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化学系,医学院路138号145信箱明道楼703 开究方向 生物质谱,蛋白质化学 丘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 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硏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囯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 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课程教学 果程名称 果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 分析化学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分析化学进展 「究生专 质谱学实验 研究生专业基础 指导研究 2-2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 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分析化学原理(第二版) 2008-2010参与者 国家基金委“人才培养基金-能力培养”重点支持,2008-2009,主持人 教学论文 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分析化学 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战略研讨会,20083,第四作者 教学奖励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复华化学学科奖教金二等奖复旦大学(个人奖)2006年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生物质谱新技术与新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博士贾韦 韬”(导师组成员陆豪杰)2007年 2饭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米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著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人类健康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 863专项2004BA711A182004.10-2005.12,子课题负责人 非小细胞肺癌 Biomarker的 Imaging Ms新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394),2006-2008,负责人 激光解析固载化离子液新“基质”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05003),2005.1-2007.12,负责人 蛋白质高效分离富集和高灵敏鉴定的新方法研究 863项目(20060102Z1079),2006-2008,负责人 Imaging-MS新技术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和大肠癌的 Biomarker 教育部重点项目,2006-2008,负责人 学术论文
通信地址(邮编) 复旦大学化学系,医学院路138号145信箱明道楼703 研究方向 生物质谱,蛋白质化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 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 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课程教学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分析化学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2 4 340 分析化学进展 研究生专业 课 2 2 30 质谱学实验 研究生专业基础 课 2 3 45 指导研究 生 4 9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 文 4 7 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分析化学原理(第二版) 2008~2010 参与者 国家基金委“人才培养基金-能力培养”重点支持,2008-2009,主持人 教学论文 面向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分析化学 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战略研讨会,2008.3,第四作者 教学奖励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复华化学学科奖教金 二等奖 复旦大学 (个人奖) 2006年 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生物质谱新技术与新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 博士贾韦 韬”(导师组成员 陆豪杰)2007年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人类健康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 863专项2004BA711A18 2004.10-2005.12,子课题负责人 非小细胞肺癌Biomarker的Imaging MS新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394),2006-2008, 负责人 激光解析固载化离子液新“基质”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05003),2005.1-2007.12,负责人 蛋白质高效分离富集和高灵敏鉴定的新方法研究 863项目(20060102Z1079),2006-2008,负责人 Imaging-MS新技术研究非小细胞肺癌和大肠癌的Biomarker 教育部重点项目,2006-2008,负责人 学术论文
Surfactant-Free Synthesis of SnO@ PMMA and TiO @PMMA Core-Shell Nanobeads Designed for Peptides/Proteins Enrichment and malD- TOF MS Analysis, Ingew Chen. Int edi,2008,47.通讯联系人 2. Nanobeads for Fast Enriching and Desalting Low Abundant Proteins Followed by Directly MALDI-TOF MS Analysis, Inal chen,200880(17),6758-6763.通讯联系人 3. High Sensitiv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Phosphopeptides After Peptide Carboxy Group Derivatization, Anal Chem,2008,80,8324-8328.通讯联系人 4. Fast Enrichment of Low- Abl Peptides and Proteins for High Performance Analysis by MALDi-TOF MS, Angew. Chem. Int. Edit. 2006.45, 33 9,通讯联系人 5. Surfactant-Free Synthesis of SnO(@ PMMA and TiO( @PMMA Core-Shell Nanobeads Designed for Peptides/Proteins Enrichment and MALDI-TOF MS Analysis, Angew: Chem. Int. Edit. 2008, 47, available on line as a hot paper, jiREX 系人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 2.生物色谱/质谱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自然科学一等奖提名教育部,排名第4人,2005 3.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06OA14004) 4.第五届世纪之星(综合类),复旦大学(综合类),2006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 2.主讲教师情况(3) 孔继烈 性别南 出生年月 1964.1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教授 电话 65642138 博士 化学系副系主任传真 65641740 3-1 职务|校测试中心主任 息所在院系复旦大学化学系 kong a fudan. edu.cn 复旦大学测试中心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化学系,200433 研究方向 分析化学 3亙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台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 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 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课程教学 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总人数 分析化学 本科生专业基础 2 220 现代化学专题 本科生专业基础 450
1. Surfactant-Free Synthesis of SnO2@PMMA and TiO2@PMMA Core-Shell Nanobeads Designed for Peptides/Proteins Enrichment and MALDI-TOF MS Analysis, Angew. Chem. Int. Edit, 2008, 47. 通讯联系人 2. Nanobeads for Fast Enriching and Desalting Low Abundant Proteins Followed by Directly MALDI-TOF MS Analysis, Anal Chem, 2008 80(17), 6758 – 6763. 通讯联系人 3. High Sensitive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of Phosphopeptides After Peptide Carboxy Group Derivatization, Anal Chem, 2008,80, 8324–8328. 通讯联系人 4. Fast Enrichment of Low-Abundance Peptides and Proteins for High Performance Analysis by MALDI-TOF MS, Angew. Chem. Int. Edit. 2006,45,3345-3349,通讯联系人 5. Surfactant-Free Synthesis of SnO2@PMMA and TiO2@PMMA Core-Shell Nanobeads Designed for Peptides/Proteins Enrichment and MALDI-TOF MS Analysis, Angew. Chem. Int. Edit. 2008, 47, available on line as a hot paper, 通讯联 系人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 2. 生物色谱/质谱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自然科学一等奖提名,教育部,排名第4人,2005 年; 3.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06QA14004); 4.第五届世纪之星(综合类),复旦大学(综合类),2006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孔继烈 性 别 南 出生年月 1964.1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65642138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化学系副系主任 校测试中心主任 传 真 65641740 所在院系 复旦大学化学系 复旦大学测试中心 E-mail jlkong@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化学系,200433 研究方向 分析化学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 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 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课程教学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 数 学生总人数 分析化学 本科生专业基础 课 2 2 220 现代化学专题 本科生专业基础 课 2 5 450
