定信息需求、信息生成或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 处置。 5.2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分析 介绍信息需要和信息需求的概念以及区别、用户研究及用户的类型和特点。 5.3信息源与信息收集 介绍信息源的性质、以及信息源不同的分类,信息收集的方式和步骤、质量控制和信息收 集方法。 5.4信息处理与信息组织 介绍信息组织方法的分类、信息组织的一般原理,即其语言学基础和逻辑学基础、检索语 言的构成原理,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代码组织法、引用组织法、索引组织法、文摘 组织法和数据管理法、网上的信息组织方法。 5.5信息存储与检索 包括信息存储的原则和类型、信息库和信息检索的概念和分类。 5.6信息传递 讲述信息传递模型、信息传递的部门和方式以及信息流的形式和分类,信息交流的基本形 式和基本模型。 5.7信息利用 介绍信息利用的两个方面,即问题求解和决策,后者又包括独立决策、信息充足的独立决 策。 5.8信息处置 讲述信息处置的宗旨、记录清点、以及计划实施。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信息收集的主要方式和步骤以及质量控制 (二)几种信息组织方法:分类法、主题法、网上信息组织方法 (三)信息传递模型、交流形式(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 (四)记录清点与记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