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助编绘原理 计算机辅助作业有利于提高编绘图件的速度和质量, 是目前取代地质人员手工作业的首选方式。 关于花纹与线型的机助编绘,已在前面叙及,这 里不再赘述。而这些子程序在柱状图的编绘中有重要 作用,例如钻孔柱状岩石花纹的充填和各类物性曲线 的绘制。 图头文字部分可按规范规定格式,将其框架作为 个整体进行单独处理,预先形成构件,在生成图形时 作为图块插入,然后填入可变的数据部分。这样不仅 减少了许多重复工作,同时提高了成图速度。 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计算机辅助作业有利于提高编绘图件的速度和质量, 是目前取代地质人员手工作业的首选方式。 关于花纹与线型的机助编绘,已在前面叙及,这 里不再赘述。而这些子程序在柱状图的编绘中有重要 作用,例如钻孔柱状岩石花纹的充填和各类物性曲线 的绘制。 图头文字部分可按规范规定格式,将其框架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单独处理,预先形成构件,在生成图形时 作为图块插入,然后填入可变的数据部分。这样不仅 减少了许多重复工作,同时提高了成图速度。 2. 机助编绘原理
钻孔柱状图的长度由钻孔深度和比例尺大小决定 岩芯柱状、分层界线、测井曲线和深度标尺,只需按用 户给出的比例尺要求换算长度并定位即可生成。在柱状 图图面上,每一岩层的厚度为 层厚=(本层底板深度一上层底板深度)×比例尺口 当分层厚度太薄或其它原因导致岩性描述栏容纳不下 所有文字时,分层底线可自动下移至合适位置;而当底 线下移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使分层顶线自动上移,或 者使分层顶线和底线同时上移和下移 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钻孔柱状图的长度由钻孔深度和比例尺大小决定。 岩芯柱状、分层界线、测井曲线和深度标尺,只需按用 户给出的比例尺要求换算长度并定位即可生成。在柱状 图图面上,每一岩层的厚度为: 层厚=(本层底板深度-上层底板深度)× 当分层厚度太薄或其它原因导致岩性描述栏容纳不下 所有文字时,分层底线可自动下移至合适位置;而当底 线下移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使分层顶线自动上移,或 者使分层顶线和底线同时上移和下移
3.数据准备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核心。数据格式是依据图 件内容和专家分析结果制定的。在系统实现中, 数据文件可直接从点源数据库中按钻孔检索生成 一个钻孔对应一个数据文件。 下面是南水北调工程地质勘察信息系统中的有 关数据文件格式实例: (1)勘测单位全称; (2)工程名称; (3)钻孔编号; (4)钻孔位置; 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核心。数据格式是依据图 件内容和专家分析结果制定的。在系统实现中, 数据文件可直接从点源数据库中按钻孔检索生成 。一个钻孔对应一个数据文件。 下面是南水北调工程地质勘察信息系统中的有 关数据文件格式实例: (1)勘测单位全称; (2)工程名称; (3)钻孔编号; (4)钻孔位置; 3. 数据准备
(5)地面高程,单位:米(m); (6)孔口坐标,Ⅹ值,Y值(地理坐标); (7)钻探目的; (8)钻孔深度,单位:米(m (9)覆盖层厚度,单位:米(m) (10)地下水位,单位:米(m) (11)钻孔角度,单位:度(°); 12)岩芯平均获得率; 13)风化带厚度,单位:米(m); 14)开孔日期; 15)终孔日期; 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5)地面高程,单位:米(m); (6)孔口坐标,X值,Y值(地理坐标); (7)钻探目的; (8)钻孔深度,单位:米(m); (9)覆盖层厚度,单位:米(m); (10)地下水位,单位:米(m); (11)钻孔角度,单位:度(°); (12)岩芯平均获得率; (13)风化带厚度,单位:米(m); (14)开孔日期; (15)终孔日期;
(16)钻探单位; (17)机长姓名; (18)制图者姓名; (19)校核者姓名; (20)记录者姓名; (21)图号; (22)地层时代: a、起始符号$1 b、划分时代的个数m c、下面顺序排列m个数据,每组如下:口 底深度,时代名(由浅至深)口 (23)钻孔结构: a、起始符号$2 b、钻孔变径数m 由浅至深排列m个数据组 底深,钻孔直径 9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资源信息系统 (16)钻探单位; (17)机长姓名; (18)制图者姓名; (19)校核者姓名; (20)记录者姓名; (21)图号; (22)地层时代: a、起始符号$1 b、划分时代的个数m c、下面顺序排列m个数据, 底深度,时代名(由浅至深) (23)钻孔结构: a、起始符号$2 b、钻孔变径数m c、由浅至深排列m个数据组: 底深,钻孔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