指导本科毕业论 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一一分析化学原理(第二版) 2008-2010主持人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一分析化学(教育部) 2000~2003参与者 复旦大学“十五”课程建设项目一分析化学教材(复旦大学) 2002-2003参与者 教学论文 面向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分析化学 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战略研讨会,20083,第二作者 教学奖励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复华化学学科奖教金二等奖复旦大学(个人奖)2004、06年 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05年 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大学优秀论文奖(邹晓华,指导教师孔继烈)200年 教育部第三届青年教师奖(个人奖)2002年 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个人奖)2003年 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改革的实践二等奖复旦大学 第四获奖人2003年 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訴亨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米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研究课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电分析化学研究2006-2009独立承担人 国家基金委重点子项目重大疾病芯片分析新方法研究2004-2007主持人 国家863课题,智能型海洋化学/生物毒物快速检测分析系统, 2003~2005,主持人 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纳米手性传感器研究20072009主持人 微纳流控生化分 持人 学术论文 1. Novel superparamagnetic core-shell molecular imprinting microspheres towards high selective sensing. Analyst. 2008,10,1367-1372.通讯联系人 2. Novel renewable immunosensors based on temperature sensitive bioconjugates Biosens. Bioelectron, 2008, 4, 710 715.通讯联系人 3.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phenylephrine and chlorprothixene at poly(4.ASC)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Tanlanta,2008,5,1435-1441.通讯联系人 4. A sensitive Impedance Immunosensor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Protein Composite Films for Probing Apolipoprotein A-l. atlanta,2007,71,874-881.通讯联系人 5. Lu YD, XuJJ, Liu Y, Liu BH, Xu CH, Zhao DY, Kong JL', Manipulated photocurrent generation from pigment exchanged photosynthetic proteins adsorbed to nanostructured wo3-T102 electrodes. Chen Comm, 2006. 7,785-787.通讯联系人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T0VD光角变色技术)第二完成人2005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指导本科毕业论 文 10 32 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分析化学原理(第二版) 2008~2010 主持人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分析化学(教育部) 2000~2003 参与者 复旦大学“十五”课程建设项目—分析化学教材(复旦大学) 2002~2003 参与者 教学论文 面向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分析化学 全国分析化学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建设战略研讨会,2008.3,第二作者 教学奖励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复华化学学科奖教金二等奖 复旦大学 (个人奖) 2004、06 年 复旦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5年 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大学生优秀论文奖(邹晓华,指导教师孔继烈) 2003年 教育部第三届青年教师奖(个人奖)2002年 教育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个人奖) 2003年 分析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改革的实践 二等奖 复旦大学 第四获奖人 2003年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1999年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研究课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电分析化学研究 2006-2009 独立承担人 国家基金委重点子项目 重大疾病芯片分析新方法研究 2004-2007 主持人 国家863课题,智能型海洋化学/生物毒物快速检测分析系统, 2003~2005,主持人 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课题 纳米手性传感器研究 2007-2009 主持人 微纳流控生化分 析 2008 主 持人 学术论文 1. Novel superparamagnetic core-shell molecular imprinting microspheres towards high selective sensing. Analyst. 2008, 10, 1367-1372. 通讯联系人 2. Novel renewable immunosensors based on temperature sensitive bioconjugates. Biosens.Bioelectron, 2008, 4, 710- 715. 通讯联系人 3.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phenylephrine and chlorprothixene at poly(4-ASC)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Tanlanta, 2008, 5, 1435-1441. 通讯联系人 4. A sensitive Impedance Immunosensor Based on Functionalized Gold Nanoparticle-Protein Composite Films for Probing Apolipoprotein A-I. Talanta, 2007,71, 874–881. 通讯联系人 5. Lu YD, Xu JJ, Liu Y, Liu BH, Xu CH, Zhao DY, Kong JL*, Manipulated photocurrent generation from pigmentexchanged photosynthetic proteins adsorbed to nanostructured WO3-TiO2 electrodes. Chem. Comm., 2006, 7, 785-787. 通讯联系人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TOVD光角变色技术) 第二完成人 2005年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5年
国家人事部、基金委等6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人选2004年 “香港裘槎基金访问学者奖” 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2000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4) 姓名 吴性良 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43.10 最终学历 称教授 电话 65643982 学位 务 传真 65641740 24-1 基本 信息 所在院系复旦大学化学系 wuxlafudan. edu.cn 通信地址(由 编)1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化学系,200433 仪器分析及大学化学教育 242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教学(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情况|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 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课程教学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人数 分析化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综合化学实验 本科生专业基础 课 应用化学实验 本科生专业基础 12 现代基础化学实驱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分析化学专题 硕士研究生选修课 2(6周) 指导本科毕业论 文 指导研究 生 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一分析化学原理(第二版) 2008-2010主持人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一分析化学(教育部)2000~2003主持人 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一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建设(教育部)1999~2005主持人 面向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教育部) 2000~2004 ①基地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制定(全国五校项目)复旦负责人 ②创新化学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复旦负责) 主要参加者
