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唐太宗认为,忧虑的不是周边的戎狄等族的侵 扰边墡,厕是边境稍微家宁,君主就放逸游荡, 忘记酸争的威胁、国家的安危。 B唐太宗对身边的卫士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卫 士自强自励,几年之间,都成为精兵强将。 C魏徵提出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 免除徭役一年的策略,但不久唐太宗又重发敕令, 改变主意征收租调,导致了失信于民。 D唐太宗曾误会了魏徵。经过沟通,唐太宗不仅 废止了不讲信用的征兵政令,而且奖赏了魏徵。 答案:C(c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 年的策略不是魏徵提出来的。)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浅易文 言文、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认为,忧虑的不是周边的戎狄等族的侵 扰边境,而是边境稍微安宁,君主就放逸游荡, 忘记战争的威胁、国家的安危。 • B.唐太宗对身边的卫士以诚相待,推心置腹,卫 士自强自励,几年之间,都成为精兵强将。 • C.魏徵提出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 免除徭役一年的策略,但不久唐太宗又重发敕令, 改变主意征收租调,导致了失信于民。 • D.唐太宗曾误会了魏徵。经过沟通,唐太宗不仅 废止了不讲信用的征兵政令,而且奖赏了魏徵。 答案: C(C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 年的策略不是魏徵提出来的。)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浅易文 言文、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B。 C
第二部分(共126分) 、本大题3小题,共23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这个句 群断句。(3分)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 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 取细弱以增虚数乎!(每一个“/”0.5分)
第二部分(共126分) • 三、本大题3小题,共23分。 • 9.断句和翻译。(10分) •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这个句 群断句。(3分) • 对曰 夫兵在御之得其道 不在众多 陛下取 其壮健 以道御之 足以无敌于天下 何必多 取细弱以增虚数乎!(每一个“/”0.5分) / / / /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底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3分) °译文:,也许中原的百姓就能够稍微安宁,些了! (得分点:庶几:也许,大概,1分;中国,中 原,1分;句意准确1分) 关保者烃買蛰:疑乔达政事,今论国家 译文:②以前我认为你太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 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 要害。(得分点:向,以前,1分;以,认为,1 分;诚,的确1分;句意准确1分)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 ①庶几中国之民可以少安乎!(3分) • 译文:也许中原的百姓就能够稍微安宁一些了! (得分点:庶几:也许,大概, 1分; 中国,中 原 ,1分;句意准确1分) • ②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 大体,诚尽其精要。(4分) • 译文:②以前我认为你太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 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 要害。 (得分点:向,以前,1分;以,认为,1 分;诚,的确1分;句意准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