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3、【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感受? 4、(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 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 句 5、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 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 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 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答案
6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 3、【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感受? 4、(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 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 句。 5、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 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 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 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答案:
1、D;2、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 了。(必须直译);3、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 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4、(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 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5、D 三《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练习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 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
7 1、D; 2、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 了。(必须直译); 3、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 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4、(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 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5、D。 三 《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练习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 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 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
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 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 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 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悉: (2)无论魏晋无论 (3) 临溪而渔渔: 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欧阳修 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 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1)“全”或“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 钓鱼 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世外桃源与民同乐
8 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 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 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 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 临溪而渔 渔: 2.翻译下面句子。(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 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 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 钓鱼 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3.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4.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 处 四《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 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 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
9 4.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 处。 四 《五柳先生传》与《醉翁亭记》练习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 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 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 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性嗜酒(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者 (4)饮少辄醉 2.翻译下列句子。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3.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1)“五柳先生”饮酒 (2)“醉翁”饮酒 5.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 先生传》中的成语是,该文的作者是 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 ,该文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1.(1)处所、地方(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4)就 2.(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2)环绕 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 3.(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10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性嗜酒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者 (4)饮少辄醉 2.翻译下列句子。 (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2)环滁皆山也。 3.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醉 翁 亭 记 》 中 描 述 醉 翁 亭 形 态 及 位 置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1)“五柳先生”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出自《五柳 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 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处所、地方 (2)爱好,喜欢(3)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就 2 .(1)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绕 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 3.(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