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知课标:心中有数】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 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背基础:重在落实】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背景 ()政治: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专制,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过程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通过 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 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基础。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条件:德意志帝建立(年) ()原因: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程: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 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标志:年春,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 ()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 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 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 有监督作用 ()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第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知课标:心中有数】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 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背基础:重在落实】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背景 ()政治:世纪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家反对专制,抨击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 .过程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此后,共和制和君主制进行了长期的反复斗争。 ()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通过 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 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作用: ①共和派掌握实权,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②共和政体的确立,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条件:德意志帝建立(年) ()原因: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过程: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三次王 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 .标志:年春,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 ()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 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是内阁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是立法机构,分为两院: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 其中帝国议会权力较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没 有监督作用。 ()联邦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一些自治权
实质: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影响 ()积极: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世界强国之列。 ()消极: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军国 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导疑】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与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法国因此获得“各种政 体的实验场”称号。 ()简述近代法国各种政体变换的历程。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其确立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标志: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说明:说明法囯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历史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波浪式 前进的,不会一帆风顺)。文明的每前进一步都不可避兔地要付出代价。法国共 和制最终得以确立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成熟是不可抗拒的,说明了民主共和已 成为一种趋势,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什么?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反复争夺,最终资产阶 级战胜封建势力,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材料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教材“历史纵横” 材料二:某部历史记录片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 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 历史上存在了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 法国共和政体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其确立和巩固,对 法国发展而言有何意义 特点:以微弱优势确立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实行时间 最长的宪法。是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共和制 巩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 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 意义: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 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
.实质: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 .影响 ()积极:推动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很快世界强国之列。 ()消极: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军国 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导疑】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与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法国因此获得“各种政 体的实验场”称号。 ()简述近代法国各种政体变换的历程。 ()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其确立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标志: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说明:说明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历史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波浪式 前进的,不会一帆风顺)。文明的每前进一步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法国共 和制最终得以确立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成熟是不可抗拒的,说明了民主共和已 成为一种趋势,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什么?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反复争夺,最终资产阶 级战胜封建势力,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材料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教材“历史纵横”。 材料二:某部历史记录片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 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 历史上存在了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 法国共和政体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其确立和巩固,对 法国发展而言有何意义? 特点:以微弱优势确立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历史上实行时间 最长的宪法。是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共和制。 巩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 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 意义: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 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 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 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 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 专制制度的国家。 教材“学思之窗”马克思引言。 结合材料一及教材相关内容,构建德意志帝国的政体 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 的称号,总揽军政、法律大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 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外交政策;宰相主持内阁会议,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 定,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宰相担任联邦 议会的主席,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 会和皇帝批准,议会通过的法律由皇帝颁布和监督执行。 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与实质分别是什么? 理解:虽有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但徒有虚名,掌握行政权的皇帝和帝国宰相控 制着议会(德意志帝国的主要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里,政治带有浓厚的专制 主义色彩,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特点: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度;是一种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帝国 国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但对政府无任何监督权;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 主义传统。 实质:带有大量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政体 结合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 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由具有专制传统的普鲁士通过自上 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有何异同?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皇帝:世袭,权力巨大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元首而基本上不受议会制约 对议会负责,权力很大,要受到 议会制约 政府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同上 帝国议会法案必须得到_联邦议会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立法 议会和皇帝批准,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权不受行政制约,是较彻底较完善 的代议制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 他们退职……——《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 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 专制制度的国家。 ——教材“学思之窗”马克思引言。 .结合材料一及教材相关内容,构建德意志帝国的政体。 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 的称号,总揽军政、法律大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 有权任免官员、 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外交政策;宰相主持内阁会议, 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 定,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 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宰相担任联邦 议会的主席,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 会和皇帝批准,议会通过的法律由皇帝颁布和监督执行。 .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与实质分别是什么? 理解:虽有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但徒有虚名,掌握行政权的皇帝和帝国宰相控 制着议会(德意志帝国的主要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里,政治带有浓厚的专制 主义色彩,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特点: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度;是一种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帝国 国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但对政府无任何监督权;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 主义传统。 实质:带有大量封建残余的资产阶级政体。 .结合德意志统一的过程,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也把普鲁士的专制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 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由具有专制传统的普鲁士通过自上 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 三、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有何异同?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异 国家 元首 皇帝 :世袭,权力 巨大 而基本上不受议会 制约 总统:由参众两院 联席 会议选出, 对 议会 负责,权力 很大 , 要受到 议会 制约 政府 首脑 宰相:由 皇帝 任命,对 皇帝 负责 同上 议会 帝国议会法案必须得到 联邦议会 和皇帝 批准,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 制 参议 院权力大于 众议 院议会立法 权不受 行政 制约,是较彻底较完善 的代议制
权力 中心/皇帝 ①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国家元首有权任免宜员、解散议会等 四、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及其作用 、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①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②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③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④现代国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更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 作用: ①体现了民主精神,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③无产阶级可以利用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合法斗争,维护自身利益。 【品史料:思维拓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年月日通过)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 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第三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 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 总统统率武装部长 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 总统主持国家典礼;接受外国的公使和大使。 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第六条:各部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年月日) 第八条: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 并通过
权力 中心 皇帝 议会 同 ①实行资产阶级 代议 制 ②国家元首有权任免 官员 、解散 议会 等 四、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及其作用 、代议制的基本特征 ①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②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③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④现代国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更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 、作用: ①体现了 民主精神,否定了 君主专制政体, 巩固了 资产阶级的统治, 促进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调节、缓和社会 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 ③无产阶级可以利用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 合法斗争,维护自身利益。 【品史料:思维拓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年月日通过) 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众议院依选举法所规定的条件,用普选方式选出……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 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第三条: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 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 总统统率武装部长。 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 总统主持国家典礼;接受外国的公使和大使。 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第六条:各部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年月日) 第八条: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 并通过
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国家安全案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解读】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定下来。 ①三共和国的宪法建立了责任内阁制(即议会制)的政治制度。宪法规定,议会实行两 院制,下议院称众议院,上议院称参议院。下议院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凡年满岁具有完全 公民权,曾进行选民登记的男性公民具有选举权。议员任期四年,任期届满全部改选。上议 院实行间接选举,由各省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议会两 院均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但参议院的权力比众议院要大。一切法案须经 两院一致通过,才能成立。参议院具有一项特权,即参议院不能因内阁的请示由总统宣布解 散,而众议院则可以被解散,对于众议院应否解散,参议院具有同意权。 ②依据宪法,总统由议会两院开联席会议共同选举产生,任期七年。表面看来,总统具 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官吏、统帅军队、缔结条约、派遣使节、对外宣战、赦免罪犯、 主持国务员会议、经上议院同意解散下议院以及召集议会和宣告议会休会、闭会等元首权力, 但是总统的一切文令,须有内阁总理或内阁部长的副署,他们因副署而对议会负责,并不对 总统负责,他们能否继续任职,以议会的信任为准,而不以总统的信任为准。资产阶级学者 认为,英国君主是君临而不统治,而法国的总统是既不君临,又不统治,只不过执行国事上 的行为和主持一些礼仪上的事务而已。 ③按宪法规定,内阁由内阁总理和国务员组成。通常先由总统遴选在议会两院获得多数 支持的政党领袖担任总理,然后由总理遴选阁员组成内阁,内阁组成呈请总统任命时,总统 必须完全接受,不能拒绝。至于总理组阁,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法国是多党制的国家,大选 后,不会有任何一党在议会中居于绝对多数,因此,议会中的多数必须由几个政党联合构成。 总理组阁时,为了要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就必须遴选在议会中构成多数的政党成员组成联 合内阁,绝不可能由总理所领导的自己的政党一党执政。 ④依据宪法,内阁是向议会两院负责的,不仅众议院可以倒阁,参议院也可以倒阁。在 实践上,有多届内阁是由于参议院的不信任而去职的。由于参议院不能被解散,而解散众议 院则须取得参议院同意,所以如果内阁和参议院冲突,则只有辞职之一途。在整个第三共和 国期间内,只有年月众议院被解散一次,但内阁由于议会不信任而下台的事件则是屡见不鲜 的。从年至年的年内,内阁改组了次,平均寿命不满九个月,其中只有个内阁维持满一年。 第三共和国的宪法不是一个统一的法典式的文书,按照当时起草人的想法,这个宪法只 是一个过渡的工具。但后来出乎意料,这个宪法的寿命比起先前那些经过细心研究,认真起 草,希望永久长存的宪法要长得多,从年起,一直到年月第三共和国倾覆才随之消亡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 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 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 并接受使节。……
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国家安全案。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解读】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定下来。 ①三共和国的宪法建立了责任内阁制(即议会制)的政治制度。宪法规定,议会实行两 院制,下议院称众议院,上议院称参议院。下议院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凡年满岁具有完全 公民权,曾进行选民登记的男性公民具有选举权。议员任期四年,任期届满全部改选。上议 院实行间接选举,由各省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议会两 院均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但参议院的权力比众议院要大。一切法案须经 两院一致通过,才能成立。参议院具有一项特权,即参议院不能因内阁的请示由总统宣布解 散,而众议院则可以被解散,对于众议院应否解散,参议院具有同意权。 ②依据宪法,总统由议会两院开联席会议共同选举产生,任期七年。表面看来,总统具 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官吏、统帅军队、缔结条约、派遣使节、对外宣战、赦免罪犯、 主持国务员会议、经上议院同意解散下议院以及召集议会和宣告议会休会、闭会等元首权力, 但是总统的一切文令,须有内阁总理或内阁部长的副署,他们因副署而对议会负责,并不对 总统负责,他们能否继续任职,以议会的信任为准,而不以总统的信任为准。资产阶级学者 认为,英国君主是君临而不统治,而法国的总统是既不君临,又不统治,只不过执行国事上 的行为和主持一些礼仪上的事务而已。 ③按宪法规定,内阁由内阁总理和国务员组成。通常先由总统遴选在议会两院获得多数 支持的政党领袖担任总理,然后由总理遴选阁员组成内阁,内阁组成呈请总统任命时,总统 必须完全接受,不能拒绝。至于总理组阁,是相当困难的,由于法国是多党制的国家,大选 后,不会有任何一党在议会中居于绝对多数,因此,议会中的多数必须由几个政党联合构成。 总理组阁时,为了要得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就必须遴选在议会中构成多数的政党成员组成联 合内阁,绝不可能由总理所领导的自己的政党一党执政。 ④依据宪法,内阁是向议会两院负责的,不仅众议院可以倒阁,参议院也可以倒阁。在 实践上,有多届内阁是由于参议院的不信任而去职的。由于参议院不能被解散,而解散众议 院则须取得参议院同意,所以如果内阁和参议院冲突,则只有辞职之一途。在整个第三共和 国期间内,只有年月众议院被解散一次,但内阁由于议会不信任而下台的事件则是屡见不鲜 的。从年至年的年内,内阁改组了次,平均寿命不满九个月,其中只有个内阁维持满一年。 第三共和国的宪法不是一个统一的法典式的文书,按照当时起草人的想法,这个宪法只 是一个过渡的工具。但后来出乎意料,这个宪法的寿命比起先前那些经过细心研究,认真起 草,希望永久长存的宪法要长得多,从年起,一直到年月第三共和国倾覆才随之消亡。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 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 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 并接受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