国家人事部、基金委等6部委 新世纪百千万人材工程人选 2004年 “香港裘槎基金访问学者奖” 2002年 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 2000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⑷ 2⑷-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吴性良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3.10 最终学历 大学 职 称 教授 电 话 65643982 学 位 职 务 传 真 65641740 所在院系 复旦大学化学系 E-mail wuxl@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化学系,200433 研究方向 仪器分析及大学化学教育 2⑷-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 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课程教学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分析化学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2 5 650 综合化学实验 本科生专业基础 课 3 3 80 应用化学实验 本科生专业基础 课 3 1 12 现代基础化学实验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3 1 120 分析化学专题 硕士研究生选修课 2(6周) 2 22 指导本科毕业论 文 2 7 指导研究 生 2 2 教学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分析化学原理(第二版) 2008~2010 主持人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分析化学(教育部)2000~2003 主持人 世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建设(教育部)1999~2005 主持人 面向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教育部) 2000~2004 ① 基地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制定(全国五校项目) 复旦负责人 ② 创新化学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复旦负责) 主要参加者
③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深化实践(华东理工负责)主要参加者 复旦大学“十五”课程建设项目一分析化学教材(复旦大学)2002~2003主持人 复旦大学“九五”课程建设项目(复旦大学)1998-2001主持人 ①分析化学课程②现代基础化学课程③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教学论文(第一署名人) 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开展撰写小论文的教学实践 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4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城市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大学化学,2003,18(5) 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3,20(5)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队伍建设的一些做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21(化学教学专辑) 完善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管理体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21(化学教学专辑) 教学著作 仪器分析实验(教科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第一作者 分析化学原理(教科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第一作者 谱学导论(教科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第四作者 教学奖励 《谱学导论课程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四获奖人200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谱学导论课程建设》获“上海市教育成果奖一等奖”第四获奖人2005年1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获“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03年12月复旦大学 2003年度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名师2003年9月复旦大学 《化学基础性人材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及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获奖人2001年12 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基于纳米半导体光敏蛋白质复合膜原位光谱电化学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1-200121参 是趣Fz 学术|学术论文 开究在单波长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双波长光度分析法的光度误差讨论 大学化学,2003,18(2)第二作者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城市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大学化学,2003,18(5)第一作者 纳米氧化钛溶胶一凝胶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生物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2004,24(1):34~39.第六作者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葛根和葛藤中几种黄酮类化合物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4):672~675第三作者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5)
③ 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深化实践(华东理工负责)主要参加者 复旦大学“十五”课程建设项目—分析化学教材(复旦大学)2002~2003 主持人 复旦大学“九五”课程建设项目(复旦大学) 1998~2001 主持人 ①分析化学课程 ②现代基础化学课程 ③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教学论文 (第一署名人) 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开展撰写小论文的教学实践 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4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城市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大学化学,2003,18(5) 基础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3,20(5)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队伍建设的一些做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21(化学教学专辑) 完善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管理体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21(化学教学专辑) 教学著作 仪器分析实验(教科书,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2 第一作者 分析化学原理(教科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6, 第一作者 谱学导论(教科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7, 第四作者 教学奖励 《谱学导论课程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第四获奖人2005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谱学导论课程建设》获“上海市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第四获奖人 2005年1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获“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第一获奖人2003年12月 复旦大学 2003年度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名师 2003年9月 复旦大学 《化学基础性人材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及实践》 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第二获奖人 2001年12 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⑷-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研究课题 基于纳米半导体光敏蛋白质复合膜原位光谱电化学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1.1~2003.12 参 加者 学术论文 在单波长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双波长光度分析法的光度误差讨论 大学化学,2003,18(2) 第二作者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城市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大学化学,2003,18(5)第一作者 纳米氧化钛溶胶一凝胶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制备生物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2004,24(1):34~39. 第六作者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葛根和葛藤中几种黄酮类化合物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3(4): 672~ 675. 第三作者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